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桓》原文及賞析

時間:2024-12-13 14:10:11 雪桃 詩經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詩經:桓》原文及賞析

  《周頌·桓》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這首詩先說天下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然后講周武王克商,天下安定,王朝穩固。

《詩經:桓》原文及賞析

  《詩經:桓》

  綏萬邦,屢豐年。

  天命匪解,桓桓武王。

  保有厥士,于以四方,克定厥家。

  于昭于天,皇以間之。

  注釋:

  1、綏:和。萬邦:指天下各諸侯國。

  2、婁:同“屢”。

  3、匪解:非懈,不懈怠。

  4、桓桓:威武的樣子。

  5、保:擁有。士:指武士。

  6、于:往。以:有。有四方,即征服四方之國而擁有天下。

  7、克:能。家:周室,周王宗室。

  8、於:嘆詞。昭:光明,顯耀。

  9、皇:皇天。間:通“瞷”,監察。

  譯文:

  萬國和睦,連年豐收,全靠上天降福祥,威風凜凜的武王。

  擁有英勇的兵將,安撫了天下四方,周室安定興旺。

  啊,功德昭著于上蒼,請皇天監察我周室家邦。

  賞析:

  據《左傳-宣公十二年》“楚子曰:‘武王克商,作《頌》曰:……又作《武》,……其六曰:‘綏萬邦,屢豐年。”’可知《桓》是樂舞《大武》六成(第六場)的歌(關于《大武》的詳細介紹,見《周頌-我將》一詩的作品賞析析字)。據《禮記-樂記》,孔子對《大武》六成所表現的歷史事件作有如下說明:“始而北出;再成而滅商;三成而南;四成而南國是疆;五成而分,周公左,召公右;六成復綴,以崇天子(按,舊讀“崇”下斷句,非)。”鄭玄注解“六成”為“六奏象兵還振旅也”。而《毛詩序》云:“《桓》,講武類祃也。桓,武志也。”孔穎達疏云:“《桓》詩者,講武類祃之樂歌也,武王將欲伐殷,陳列六軍,講習武事,又為類祭于上帝,為祃祭于所征之地,治兵祭神,然后克紂,至周公、成王大平之時,詩人追述其事,而為此歌焉。”則所述與《禮記》所引孔子之言不合。按謚法辟土服遠曰桓,此篇文字又有“于以四方,克定厥家”之句,表明周王朝已經統有四方,則毛序孔疏謂此詩為武王伐殷講武類祃之樂歌與原詩文本不合。今按:《大武》六成的樂舞表現的是周公帶成王東伐奄國之后,回到鎬京,大會四方諸侯及遠國使者,舉行閱兵儀式,即所謂“兵還振旅”,以揚天子之威的史實,《桓》詩即為舉行閱兵儀式前的禱詞。

  詩的前三句,是以“綏萬邦,婁豐年”來證明天命是完全支持周朝的。“婁豐年”在農耕社會對贏得民心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百姓對能致物阜年豐的王朝總會表示擁護;而獲得農業豐收,在上古時代離不開風調雨順的自然條件,“婁豐年”便理所當然地成為天意的象征。中間四句歌頌英勇的武王和全體將士,并告訴全體諸侯,武王的將士有能力征服天下、保衛周室。疊字詞“桓桓” 領出整段文字,有威武雄壯的氣勢,而“于以四方”云云,與首句“綏萬邦”上下綰合,一強調國泰民安,一強調征服統治,而都有周室君臨天下的自豪感。最后兩句是禱告上蒼、讓天帝來作證,以加強肯定,同時也是對第三句“天命匪解”的呼應。詩的核心就是揚軍威以震懾諸侯,從而達到樹立周天子崇高權威的目的,其內容正與《尚書-周書-多方》一致。詩名為《桓》,“桓”即威武之貌,正點明了主題。詩的語言雍容典雅,威嚴而出之以和平,呈現出一種歡樂的氛圍,涌動著新王朝的蓬勃朝氣。

  作品鑒賞

  此詩是古代大型舞樂《大武》的六成歌詞。《大武》的樂曲早已失傳,雖有零星的資料,但終難具體描述。然其舞蹈形式則留下了一些粗略的記錄,可以作大概的描繪。第一場,在經過一番擂鼓之后,為首的舞者扮演武王,頭戴冕冠出場,手持干戚,山立不動。其余六十多位舞者扮武士陸續上場,長時間詠嘆后退場。這一場舞蹈動作是表示武王率兵北渡盟津,等待諸侯會師,八百諸侯會合之后,急于作戰,而周武王以為伐紂的時機尚不成熟,經過商討終于罷兵的事實。第二場主演者扮姜太公,率眾舞者手持干戈,奮臂擊刺,猛烈頓足。他們一擊一刺,做四次重復,表示武王命太公率敢死隊闖犯敵陣進行挑戰,武王率大軍進攻,迅速獲勝,威振中原。第三場眾舞者由面向北轉而向南,表示周師凱旋返回鎬京。第四場開始時,眾舞者混亂爭斗,扮周、召二公的舞者出而制止,于是眾舞者皆左膝跪地,表示成王即位之后,東方和南方發生叛亂,周、召二公率兵平亂的事實。第五場,眾舞者分成左右兩大部分,周公在左、召公在右,振動鈴鐸,鼓勵眾舞者前進,表示成王命周公鎮守東南,命召公鎮守西北。第六場,眾舞者恢復第一場的位置,作閱兵慶典和尊崇天子成王的動作,表示周公平亂以后,慶祝天下太平,各地諸侯尊崇周天子。

  名家點評

  宋代朱熹《詩集傳》:“賦也。大軍之后,必有兇年。而武王克商,則除害以安天下。故屢獲豐年之祥。傳所謂周饑,克殷商,年豐是也。然天命之于周,久而不厭也,故此桓桓之武王,保有其士而用之于四方,以定其家,其德上昭于天也。間之義,未祥,傳曰:間也。此亦頌武王之功。”“春秋傳以此為大武之六章。則今之篇次,蓋已失其舊矣。又篇內已有武王之謚,則其謂武王時作者亦誤矣。序以為講武類祃之詩。豈后世取其義而用之于其事也歟?”

【《詩經:桓》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詩經木瓜原文及賞析] 木瓜詩經原文賞析04-16

詩經·氓原文賞析08-14

詩經關雎原文賞析09-26

詩經·關雎原文及賞析09-23

詩經木瓜原文及賞析09-18

詩經關雎原文及賞析08-21

木瓜詩經原文賞析02-21

詩經《式微》原文及賞析10-05

詩經蜉蝣原文賞析11-13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观看 | 欧美成年在线观看网站免费 | 午夜老司机免费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 日本高清中文字幕免费一区二区 | 亚洲理伦片免费观看 | 亚洲天天在线日亚洲洲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