詩經·國風·陳風·月出

時間:2024-09-02 03:42:37 藹媚 詩經 我要投稿

詩經·國風·陳風·月出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聽說過或者使用過一些比較經典的古詩吧,古詩有固定的詩行,也會有固定的體式。你知道什么樣的古詩才經典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詩經·國風·陳風·月出,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詩經·國風·陳風·月出

  原文: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憂受兮,勞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紹兮,勞心慘兮!

  注釋:

  這詩描寫一個月光下的美麗女子。每章第一句寫月色,第二句寫她的容色之美,第三句寫行動姿態之美,末句寫詩人自己因愛慕彼人而慅然心動,不能自寧的感覺。

  1、皎:謂月光潔白明亮。

  2、佼:或作“姣”,佼人:美人。僚(了liǎo):美好貌。

  3、舒:徐。窈糾:詳見下“夭紹”注。這句是說“佼人”行步安縣,體態苗條。

  4、勞心:憂心。悄:猶“悄悄”,憂貌。這句是詩人自道其由愛情而生的煩悶。二、三章仿此。

  5、皓:猶“皎”。

  6、懰(劉liú):《埤蒼》作“嬼”,妖冶。

  7、憂受:詳見下“夭紹”注。

  8、慅:猶“慅慅”,動。

  9、燎:明,言彼人為月光所照。

  10、夭紹:漢賦里往往寫作“要紹”,曲貌。“窈糾”、“憂受”、“夭紹”都是形容女子行動時的曲線美,就是曹植《洛神賦》所謂“婉若游龍”。

  11、慘:讀若“懆(草cǎo)”,聲近義同!皯ā豹q“懆懆”,不安!都瘋鳌罚骸皯K當作懆,憂也!

  譯文:

  多么皎潔的月光,照見你嬌美的臉龐,你嫻雅苗條的倩影,牽動我深情的愁腸!

  多么素凈的月光,照見你嫵媚的臉龐.你嫻雅婀娜的倩影,牽動我紛亂的愁腸!

  多么明朗的月光,照見你亮麗的臉龐,你嫻雅輕盈的倩影,牽動我焦盼的愁腸!

  鑒賞: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張若虛《春江花月夜》)如果把這里所說的“人”理解為審美的人,把這里所說的“月”理解為人的審美對象的月,那么是誰第一個用含情脈脈的審美的眼光觀照月亮?是誰第一個在這冰冷的自然之物中發現了溫情的詩意?是誰最先把它從“遠在天邊”拉到“近在眼前”,貼近人們的心靈?就作為審美意識的載體和結晶的文學作品來說,應是這首《月出》的作者。

  每首詩都有自己的意境,自己的情調。中國古代詠月的詩篇真是積案盈箱,汗牛充棟,比如《古詩十九首》的“明月何皎皎”、“明月皎夜光”,初唐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以及李白的《古朗月行》、杜甫的《閨中望月》,等等等等,不管它們如何變換著視角,變換著形式,變換著語言,但似乎都只是一種意境,一種情調,即迷離的意境,悵惘的情調。這種意境與情調,最早也可以追溯到《月出》。

  《月出》的意境是迷離的。清代方玉潤《詩經原始》說它“從男意虛想,活現出一月下美人”。詩人思念他的情人,是從看到冉冉升起的皎月開始的。也許因為月兒總是孤獨地懸在無垠的夜空,也許因為它普照一切,籠蓋一切,所謂“隔千里兮共明月”(謝莊《月賦》),月下懷人的作品總給人以曠遠的感覺。作者的心上人,此刻也許就近在咫尺,但在這朦朧的月光下,又似乎離得很遠很遠,真是“美人如花隔云端”(李白《長相思》)。詩人“虛想”著她此刻姣好的容顏,她月下踟躅的婀娜倩影,時而分明,時而迷茫,如夢,似幻。

  《月出》的情調是惆悵的。全詩三章中,如果說各章前三句都是從對方設想,末后一句的“勞心悄兮”、“勞心慅兮”、“勞心慘兮”,則是直抒其情。這憂思,這愁腸,這紛亂如麻的方寸,都是在前三句的基礎上產生,都由“佼人”月下的倩影誘發,充滿可思而不可見的悵恨。其實這悵恨也已蘊含在前三句中:在這靜謐的永夜,“佼人”為何月下獨自地長久地徘徊,一任夜風拂面,一任夕露沾衣?她也是在苦苦地思念著自己。這真是“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春江花月夜》)。

  與迷茫的意境和惆悵的情調相適應,《月出》的語言是柔婉纏綿的。通篇各句皆以感嘆詞“兮”收尾,這在《詩經》中并不多見!百狻钡穆曊{柔婉、平和,連續運用,正與無邊的月色、無盡的愁思相協調,使人覺得一唱三嘆,余味無窮。另外,形容月色的 “皎”、“皓”、“照”,形容容貌的“僚”、“懰”、“燎”,形容體態的“窈糾”、“懮受”、“夭紹”,形容心情的“悄”、“慅”、“慘”,在古音韻中或屬宵部韻或屬幽部韻,而宵、幽韻可通,則此詩可謂一韻到底,猶如通篇的月色一樣和諧。其中“窈糾”、“懮受”、“夭紹”俱為疊韻詞,尤顯纏綿婉約。其實,這些詞意的細微差異現在已很難說清。后人連篇累牘的解釋,坦率地說,未嘗沒有望文生義、強作解人之嫌,當然這也是不得已的事。如今讀者應當而且只能根據全詩的意境和情調去心領神會。不過這也恰巧可以發揮讀者的想像,填補時間的變遷所造成的意義空白。

  望月懷人的迷離意境和傷感情調一經《月出》開端,后世的同類之作便源源不斷,焦竑《焦氏筆乘》說:“《月出》見月懷人,能道意中事。太白《送祝八》‘若見天涯思故人,浣溪石上窺明月’,子美《夢太白》‘落月滿屋梁,猶疑見顏色’,常建《宿王昌齡隱處》‘松際露微月,清光猶為君’,王昌齡《送馮六元二)‘山月出華陰,開此河渚霧,清光比故人,豁然展心悟’,此類甚多,大抵出自《陳風》也!币λ茨痢吨赜喸娊浺蓡枴芬舱f:“宋玉《神女賦》云:‘其始進也,皎若明月舒其光’,正用此詩也。”他們舉出的例子,只是其中一部分罷了。而這些濫觴于《月出》的望月懷人詩賦作品,總能使人受到感動與共鳴,這也正如月亮本身,終古常見,而光景常新。

  創作背景

  關于《陳風·月出》的意旨背景,《毛詩序》說:“《月出》,刺好色也。在位不好德,而說美色焉!罢J為是諷刺陳國統治者“好色”。朱熹《詩集傳》則認為:“此亦男女相悅而相念之辭。言月出則皎然矣,佼人則僚然矣,安得見之而舒窈糾之情乎?是以為之勞心而悄然也!备吆唷对娊浗褡ⅰ氛J為描繪“陳國統治者,殺害了一位英俊人物”。近現代學者多認為這是月下相思的愛情詩。

  詩經·國風·陳風·月出簡介

  《陳風·月出》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此詩描寫月光下的一個美麗女子。全詩三章,每章四句。每章第一句以月起興,第二句寫她的容色之美,第三句寫行動姿態之美,末句寫詩人自己因愛慕彼人而慅然心動不能自寧的感覺。這是中國古典詩歌中首次用心地寫月亮和月光的篇章,將皎潔的月光和姣好的美人聯在一起,猶如一幅月下美人圖,且句法獨特,拗拗折折,朦朦朧朧,纏纏綿綿,別具一格。

【詩經·國風·陳風·月出】相關文章:

《詩經·國風·陳風·月出》賞析06-07

詩經·國風·陳風·墓門04-20

詩經·國風·陳風·東門之枌04-19

詩經·國風·陳風·東門之楊02-06

詩經《國風·陳風·東門之枌》原文鑒賞03-30

《詩經 國風 唐風》03-23

詩經·國風·邶風·終風04-15

詩經·國風·檜風·羔裘04-20

詩經·國風·邶風·綠衣04-24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四区 | 亚洲国产综合网站 | 亚洲中文三级情片在线观看 | 日本高清无卡码一区二区久久 | 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久精 | 亚洲中文字幕αv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