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凱風注音全文

時間:2024-10-18 09:56:17 詩經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詩經凱風注音全文

  詩經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周朝初年(公元前11世紀)到春秋中期(前6世紀)的詩歌305篇。分風、雅、頌三大類。風采自民間樂曲,雅是王都附近的樂曲,頌是祭祖祀神的樂曲。“凱風”具有了人子思母孝親的特定含義。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詩經凱風注音全文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詩經凱風注音全文

  凱風

  凱風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勞。

  凱風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無令人。

  爰有寒痊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勞苦。

  睍睆黃鳥,載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kǎi fēng

  kǎi fēng zì nán ,chuī bǐ jí xīn 。jí xīn yāo yāo ,mǔ shì qú láo 。

  kǎi fēng zì nán ,chuī bǐ jí xīn 。mǔ shì shèng shàn ,wǒ wú lìng rén 。

  yuán yǒu hán quán zài xùn zhī xià 。yǒu zǐ qī rén ,mǔ shì láo kǔ 。

  xiàn huǎn huáng niǎo ,zǎi hǎo qí yīn 。yǒu zǐ qī rén ,mò wèi mǔ xīn

  注釋

  1.凱風:和風。一說南風,夏天的風。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凱之義本為大,故《廣雅》云:‘凱,大也.’秋為斂而主愁,夏為大而主樂,大與樂義正相因."

  2.棘:落葉灌木,即酸棗。枝上多刺,開黃綠色小花,實小,味酸。心:指纖小尖刺。

  3.夭夭:樹木嫩壯貌。

  4.劬(qú渠):辛苦。劬勞:操勞。

  5.棘薪:長到可以當柴燒的酸棗樹。

  6.圣善:明理而有美德。

  7.令:善。

  8.爰(yuán元):何處;一說發語詞,無義。

  9.浚:衛國地名。

  10.睍睆(xiàn huǎn現緩):猶"間關",清和宛轉的鳥鳴聲。一說美麗,好看。黃鳥:黃雀。

  11.載:傳載,載送。

  譯文

  和風吹自南方來,吹拂酸棗小樹苗。樹苗長得茁又壯,母親養子多辛勞。

  和風吹自南方來,吹拂棗樹長成柴。母親賢惠又慈祥,我輩有愧不成材。

  泉水寒冷透骨涼,就在浚城墻外邊。養育兒女七個人,母親養育多辛勞。

  美麗可愛的黃鳥叫,清脆婉轉似歌唱。養育兒女七個人,無誰能安母親心。

  賞析

  關于《凱風》的主題,說法不一。《毛詩序》說:“《凱風》,美孝子也。衛之淫風流行,雖有七子之母,猶不能安其室。故美七子能盡其孝道,以慰母心,而成其志爾。”認為是贊美孝子的詩。朱熹《詩集傳》承其意,進一步說:“母以淫風流行,不能自守,而諸子自責,但以不能事母,使母勞苦為詞。婉詞幾諫,不顯其親之惡,可謂孝矣。”這種說法在我們看來顯然有些牽強。而魏源、皮錫瑞、王先謙總結今文三家遺說,認為是七子孝事其繼母的詩,則比較通達。現代詩人聞一多認為這是一首“名為慰母,實為諫父”的詩(《詩經通義》)。筆者認為這是一首兒子歌頌母親并作自責的詩,這樣比較寬泛的理解,似乎更穩妥一些。

  詩的前二章的前二句都以凱風吹棘心、棘薪,比喻母養七子。凱風是夏天長養萬物的風,用來比喻母親。棘心,酸棗樹初發芽時心赤,喻兒子初生。棘薪,酸棗樹長到可以當柴燒,比喻兒子已成長。后兩句一方面極言母親撫養兒子的辛勞,另一方面極言兄弟不成材,反躬以自責。詩以平直的語言傳達出孝子婉曲的心意。

  詩的后二章寒泉、黃鳥作比興,“言寒泉在浚之下,猶能有所滋益于浚,而有子七人,反不能事母,而使母至于勞苦”,“言黃鳥猶能好其音以悅人,而我七子獨不能慰悅母心”,“其自責也深矣”(朱熹《詩集傳》)。寒泉在浚邑,水冬夏常冷,宜于夏時,人飲而甘之;而黃鳥清和宛轉,鳴于夏木,人聽而賞之。詩人以此反襯自己兄弟不能安慰母親的心。

  詩中各章前二句,凱風、棘樹、寒泉、黃鳥等興象構成有聲有色的夏日景色圖。后二句反覆疊唱的無不是孝子對母親的深情。設喻貼切,用字工穩。鐘惺評曰:“棘心、棘薪,易一字而意各入妙。用筆之工若此。”(《評點詩經》)劉沅評曰:“悱惻哀鳴,如聞其聲,如見其人,與《蓼莪》皆千秋絕調。”(《詩經恒解》)

  古樂府《長歌行》為游子頌母之作,詩云:“遠游使心思,游子戀所生。凱風吹長棘,夭夭枝葉傾。黃鳥鳴相追,咬咬弄好音。佇立望西河,泣下沾羅纓。”命意遣辭全出于《凱風》。唐孟郊的五言古詩《游子吟》的名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實際上也是脫胎于《凱風》“棘心夭夭,母氏劬勞”兩句。蔣立甫指出:“六朝以前的人替婦女作的挽詞、誄文,甚至皇帝下的詔書,都常用‘凱風’‘寒泉’這個典故來代表母愛,直到宋代蘇軾在《為胡完夫母周夫人挽詞》中,還有‘凱風吹盡棘有薪’的句子。”

  拓展閱讀

  《凱風》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現代學者一般認為這是兒子歌頌母親并深感自責的詩。全詩四章,每章四句。各章前二句,凱風、棘樹、寒泉、黃鳥等興象構成有聲有色的夏日景色圖;后二句反覆疊唱的是孝子對母親的深情。設喻貼切,用字工穩。

  《詩經》基本信息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11篇,其中6篇為笙詩,即只有標題,沒有內容,稱為笙詩六篇(《南陔》《白華》《華黍》《由庚》《崇丘》《由儀》),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

  《詩經》的作者佚名,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傳為尹吉甫采集、孔子編訂。《詩經》在先秦時期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并沿用至今。詩經在內容上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風》是周代各地的歌謠;《雅》是周人的正聲雅樂,又分《小雅》和《大雅》;《頌》是周王庭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又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

  孔子曾概括《詩經》宗旨為“無邪”,并教育弟子讀《詩經》以作為立言、立行的標準。先秦諸子中,引用《詩經》者頗多,如孟子、荀子、墨子、莊子、韓非子等人在說理論證時,多引述《詩經》中的句子以增強說服力。至漢武帝時,《詩經》被儒家奉為經典,成為《六經》及《五經》之一。

  《詩經》內容豐富,反映了勞動與愛情、戰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甚至天象、地貌、動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

【詩經凱風注音全文】相關文章:

詩經卷耳全文注音09-21

詩經淇奧全文注音07-09

詩經《凱風》賞析06-25

詩經氓注音版全文07-24

《詩經·兔罝》全文注音版05-26

詩經雄雉全文注音版07-30

詩經鄭風全文10-12

詩經采薇全文注音版10-28

桃夭詩經全文注音版10-23

詩經邶風擊鼓全文07-03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色道福利网站在线观看 | 欧美日韩另类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伊人麻豆影院青草国产 | 一级a一片久久免费 | 亚洲性色在线视频 | 亚洲区一区二区三区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