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蒹葭帶拼音

時間:2024-10-21 10:08:48 詩經 我要投稿

詩經蒹葭帶拼音

  蒹葭一般指秦風·蒹葭。 《秦風·蒹葭》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詩經蒹葭帶拼音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詩經蒹葭帶拼音

  詩經蒹葭帶拼音

  jiān jiā

  蒹 葭

  jiān jiā cāng cāng bái lù wéi shūang

  蒹 葭 蒼 蒼 , 白 露 為 霜。

  sǔo wèi yī rén zài shuǐ yī fāng

  所 謂 伊 人,在 水 一 方。

  sù huí cóng zhī dào zǔ qǐe cháng

  溯 洄 從 之,道 阻 且 長;

  sù yóu cóng zhī wǎn zài shuǐ zhōng yāng

  溯 游 從 之,宛 在 水 中 央。

  jiān jiā qī qī bái lù wèi xī

  蒹 葭 萋 萋,白 露 未 晞。

  sǔo wèi yī rén zài shuǐ zhī méi

  所 謂 伊 人, 在 水 之 湄。

  sù húi cóng zhī dào zǔ qǐe jī

  溯 洄 從 之,道 阻 且 躋;

  sù yóu cóng zhī wǎn zài shuǐ zhōng chí

  溯 游 從 之,宛 在 水 中 坻。

  jiān jiā cǎi cǎi bái lù wèi yǐ

  蒹 葭 采 采, 白 露 未 已,

  sǔo wèi yī rén zài shuǐ zhī sì

  所 謂 伊 人, 在 水 之 涘。

  sù húi cóng zhī dào zǔ qǐe yòu

  溯 洄 從 之,道 阻 且 右;

  sù yóu cóng zhī wǎn zài shuǐ zhōng zhǐ

  溯 游 從 之,宛 在 水 中 沚。

  【題解】

  此詩歌選自《詩經·秦風》。它是一首愛情詩歌,表現了單相思的惆悵與苦悶。

  【注釋】

  (1)蒹葭(jiān jià):荻與蘆,都是水邊生長的植物。 蒼蒼:淡青色。一說茂盛的樣子。

  (2)白露:晶瑩的露珠。 為霜:凝結成霜。

  (3)所謂:所說。 伊人:這個人。指詩歌中主人公所愛之人。 伊,是,指示代詞。

  (4)在水一方:在河的另一邊。

  (5)溯(sù)徊:逆流而上。 洄,彎曲的水道。 從,追尋。

  (6)阻:險阻,道路崎嶇難走。

  (7)溯游:順流而下。游,直流的水道。

  (8)宛:宛然,好像。

  (9)淒淒:同“萋萋”,蒼青色。一說茂盛的樣子。

  (10)晞(xī):干,曬干。

  (11)湄:水草交界處,即水邊。

  (12)躋(jī):上升,攀登。

  (13)坻(chī):水中小沙洲。

  (14)采采:花草繁盛的樣子。

  (15)未已:未止,指未干。

  (16)涘(sì):水邊。

  (17)右:形容道路曲折迂回。

  (18)沚(zhǐ)沚:同“坻”,水中的小塊陸地。

  譯文

  河邊蘆葦青蒼蒼,秋深露水結成霜。 意中之人在何處?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又太長。 順著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邊蘆葦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 意中之人在何處?就在河岸那一邊。

  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攀登難。 順著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灘。

  河邊蘆葦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 意中之人在何處?就在水邊那一頭。

  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曲難求。 順著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賞析】

  《蒹葭》是秦國的歌謠,這是一首愛情詩歌,寫在戀愛中一個癡情人的心理和感受,十分真實、曲折、動人。“蒹葭”是荻葦、蘆葦的合稱,皆水邊所生。“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描寫了一幅秋葦蒼蒼、白露茫茫、寒霜濃重的清涼景色,暗襯出主人公身當此時此景的心情。“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朱熹《詩歌集傳》:“伊人,猶彼人也。”在此處指主人公朝思暮想的意中人。眼前本來是秋景寂寂,秋水漫漫,什么也沒有,可由于牽腸掛肚的思念,他似乎遙遙望見意中人就在水的那一邊,于是想去追尋她,以期歡聚。“遡洄從之,道阻且長”,主人公沿著河岸向上游走,去尋求意中人的蹤跡,但道路上障礙很多,很難走,且又迂曲遙遠。

  “遡游從之,宛在水中央”那就從水路游著去尋找她嗎,但不論主人公怎么游,總到不了她的身邊,她仿佛就永遠在水中央,可望而不可即。這幾句寫的是主人公的幻覺,眼前總是浮動著一個迷離的人影,似真不真,似假不假,不管是陸行,還是水游,總無法接近她,仿佛在繞著圓心轉圈子。因而他兀自在水邊徘徊往復,神魂不安。這顯然勾勒的是一幅朦朧的意境,描寫的是一種癡迷的心情,使整個詩歌篇蒙上了一片迷惘與感傷的情調。下面兩章只換少許字詞,反復詠唱。“未晞”,未干。“湄”水草交接之處,也就是岸邊。“躋”,升高。“右”,迂曲。“坻”和“沚”是指水中的高地和小渚。

  這首詩歌三章都用秋水岸邊凄清的秋景起興,所謂“蒹葭蒼蒼,白露為霜”,“蒹葭凄凄,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刻劃的是一片水鄉清秋的景色,既明寫了主人公此時所見的客觀景色,又暗寓了他此時的心情和感受,與詩歌人困于愁思苦想之中的凄惋心境是相一致的。換過來說,詩歌人的凄惋的心境,也正是借這樣一幅秋涼之景得到渲染烘托,得到形象具體的表現。王夫之《姜齋詩歌話》說:“關情者景,自與情相為珀芥也。情景雖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樂之觸,榮悴之迎,互藏其宅”,這首詩歌就是把暮秋特有的景色與人物委婉惆悵的相思感情交鑄在一起,從而渲染了全詩歌的氣氛,創造的一個撲朔迷、情景交融的意境。

  另外,《蒹葭》一詩歌,又是把實情實景與想象幻想結合在一志,用虛實互相生發的手法,借助意象的模糊性和朦朧性,來加強抒情寫物的感染力的。“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這是他第一次的幻覺,明明看見對岸有個人影,可是怎么走也走不到她的身邊。“宛在水中央”,這是他第二次的幻覺,忽然覺得所愛的人又出現在前面流水環繞小島上,可是怎么游也游不到她的身邊。那個倩影,一會兒“在水一方”,一會兒“在水中央”;一會兒在岸邊,一會兒在高地。真是如同在幻景中,在夢境中,但主人公卻堅信這是真實的,不惜一切努力和艱辛去追尋她。

  這正生動深刻地寫出了一個癡情者的心理變態,寫出了他對所愛者的強烈感情。而這種意象的模糊和迷茫,又使全詩歌具有一種朦朧的美感,生發出韻味無窮的藝術感染力。

  《秦風·蒹葭》簡介

  《秦風·蒹葭》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此詩曾被認為是用來譏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禮來鞏固他的國家,或惋惜招引隱居的賢士而不可得的。現代學者一般認為這是一首情歌,寫追求所愛而不及的惆悵與苦悶,營造了一種秋水伊人的美妙境界。全詩三章,重章疊唱,后兩章只是對首章文字略加改動而成,形成各章內部韻律協和,而各章之間韻律參差的效果,也造成了語義的往復推進。

  拓展閱讀

  《詩經》簡介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的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11篇,其中6篇為笙詩,即只有標題,沒有內容,稱為笙詩六篇(《南陔》《白華》《華黍》《由庚》《崇丘》《由儀》),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

  《詩經》的作者佚名,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傳為尹吉甫采集、孔子編訂。《詩經》在先秦時期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并沿用至今。《詩經》在內容上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手法上分為《賦》《比》《興》。《風》是周代各地的歌謠;《雅》是周人的正聲雅樂,又分《小雅》和《大雅》;《頌》是周王庭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又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

  傳統影響

  《詩經》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遠的影響,奠定了中國詩歌的優良傳統,中國詩歌藝術的民族特色由此肇端而形成。

  一、現實主義精神與傳統

  《詩經》立足于社會現實生活,沒有虛妄與怪誕,極少超自然的神話,描述的祭祀、宴飲、農事是周代社會經濟和禮樂文化的產物,對時政世風、戰爭徭役、婚姻愛情的敘寫,展現的是周代政治狀況、社會生活、風俗民情,這一“饑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的精神傳統為后世所代代繼承和發揚。

  二、抒情詩傳統

  從《詩經》開始,抒情詩成為詩歌的主要形式之一。

  三、風雅與文學革新

  《詩經》中關注現實的熱情、強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識、真誠積極的人生態度,為屈原所繼承和發揚,被后人概括為“風雅”精神。

  后世詩人往往倡導“風雅”精神,來進行文學革新。陳子昂感嘆齊梁間“風雅不作”,李白慨嘆“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誰陳”杜甫更是“別裁偽體親風雅”,白居易稱張籍“風雅比興外,未嘗著空文”,以及唐代的許多優秀詩人,都繼承了“風雅”精神。而且這種精神在唐以后的創作中,從宋代的陸游延伸到清末的黃遵憲。

  四、賦比興的垂范

  《詩經》的“賦、比、興”的表現手法,在古代詩歌創作中一直被繼承和發展著,成為中國古代詩歌的一個重要特點。《詩經》還以鮮明的事實證明了勞動人民的藝術創造才能,《詩經》民歌重疊反復的形式,準確、形象、優美的語言,被后世詩人、作家大量的吸取運用。《詩經》以它所表現出的深刻的社會內容和優美的藝術形式,吸引著后代文人重視民歌,向民歌學習《詩經》靈活多樣的詩歌形式和生動豐富的語言也對后代各體文學產生了重要影響。魏晉時期,曹操、嵇康等人都學習《詩經》,創作四言詩。文學史上的賦、頌、箴、銘等韻文也都與《詩經》不無關系。

  《詩經》的誕生(包括產生、采集與編成),首先在詩歌體裁形式上創立了中國詩歌史上的新體式——四言體。在《詩經》之前,詩歌雖說已誕生,但尚無自己固定的體式,且還流于口頭形式,一般以二言為主;到《詩經》時,中國詩歌開始真正奠定了自己的創作格局,形成了相對穩定的體式,也就是說,中國詩歌的真正起步,始于《詩經》時代。

  《詩經》不僅創立了中國詩歌史上第一個有形的歷史階段——四言詩,且這種體式影響波及了后世各代的詩歌創作:后代的五、七言詩,尤其五言詩,是在它基礎上的突破與擴展;即便在五、七言時代,也還有作者創作了不少四言詩,沿襲了《詩經》形式。

  從詩歌的節奏韻律上說,《詩經》也為后世詩歌創了先例,尤其在詩歌的押韻形式與韻部等方面,為后世詩歌提供了范式與典型,這在詩歌創作史上具有重要價值與意義。

  更重要的是,《詩經》在創作上首開了寫真的藝術風格——以其樸素、真切、生動的語言,逼真地刻畫和表現了事物、人物及社會的特征,藝術地再現了社會的本質,為后世文學創作(尤其詩歌創作)提供了藝術寫真的楷模與借鑒范式。具體地說,《詩經》為當時和后世活畫了一卷社會與歷史圖畫,真實地反映了上古時代社會的面貌,謳歌了上古時代人民的勤勞、勇敢,鞭撻了統治階級的卑劣、無恥,為后世留下了立體的、具象的歷史畫卷,是一部豐富生動的上古時代百科全書。

【詩經蒹葭帶拼音】相關文章:

詩經蒹葭全文帶拼音07-18

詩經蒹葭帶拼音全文加詩意06-26

詩經蒹葭全文拼音09-14

詩經蒹葭拼音版05-20

詩經蒹葭注拼音08-13

詩經蒹葭10-13

詩經蒹葭賞析08-23

詩經蒹葭原文09-08

詩經蒹葭的意思02-24

《詩經·蒹葭》欣賞04-23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中文字幕永久在线看 | 五月天激情婷婷婷久久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免费不卡 | 午夜爽爽爽男女免费观看麻豆国产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