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jīng)原文賞析之卷耳

時間:2024-09-05 21:50:09 詩經(jīng)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詩經(jīng)原文賞析之卷耳

  語言文字是中國獨有的一種語言和文字。它獨特的音、形及拼法使得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因此,我們從小就要用心去學(xué)好我們自己的文化課。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這篇詩經(jīng)原文賞析之卷耳吧!

詩經(jīng)原文賞析之卷耳

  卷耳注釋及譯文

  卷耳

  佚名【先秦】

  采采卷耳,不盈頃筐。嗟我懷人,寘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維以不永懷。

  陟彼高岡,我馬玄黃。我姑酌彼兕觥,維以不永傷。

  陟彼砠矣,我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注釋

  (1)采采兩句:采采,不斷的采;另一說,采采,茂盛貌。卷耳,即苓耳。形如鼠耳,葉青白色,白華細莖,蔓生。可食,但滑而少味。盈,滿。頃筐,淺筐。這兩句說,雖不斷地采著卷耳,但仍不能采滿一淺筐;以形容其憂思之深。

  (2)寘,同“置”。周行,周的行列。行,疑指軍行。這句說,我所懷念的人,被置于周的軍隊中。一說,周行,大路;彼,指頃筐;寘彼周行,把頃筐放在大路邊。

  (3)陟,攀登。崔嵬,《毛傳》說是覆蓋著石子的土山。《爾雅》則說是覆蓋著泥土的石山。

  (4)我,婦人相像中的丈夫自我。虺隤(huītuí),馬疲勞生病。

  (5)姑,姑且。金罍(lei,二聲),青銅酒器,比酒尊大;是青銅時代貴族所用的器物。又,《說文》引此句作“我沽酌彼金罍”,則為滿酌金罍之意。同書:“秦人以市買多得為沽。”

  (6)永,長久。懷,思念。這句寫征人藉飲酒來排除自己對家里的懷念。

  (7)玄黃,疾病的通稱。

  (8)兕(si,四聲)觥(gong,一聲),兕牛角制成的灑器。兕,類似犀牛的野牛,一角,青色。

  (9)永傷,猶永懷。傷亦思之意。

  (10)砠(ju,一聲),《毛傳》說是覆蓋著泥土的石山,《爾雅》說是覆蓋著石子的土山。

  (11)瘏(tu,二聲),病。此處作動詞用,為患病之意。

  (12)痡(pu,一聲),疲困不堪。

  (13)云何吁(xu,一聲)矣,多么憂傷。云,語詞。吁,憂。

  譯文

  采了又采卷耳菜,采來采去不滿筐。

  嘆息想念遠行人,竹筐放在大路旁。

  登上高高的石山,我的馬兒已困倦。

  我且斟滿銅酒杯,讓我不再長思念。

  登上高高的山崗,我的馬兒多踉蹌。

  我且斟滿斗酒杯,但愿從此不憂傷。

  登上高高的山頭,我的馬兒已難行。

  我的仆人疲困不堪了,多么憂傷啊。

  賞析

  《卷耳》是一篇抒寫懷人情感的名作。其佳妙處尤其表現(xiàn)在它匠心獨運的篇章結(jié)構(gòu)上。舊說如“后妃懷文王”“文王懷賢”“妻子懷念征夫”“征夫懷念妻子”諸說,都把詩中的懷人情感解釋為單向的;另外,日本的青木正兒和中國的《詩經(jīng)》專家孫作云還提出過《卷耳》是由兩首殘簡的詩合為一詩的看法。這些看法反映出對《卷耳》篇章佳妙布局認識不足的缺陷。

  《卷耳》四章,第一章是以思念征夫的婦女的口吻來寫的;后三章則是以思家念歸的備受旅途辛勞的男子的口吻來寫的。猶如一場表演著的戲劇,男女主人公各自的內(nèi)心獨白在同一場景同一時段中展開。詩人堅決地隱去了“女曰”“士曰”一類的提示詞,讓戲劇沖突表現(xiàn)得更為強烈,讓男女主人公“思懷”的內(nèi)心感受交融合一。首章女子的獨白呼喚著遠行的男子,“不盈頃筐”的卷耳被棄在“周行”——通向遠方的大路的一旁。順著女子的呼喚,備受辛苦的男子滿懷愁思地出現(xiàn);對應(yīng)著“周行”,他正行進在崔嵬的山間。一、二兩章的句式結(jié)構(gòu)也因此呈現(xiàn)著明顯的對比和反差。第三章是對第二章的復(fù)沓,帶有變化的復(fù)沓是《詩經(jīng)》中最常見的章法結(jié)構(gòu)特征,這種復(fù)沓可以想象為是一種合唱或重唱,它強有力地增加了抒情的效果,開拓補充了意境,穩(wěn)定地再現(xiàn)了音樂的主題旋律。第四章從內(nèi)容分析仍是男子口吻,但與二、三章相差很大。這類《詩經(jīng)》中經(jīng)常用的手法稱為單行章斷,比如《召南·采蘩》《召南·行露》《周南·葛覃》《周南·漢廣》《周南·汝墳》等詩中都有此類手法。這類手法是合唱形式的遺存,可以想像這是幕后回蕩的男聲合唱。其作用是渲染烘托詩篇的氣氛,增強表演的效果。

  《卷耳》的語言是優(yōu)美自然的。詩人能夠熟練地運用當(dāng)時的民謠套語。《周易·歸妹三·上六》:“女承筐,無實;士刲羊,無血。”“女承筐,無實”正與《卷耳》首句“采采卷耳,不盈頃筐”對應(yīng)。把民謠用作套語,像一個套子一樣放在詩章句首,為詩奠定韻腳、句式的基礎(chǔ)和情感思緒的習(xí)慣性暗示,這是《詩經(jīng)》的起興手法的一例。詩人善于用實境描畫來襯托情感。旅途的艱難是通過對山的險阻的描摹直接反映出來的:詩人用了“崔嵬”“高岡”“砠”等詞語。而旅途的痛苦則是通過對馬的神情的刻畫間接表現(xiàn)出來的:詩人用了“虺隤”“玄黃”“瘏矣”等詞語。而描摹山、刻畫馬都意在襯托出行者懷人思歸的惆悵。“我姑酌彼金罍”“我姑酌彼兕觥”,以酒澆愁,便是正面對這種悲愁的心態(tài)提示。全詩的最后是以一種已類化的自問自答體收場的:“云何?吁矣!”它既是對前兩章“不永懷”“不永傷”的承接,也是以“吁”一字對全詩進行的總結(jié),點名“愁”的主題,堪稱詩眼。

  懷人是世間永恒的情感主題,這一主題跨越了具體的人和事,它本身成了歷代詩人吟詠的好題目。《卷耳》為中國詩歌長河中蔚為壯觀的一支——懷人詩開了一個好頭。其深遠影響光澤后世。徐陵《關(guān)山月》、張仲素《春歸思》、杜甫《月夜》、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元好問《客意》等抒寫離愁別緒、懷人思鄉(xiāng)的詩歌名篇,多多少少體現(xiàn)了與《卷耳》一脈相承的意味。

【詩經(jīng)原文賞析之卷耳】相關(guān)文章:

詩經(jīng):卷耳全文賞析10-15

詩經(jīng)《卷耳》10-11

詩經(jīng)·卷耳全文07-16

詩經(jīng)《大雅·卷阿》原文賞析05-17

《詩經(jīng)·周南·卷耳》全詩翻譯賞析11-09

詩經(jīng)·國風(fēng)·周南·卷耳07-24

[詩經(jīng)木瓜原文及賞析] 木瓜詩經(jīng)原文賞析04-16

詩經(jīng)《小雅·鹿鳴之什·伐木》原文賞析08-12

詩經(jīng)《小雅·鹿鳴之什·出車》原文賞析07-15

《詩經(jīng):桓》原文及賞析12-11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最新国产在线精品观看 | 欧美日韩国产色综合一二三四 | 中文乱码字幕在线观看直播 | 亚洲美女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 亚洲欧洲日韩中文字幕 | 亚洲综合鲁鲁久久五月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