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蜀道難》課文賞析

時間:2024-11-01 17:01:58 蜀道難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高中語文《蜀道難》課文賞析

  《蜀道難》是李白的代表作,也是我國文學寶庫中具有歷史價值和文學價值的不朽杰作。《蜀道難》本為樂府《相和歌辭·瑟調曲》舊題,李白此詩是對傳統題材的再發揮。此詩的主題思想眾說紛紜,見解不一,我認為它與政治現實還是有一定聯系的。詩歌創作于天寶初年,即李白第一次入長安的時候,當時表面繁榮的唐朝隱伏和醞釀著衰敗、變亂的危機。藩鎮割據,懷覬覦之心者,非徒安史。詩末抒發的感慨,當是針對時局而發,寄寓著詩人的隱憂,詩歌借助神話傳說和民諺,馳騁豐富奇特的想像,運用夸張手法,近乎完美地描寫出蜀道的奇和險。唐代殷?稱贊此詩可謂奇之又奇,自騷人以后,鮮有此體調。相傳賀知章讀罷《蜀道難》,稱贊者數四,號為謫仙。

高中語文《蜀道難》課文賞析

  這是一首讓古今文人拍案稱奇的詩章。

  詩歌開篇即憑空起勢,驟響徹天。詩人把三個嘆詞相疊,兩個形容詞各帶一個語氣詞并列,另用一個比喻,來突出蜀道之難,詩句氣勢磅礴,使讀者在心目中對蜀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接著按由秦入蜀的路線(長安──太白山──峨眉山──青泥嶺──劍閣──成都),具體寫蜀道之難。

  先寫蜀道開辟之難。詩歌夸張地說自蜀開國四萬八千年以來,一直不與秦塞通人煙,后來五丁力士拽蛇導致地崩山摧身死才促成了蜀道的修建。這個悲壯的神話故事為蜀道增添了許多神奇色彩,也間接地表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次寫蜀道旅途之難。以六龍回日的神話和想像,用黃鶴飛不過、猿猱愁攀援來反襯,用悲鳥、子規作烘托,極寫山的高峻奇險;以沖波逆折飛湍瀑流的直接描寫,用崖轉石萬壑雷的夸張手法,極寫水的湍急兇險。

  繼寫蜀道人事之難。劍閣位置險要,易守難攻,歷史上不乏據險作亂的先例,詩人懷著對國事的擔憂、對人民的關切之情,警告當局要吸取歷史教訓,防止地方軍閥據險作亂,殘害人民。

  文末的結語寫蜀道之難導致的結果。行人望蜀興嘆,徒喚奈何,言有盡而意無窮。

  詩人以鬼神莫測的筆法,縱橫馳騁,時間上從四萬八千年之前的混沌初開至戰國而至中唐;空間上從長安跨越數座大山而至成都,從上可摩天的山巔到激流回旋奔騰的深壑;其他,從行人至鳥獸,從神話傳說至當今世道騰挪跌宕,驚心動魄,把蜀道之難渲染得淋漓盡致。

  本詩為樂府詩,形式自由,每句字數從三言至十一言,參差錯落,且三次換韻,非常適合表達大自然的奇觀和詩人熱情奔放的思想感情。詩歌融神話、傳說、諺語與景觀、人事、心理于一爐,想像豐富奇特,夸張新穎獨到,虛實結合,情景交融。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一句,前、中、后出現三次,反復詠嘆,內容逐次加深,產生了回腸蕩氣的藝術效果,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

  全詩從形式到內容,充分體現了詩歌的浪漫主義特色。

【高中語文《蜀道難》課文賞析】相關文章:

蜀道難課文賞析08-30

高中語文課文邊城賞析08-14

《蜀道難》的賞析08-17

賞析蜀道難10-27

《蜀道難》賞析09-30

蜀道難高中課文原文10-13

高中語文《琵琶行》鑒賞要點與課文賞析05-28

高中語文《蜀道難》教案09-15

高中語文蜀道難教案09-03

古詩《蜀道難》的賞析03-12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午夜国产在线观看 | 亚洲午夜片手机在线播放 | 日韩全裸美女1区2区在线免费观看 | 亚洲无遮挡一级精品视频 | 日本成人手机在线天天看片 | 日韩在线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