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詩經(jīng)秦風蒹葭多詞注釋
導語:《國風·秦風·蒹葭》是中國古代現(xiàn)實主義詩集《詩經(jīng)》中的一篇。全詩三章,每章八句。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詩經(jīng)秦風蒹葭多詞注釋,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詩經(jīng)·秦風·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注釋
1、蒹(兼jiān):荻。葭(加jiā):蘆。蒼蒼:鮮明貌。《傳疏》:“蒹葭,即萑(環(huán)huán)葦之未秀者。” 《毛傳》:“蒼蒼,盛也。”
2、所謂:所念。伊人:猶“是人”或“彼人”。指詩人所思念追尋的人。《集傳》:“伊人,猶言彼人也。”
3、方:邊。在水一方:就是說在水的另一邊。
4、溯(素sù):逆水而行。這里是說傍水走向上游。看下文“道阻且躋”可知是陸行而非水行。洄:回曲盤紆的水道。從:就。
5、阻:難。
6、游:通“流”,流是直流的水道。
7、宛:可見貌,猶言“仿佛是”。從以上四句見出彼人所在的地點似是一條曲水和一條直流相交之處。詩人如沿直流上行,就看見彼人在曲水的彼方,好像被水包圍著;如走向曲水的上游,雖然可繞到彼人所在的地方,但道路艱難而且遙遠。
8、萋萋:猶“蒼蒼”。
9、晞(西xī):干。
10、湄(梅méi):水草交接之處。
11、躋(基jī):升,升高。
12、坻(遲chí):水中高地。
13、采采:猶“萋萋”。
14、涘(似sì):水邊。
15、右:古讀為“已”,迂曲。
16、沚(址zhǐ):小渚(主zhǔ),水中間的小塊陸地。
譯文
蘆葦茂密水邊長,深秋白露結(jié)成霜。我心思念的那人,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尋,道路崎嶇又漫長。順流而下去追尋,仿佛就在水中央。
蘆葦茂盛水邊長,太陽初升露未干。我心思念的那人,就在河水那岸邊。
逆流而上去追尋,道路險峻難攀登。順流而下去追尋,仿佛就在沙洲間。
蘆葦茂密水邊長,太陽初升露珠滴。我心思念的那人,就在河水岸邊立。
逆流而上去追尋,道路彎曲難走通。順流而下去追尋,仿佛就在沙洲邊。
賞析
為了自己心愛的人而上下求索,不管艱難險阻,矢志不渝,這是一種可歌可泣的堅貞和追求精神。那個“伊人”,其實也可以看作一種盡善盡美的境界,一種指向理想的超越。
這讓人想起一篇叫做《海鷗喬納森》的小說。海鷗喬納森從不愿像自己的同類那樣一心盯住眼前的臭魚爛蝦,總想飛得更高,達到盡善盡美的境界。為了練習飛翔,他的翅膀被折斷受傷,依然不改初衷。同伴們引誘他,譏笑他,他照樣堅持自己的追求,寧愿餓著肚子,也不去追逐眼前的吃食。
喬納森想達到的,是對凡夫俗子的超越,是向盡善盡美的境界靠近,是努力向理想沖刺。《蒹葭》的主人公所追求的,也是自已心月中盡善盡美的理想,是自己魂牽夢繞的意中人,因此不惜一切代價去上下求索,不斷追求。
對于真正的求索者來說,目標是一種指向。達到目標固然重要,更重要的還是過程。人生本來就是一個過程。生存的價值和意義,就存在于過程之中。同樣,追求的價值和意義也存在于過程之中。如果忽視過程,實際上也是忽視了追求本身。
盡善盡美的境界,無論是從理論上說,還是從實際上說,都是不可能達到的。換句話說,盡善盡美只是一種理念,一種心靈指向的理想。它指引我們在平庸瑣屑的生命歷程中向前渡過,就像夜中照亮道的火光,迷途中的指南針一樣,讓我們不斷地前行,追求。
【詩經(jīng)秦風蒹葭多詞注釋】相關文章:
詩經(jīng)秦風蒹葭全文10-02
《詩經(jīng)·秦風·蒹葭》賞析06-14
詩經(jīng)·國風·秦風·蒹葭07-18
詩經(jīng)秦風蒹葭朗誦08-27
詩經(jīng)秦風蒹葭原文10-22
詩經(jīng)秦風蒹葭的朗誦07-12
詩經(jīng)秦風《蒹葭》賞析09-23
詩經(jīng)秦風蒹葭譯文10-13
詩經(jīng)秦風蒹葭翻譯09-14
詩經(jīng)秦風蒹葭原文及賞析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