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報答父母恩的詩句集錦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許多人都接觸過一些比較經典的詩句吧,詩句具有音韻和諧,節奏鮮明,讀起來朗朗上口的特點。那什么樣的詩句才是經典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報答父母恩的詩句,歡迎大家分享。
報答父母恩的詩句1
1、母稱兒干臥,兒屎母濕眠。——《勸孝歌》
2、無父何怙,無母何恃?——《詩經》
3、搴幃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黃景仁《別老母》
4、老母一百歲,常念八十兒。——《勸孝歌》
5、人見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6、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杜甫《月夜憶舍弟》
7、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詩經》
8、為人父母天下至善;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聯璧》
9、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婦不順也。——南北朝·顏之推
10、慈母倚門情,游子行路苦。——《墨萱圖》
11、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詩》)
12、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對聯》
13、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木蘭辭》
14、霜隕蘆花淚濕衣,白頭無復倚柴扉。去年五月黃梅雨,曾典袈裟糴米歸。——輿恭《思母》
15、母苦兒未見,兒勞母不安。——《勸孝歌》
16、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游子吟》
17、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燕詩示劉叟》
18、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心。——王安石《十五》
19、成功的`時候,誰都是朋友。但只有母親——她是失敗時的伴侶。——鄭振鐸
20、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
21、人生內無賢父兄,外無嚴師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呂公著
22、非癡非狂誰氏子,去入王屋稱道士。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韓愈《誰氏子》
23、一尺三寸嬰,十又八載功。——《勸孝歌》
24、有子且勿喜,無子固勿嘆。——唐·韓愈
25、鎮時賢相回人鏡,報德慈親點佛燈。
26、慈母愛子,非為報也。——漢·劉安
27、父之美德,兒之遺產。字嚴河廣難航莫我過,未知安否近如何。暗中時滴思親淚,只恐思兒淚更多!——倪瑞璿《憶母》
28、親有過,諫使更。恬吾色,柔吾聲。意思是:父母有過錯,勸他們更改。要面帶笑容,語調柔和。(清)李毓秀《弟子規》
29、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勸孝歌》
30、明朝甑復空,母子相持哭。
31、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游子吟》
32、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詩經》
33、一間茆屋何所直,父母之鄉去不得。——王建《古從軍》
34、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世間最難得者兄弟。——《格言聯璧》
35、有子且勿喜,無子固勿嘆。——韓愈
36、無父何怙,無母何恃?——《詩經》
37、慈母愛子,非為報也。——劉安
38、明朝甑復空,母子相持哭。——陸游《十月二十八日風雨大作》
39、四歲而孤,母鄭,守節自誓,親誨之學。——歐陽修《畫地學書》
40、父兮母兮,進阻且長,嗚呼哀哉!憂心惻傷。——王昭君《怨詞》
報答父母恩的詩句2
1、搴幃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2、慈母愛,愛幼雛,趙家光義為皇儲。龍行虎步狀日異,狗趨鷹附勢日殊。
3、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4、一尺三寸嬰,十又八載功。
5、河廣難航莫我過,未知安否近如何。暗中時滴思親淚,只恐思兒淚更多!
6、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歸。
7、四歲而孤,母鄭,守節自誓,親誨之學。
8、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覺寒。
9、母愛是多么強烈、自私、狂熱地占據我們整個心靈的感情。
10、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
11、一間茆屋何所直,父母之鄉去不得。
12、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
13、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
14、明朝甑復空,母子相持哭。
15、鎮時賢相回人鏡,報德慈親點佛燈。
16、阿母親教學步虛,三元長遣下蓬壺。云韶韻俗停瑤瑟,鸞鶴飛低拂寶爐。
17、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
18、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19、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
20、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世間最難得者兄弟。
21、慈母愛子,非為報也。
22、霜殞蘆花淚濕衣,白頭無復倚柴扉。
報答父母恩的'詩句3
1、養兒方知父母恩。
2、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3、嬌生慣養,沒有好兒郎。
4、母愛是一種巨大的火焰。
5、可憐天下父母心。
6、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貧。
7、魚知水恩,乃幸福之源也。
8、娘想兒,長江水;兒想娘,扁擔長。
9、一父養十子,十子養一父。
10、母愛是世間最真摯的'愛。
11、媽媽你在哪兒,哪兒就是最快樂的地方。
報答父母恩的詩句4
1、一間茆屋何所直,父母之鄉去不得。
2、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
3、慈母愛子,非為報也。
4、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世間最難得者兄弟。
5、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
6、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7、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歸。
8、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
9、母苦兒未見,兒勞母不安。
10、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11、四歲而孤,母鄭,守節自誓,親誨之學。
12、母親,人間第一親;母愛,人間第一情。
13、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14、慈母倚門情,游子行路苦。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15、父母所欲為者,我繼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親厚之。
16、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
報答父母恩的詩句5
1、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兒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個既孝敬又賢惠的名聲。——《勸報親恩篇》。
2、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3、孝敬父母經常能夠代替最高貴的感情。——孟軻
4、弟子入則孝,出則弟。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愛兄長。——(春秋)《論語·學而第一》
5、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意思是:好飯先給父母吃,好衣先給父母穿。——《勸報親恩篇》
6、親愛我,孝何難;親惡我,孝方賢。意思是:父母疼愛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難呢;父母厭惡我,仍盡孝,才為賢德。——李毓秀《弟子規》。
7、長者問,對勿欺;長者令,行勿遲;長者賜,不敢辭。——周秉清
8、孝順還生孝順子,忤逆還生忤逆兒。——《增廣賢文》
9、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10、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11、禮者,斷長續短,損有余,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荀子
12、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意思是:孝是天經地義的。——《孝經》
13、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意思是:父母喜好的東西,子女要盡力為他們準備;父母厭惡的.東西,要謹慎地為他們去掉。——李毓秀《弟子規》
14、賢不肖不能夠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呂氏春秋》
15、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
16、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李毓秀
17、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莊子
18、不得乎親,不能夠為人;不順乎親,不能夠為子。——孟子
19、家貧知孝子,國亂識忠臣。意思是:在家庭貧困的時候,才能發現真正的孝子,在國家危難的時候,才能識別真正的忠臣。——《名賢集》
20、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
21、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孟子
22、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
23、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禮記》
24、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蘇轍
25、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26、侍于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周秉清
27、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莊子
28、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武則天
29、母親是沒有什么東西能夠代替的。——巴金
30、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意思是:父母呼喚,要趕快答應;父母有命令,應趕快去做。——李毓秀《弟子規》
3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32、長幼有序。——孟子
33、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意思是:不尊敬別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會敬重自我的父母。——《三國志·魏書》
34、凡為父母的,莫不愛其子。——陳宏謀
35、惟孝順父母,能夠解憂。——孟子
36、親有過,諫使更。恬吾色,柔吾聲。意思是:父母有過錯,勸他們更改。要面帶笑容,語調柔和。——李毓秀《弟子規》
37、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38、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39、事親以敬,美過三牲。——摯虞
40、勞苦莫教爹娘受,憂愁莫教爹娘耽。意思是:不要讓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讓父母分擔你的憂愁。——《勸報親恩篇》。
41、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42、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43、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意思是:妻子賢惠,她的丈夫災禍就少,子女孝順,父母就心境舒暢。——(明)《增廣賢文》
44、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馬遷
45、內睦者,家道昌。——林逋
46、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嚴父。——《孝經·圣至章》
報答父母恩的詩句6
1、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2、海畔尖山似劍铓,秋來處處割愁腸。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唐·柳宗元《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
3、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清。蔣士銓《歲暮到家》
4、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明·袁凱《京師得家書》
5、故園渺何處,歸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唐·韋應物《聞雁》
6、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清。黃景仁《別老母》
7、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游子吟》
8、哀哀父母,生我勞瘁。——詩經《小雅·蓼莪》
9、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唐。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10、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故鄉今夜思千里,愁鬢明朝又一年。——唐·高適《除夜作》
11、來時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唐。王建《渡遼水》
12、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唐·李白《靜夜思》
13、兒身將欲生,母身如在獄。——唐。徐熙《勸孝歌》
14、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唐。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15、十五彩衣年,承歡慈母前。——唐。孟浩然《送張參明經舉兼向涇州覲省》
【報答父母恩的詩句】相關文章:
十跪父母恩詩詞欣賞06-27
感恩父母的經典詩句11-03
孝敬父母的詩句08-29
有關思念父母的詩句08-01
關于描寫父母的愛的詩句09-21
關于孝敬父母的詩句10-13
表達孝敬父母的古代詩句09-06
表示相思父母的詩句180句05-12
贊美父母偉大的詩句古詩(精選190句)05-15
贊美父母親的詩句260句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