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難》教案及鞏固訓練

時間:2024-10-03 09:47:55 蜀道難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蜀道難》教案范例及鞏固訓練

  導語:《蜀道難》全詩豪情奔放,想像豐富奇異,極具夸張性,語言富于變化而且充滿感情,有聲有色,在藝術上具有極高的價值。下面就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蜀道難》教案范例及鞏固訓練,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蜀道難》教案范例及鞏固訓練

  《蜀道難》教案范例

  教學目的

  1、理清思路,熟讀成誦,了解詩歌的主旨、寓意。

  2、學習作品描寫蜀道雄奇險峻的手法,用心感受詩歌的意境美和聲韻美。

  3、賞析詩歌的藝術特色,仔細品味李白作品中奔放的感情、豐富的想像、新奇的夸張和生動的語言。

  教學設想

  李白的詩歌以他想像的豐富奇特,風格的雄健奔放,色調(diào)的瑰瑋絢麗,語言的清新自然著稱于世。“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皮日休)是對李白詩歌最準確的概括。學習《蜀道難》這首詩要引導學生認真疏導文句、熟讀成誦,把握文章結(jié)構(gòu)、章法,了解其主旨、寓意,從而深刻體會李白詩歌的特點,提高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以加深學生對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的認識。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解題,疏通文句,為賞析詩歌打好基礎。

  教學內(nèi)容和步驟

  一、導語。

  在我國的盛唐時期上,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一位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人們尊稱為“詩仙”。他是誰?(明確:李白)李白在文學上取得了后人難以企及的成就!“詩圣”杜甫對他極為傾服,稱他的詩“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今天我們再學習一首李白的代表作品《蜀道難》。

  1、唐詩的分類

  古體詩:唐代人把《詩經(jīng)》到漢魏六朝的詩叫做古詩,或者古體詩。

  近體詩:把到唐代才定型并盛行的嚴格按照一定的格律寫作的詩稱做近體詩或今體詩。

  近體詩分律詩和絕句兩大類。

  2、關于唐詩:

  唐代是我國詩歌最光輝的時期。按它發(fā)展的情況分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個時期。

  初唐的代表人物是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他們被稱為“初唐四杰” 。初唐成就最高的是陳子昂。

  盛唐出現(xiàn)了以高適、岑參、王昌齡為代表的邊塞詩人,以及王維和孟浩然為代表的山水田園詩派。盛唐成就最高的是兩位著名詩人李白和杜甫。

  中唐的代表有“元白詩派”(元稹、白居易)和“韓孟詩派”(韓愈、孟郊、賈島、李賀)。白居易的敘事詩《琵琶行》和《長恨歌》廣為傳誦。

  晚唐時被稱為“小李杜”的李商隱和杜牧,也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作。

  欣賞圖片

  初讀文本,粗品詩意。

  二、作者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盛唐最杰出的詩人,也是我國文學史上繼屈原之后又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素有“詩仙”之稱。他經(jīng)歷坎坷,思想復雜,既是一個天才的詩人,又兼有游俠、刺客、隱士、道人、策士等氣質(zhì)。儒家、道家和游俠三種思想,在他身上都有體現(xiàn)。“功成身退”是支配他一生的主導思想。

  李白,詩風雄奇豪邁,感情奔放,幻想豐富,形象鮮明,與杜甫并稱“李杜”(“老李杜”)。有《李太白集》,代表作有《蜀道難》、《將進酒》、《行路難》、《夢游天姥吟留別》、《靜夜思》、《早發(fā)白帝城》等。

  三、解題。

  1、感悟詩題:

  《蜀道難》是樂府《相和歌辭·瑟調(diào)曲》舊題。蜀道,蜀地的道路。難nán,艱難。﹙進入﹚蜀地的道路艱難(難行)。

  本篇根據(jù)這一詩題傳統(tǒng)的內(nèi)容,以雄健奔放的筆調(diào),運用夸張形容的手法,描繪了由秦入蜀道路上驚險而奇麗的山川,表現(xiàn)了詩人杰出的藝術才能和豐富的想像力。

  唐代蜀中商品經(jīng)濟極為發(fā)達,入蜀的人樂不思返,而沒有認識到這一地區(qū)形勢險要,自古為封建割據(jù)之地,隨時有發(fā)生叛亂的可能。這首詩大約是唐玄宗天寶元年(742)李白初入長安時所作。《蜀道難》是樂府古題,古詞都以蜀道險阻為內(nèi)容,寓有功業(yè)難成之意。正是這一點,觸動了李白初入長安追求功名未成的心事。當友人入蜀時,他便用這一古題寫詩送別友人。在詩中,作者極力描繪蜀地山川的險要,預示這樣的地理條件易為野心家所利用,以期喚起朝廷的注意。因而詩中寄寓著作者的隱憂,反映了作者對國家的忠誠和對人民的關懷。

  2、蜀道簡介

  蜀道北起陜西漢中寧強縣,南到四川成都,全長450公里,入川經(jīng)廣元、劍閣、梓潼、綿陽、德陽等地。沿線地勢險要,山巒疊翠,風光峻麗,關隘眾多,唐代李白有“蜀道難,難于上青天”的形容。

  劍門關,是蜀道上最重要的關隘。這里山脈東西橫亙百余公里,72峰綿延起伏,形若利劍,直插霄漢。連山絕險,獨路如門,素有“劍門天下雄”之說。

  3、背景

  唐代蜀中商品經(jīng)濟極為發(fā)達,入蜀的人樂不思返,而沒有認識到這一地區(qū)形勢險要,自古為封建割據(jù)之地,隨時有發(fā)生叛亂的可能。這首詩大約是唐玄宗天寶元年(742)李白初入長安時所作!妒竦离y》是樂府古題,古詞都以蜀道險阻為內(nèi)容,寓有功業(yè)難成之意。正是這一點,觸動了李白初入長安追求功名未成的心事。當友人入蜀時,他便用這一古題寫詩送別友人。在詩中,作者極力描繪蜀地山川的險要,預示這樣的地理條件易為野心家所利用,以期喚起朝廷的注意。因而詩中寄寓著作者的隱憂,反映了作者對國家的忠誠和對人民的關懷。

  詩中強調(diào)“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就是指此而言。顧炎武《日知錄》卷二十六說:“李白《蜀道難》之作,當在開元、天寶間。時人共言錦城之樂,而不知畏途之險,異地之虞,即事成篇,別無寓意。”孟棨《本事詩·高逸》載“李白初至長安,賀知章往訪,見《蜀道難》:‘稱歡者數(shù)四,號為謫仙。’”由此故知,《蜀道難》是安史之亂前的作品,大約寫于唐玄宗天寶初詩人在長安之時。

  四、課文感知。

  1.教師運用多媒體課件(名家朗讀,輔以豪放曲風的音樂,配以相應的雄奇壯麗的蜀中風光畫面),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審美情境。

  2.學生自讀。讀準字音。

  噫吁嚱y(tǒng)īxūxī 魚鳧fú 縈繞yínɡrào 石棧zhàn 猿猱náo 捫參ménshēn

  崢嶸zhēnɡrónɡ 撫膺tuān 巉巖 chán 飛湍tuān 長咨嗟zījiē 喧豗huī

  砯崖pīnɡ 崔嵬cuīwéi 吮血shǔn 秦塞sài

  3.提問:根據(jù)課前預習和剛才對課文的誦讀感知,你認為這首詩的感情基調(diào)是什么?(學生思考,達到對課文的初步把握)明確:此詩奔放豪邁,充滿了慨嘆之意。

  4、合作性學習

  了解文意

  步驟:分三步進行“整體—局部—整體”

  方法:獨立思考—對照注釋—共同討論

  2.通假舉要

  所守或匪親(“匪”通“非”)

  3.一詞多義

  (1)當西當太白有鳥道(介詞,在)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動詞,阻擋,把守)

  木蘭當戶織(介詞,對著)

  募有能捕之者,當其租入(動詞,兩者相抵)

  誠不足以當之(動詞,承擔)

  (2) 絕

  枯松倒掛倚絕壁(形容詞,極高的)

  而絕秦趙之歡(動詞,斷絕)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形容詞,隔絕,阻絕)

  而絕江河(動詞,渡過)

  以為妙絕(形容詞,極點)

  佛印絕類彌勒(副詞,很,非常)

  (3)坐

  以手撫膺坐長嘆(形容詞,空,徒)

  停車坐愛楓林晚(介詞,因為,由于)

  坐法去官(副詞,因……獲罪)

  項王、項伯東向坐(動詞,坐下,坐著)

  (4)或

  云霞明滅或可睹(副詞,也許,或許)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代詞,有人)

  一食或盡粟一石(副詞,有時,偶爾)

  所守或匪親(連詞,倘若)

  五、朗讀課文,深入體會。

  六、布置作業(yè)。

  1.積累詞語,歸納知識要點。

  2.熟讀成誦,理清文章結(jié)構(gòu)。

  第二課時

  一、誦讀全詩,突破難點

  1、回顧舊知,指名表情誦讀(配樂)

  2、提問四:清代詩評家沈德潛曾這樣評論這首詩:“筆陣縱橫,如虬飛蠖動,起雷霆于指顧之間。”(《唐詩別裁》)對此,你怎樣看?(討論,交流)明確:這段話既形象又概括,涵蓋的內(nèi)容很多,但主要是就《蜀道難》的藝術特色而言的。

  3、提問五:《蜀道難》的藝術特色是什么?(討論,交流)

  明確:章法靈活,氣象宏偉。

  先說章法靈活。詩人創(chuàng)造性地繼承了古代民歌中常見的復沓形式(又稱反復)。主旨句凡三見:開頭、中間、結(jié)尾各出現(xiàn)一次。由此形成了以主旨句貫穿始終,內(nèi)容層層深入的格局,使人產(chǎn)生一嘆之不足而至于再,再嘆之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這樣的章法可稱靈活巧妙,也就是沈德潛說的“筆陣縱橫,如虬飛蠖 動”。

  再說氣象宏偉。讀這首詩,如從畫廊經(jīng)過一般,一幅幅動人的畫面接連不斷地出現(xiàn)在你的眼前,它們那闊大的意境,那逼人的氣勢,使你怵目驚心,嘆為觀止。二、拓展遷移,鑒賞美點

  4、提問六:這首詩中有許多精美詩句,你能就你最喜歡的詩句,作一簡要的賞析嗎?(討論,交流)

  點撥:仁者可見仁,智者可見智,不強求一致。

  明確:①“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顛”——秦蜀之間,重山疊嶺,一覽無余。地貌之雄奇,世之罕見。

 、“地崩山催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想鉤連”——五丁開山的故事栩栩如生,神力和人工的偉大由此可見!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一幅神氣而美妙的畫面:六龍拉著太陽車被擋住,不得不繞道而行;急流被大山所阻激起無數(shù)旋渦!極言山之高大。

 、“清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言登山之難,壯山之高大。如一組鏡頭,從眼前閃過。這是奇特的想象,這是蒙太奇的手法。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guī)啼夜月,愁空山。”——途中所見景物,畫面如此凄清,使人感到孤寂可怕。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zhuǎn)石萬壑雷。”——畫面極為驚險,使人望而生畏,聞而心驚!

  ……

  小結(jié):如此多的畫面此隱彼現(xiàn),其境界之闊大,自不待言;且無論寫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觀,林木之荒寂,連峰絕壁之險,皆有逼人之勢,其氣象之宏偉,確非他人可及。再從總體來看,其變化之速,愈變愈奇,又往往出人意料,使人目不暇接,故沈德潛云“起雷霆于指顧之間”,豈虛語哉!

  三、研究性學習:

  1、結(jié)合我們學過的李白的詩歌,再查閱相關資料,就李白詩歌的浪漫主義風格及其表現(xiàn)手法作一探討。

  2、李白是投江自盡的。這樣一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一個性格豪放的詩人,為什么要選擇這樣一種歸宿呢?你能從他的生平和詩歌中找到答案嗎?

  要求:①選做一題;

  ②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劭瑟毩⑼瓿,也可合作完成。

  《蜀道難》鞏固訓練

  一、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噫吁嚱( ) 魚鳧( ) 秦塞( )

  石棧( ) 猿猱( ) 捫參( )

  撫膺( ) 巉( )巖 喧豗( )

  飛湍( ) 砯( )崖 崔嵬( )

  吮血( ) 咨嗟( )

  二、給下列詩句劃分節(jié)奏

  (1)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2)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3)其險也如此, 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4)劍閣崢嶸而崔嵬,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三、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1)猿猱欲度愁攀援 (2)雄飛雌從繞林間

  (3)使人聽此凋朱顏 (4)砯崖轉(zhuǎn)石萬壑雷

  (5)側(cè)身西望長咨嗟 (6)朝避猛虎,夕避長蛇

  四、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

  (1)危( )乎高哉

  (2)蜀道之難,難于( )上青天

  (3)開國何( )茫然

  (4)西當( )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 )峨眉顛

  (5)黃鶴六飛尚( )不得過

  (6)但( )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 )繞林間

  (7)連峰去( )天不盈( )尺

  (8)一夫當( )關,萬夫莫開。

  (9)所守或( )匪親

  五、研習課文內(nèi)容

  1、“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這句詩出現(xiàn)了三次,對詩意的轉(zhuǎn)折和抒情的變化有什么作用?

  2、詩的開篇是如何敘述蜀道的悠久歷史?為何引用五丁開山的傳說?

  3、閱讀“上有六龍……坐長嘆”幾句詩,說說詩人主要運用了哪些手法來表現(xiàn)蜀道的雄奇險峻的?

  4、詩的第二節(jié)中,詩人給這個“畏途”營造怎樣的氣氛?

  5、“連峰去天……萬壑雷”幾句描寫好在哪里?

  6、如何理解最后一節(jié)詩的內(nèi)容?

  六、如何理解這首詩的主旨?

  七、如何把握本詩的藝術特點?

【《蜀道難》教案及鞏固訓練】相關文章:

《蜀道難》教案及閱讀鞏固題04-17

《蜀道難》說課稿及閱讀鞏固題04-17

《登鸛雀樓》教案及鞏固訓練04-17

《蜀道難》能力訓練04-20

《蜀道難》閱讀訓練及賞析04-17

《蜀道難》的閱讀訓練題04-17

《蜀道難》閱讀訓練題及答案04-17

《蜀道難》閱讀訓練及詩歌鑒賞04-16

《蜀道難》教案04-19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最新免费Av网址在线播放 | 在线视频亚洲激情 | 亚洲国产精品露脸 | 香港三日本三级三级少妇久久 |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永久视频 | 日本亚洲欧美在线视观看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