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
《水調歌頭》,是詞牌名之一,又名《元會曲》、《凱歌》、《臺城游》、《水調歌 》,雙調九十五字,上片九句四平韻、下片十句四平韻。唐朝大曲有“水調歌”,據《隋唐嘉話》,為隋煬帝鑿汴河時所作 。宋樂入“中呂調”,見《碧雞漫志》卷四。凡大曲有“歌頭”,此殆裁截其首段為之。九十五字,前后片各四平韻。亦有前后片兩六言句夾葉仄韻者,有平仄互葉幾于句句用韻者。
名篇有宋代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宋代陳亮的《水調歌頭·送章德茂大卿使虜》,毛澤東的《水調歌頭·游泳》《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等。
詞牌出處
《隋唐嘉話》:“隋煬帝鑿汴河,自制《水調歌》。”
《脞說》:“《水調》、《河傳》,煬帝將幸江都時所制。”
《明皇雜錄》:“祿山犯闕,議欲遷幸,帝置酒樓上,命作樂,有進《水調歌》者,上問誰為此曲,曰李嶠,上曰,真才子也。”
《南唐近事》:“元宗嘗命樂工楊花飛奏(水調詞)進酒,花飛惟唱‘南朝天子好風流’一句。”白樂天聽(水調)詞云:“五言一遍最殷勤,調少情多但有因。”
《碧雞漫志》:“《水調歌》,《理道要訣》所載唐樂曲,南呂宮,時號《水調》;世以今《水調歌》為煬帝自制,今曲乃宮中呂調。”
綜觀以上諸說,本調創始隋唐間,為五言曲調。嬗至五代,乃有七字句。入宋,始演變新腔,而成今調。當時最為通行,詞人填者極多。吳夢窗名曰《江南好》,姜白石名曰《花犯念奴》,后遂句為本調異名。至所謂“歌頭”者,乃首章之一解也。
詞牌格律:
定格
瀟灑太湖岸,淡佇洞庭山。
中仄中平仄,中仄仄平平。
魚龍隱處,煙霧深鎖渺彌間。
中平中仄平仄中仄仄平平。(上六下五或上四下七)
方念陶朱張翰,忽有扁舟急槳,撇浪載鱸還。
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落日暴風雨,歸路繞汀灣。
中仄中平仄,中仄仄平平。
丈夫志,當景盛,恥疏閑。
中平仄,平中仄,仄平平。
壯年何事憔悴?華發改朱顏。
中平中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上六下五或上四下七,又或作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擬借寒潭垂釣,又恐相猜鷗鳥,不肯傍青綸。
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刺棹穿蘆荻,無語看波瀾。
中仄中平仄,中仄仄平平。
例一
(夾葉仄韻)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附注:“去”與“宇”,“合”與“缺”,夾葉仄韻。
例二
(平仄韻通葉)
南國本瀟灑,六代浸豪奢。臺城游冶,襞箋能賦屬宮娃。云觀登臨清夏,璧月留連長夜,吟醉送年華。回首飛鴛瓦,卻羨井中蛙。
訪烏衣,成白社,不容車。舊時王謝,堂前雙燕過誰家?樓外河橫斗掛,淮上潮平霜下,檣影落寒沙。商女篷窗罅,猶唱《后庭花》!
——賀鑄《水調歌頭·臺城游》
例三
瀟灑太湖岸,淡佇洞庭山。魚龍隱處,煙霧深鎖渺彌間。方念陶朱張翰,忽有扁舟急槳,撇浪載鱸還。落日暴風雨,歸路繞汀灣。丈夫志,當景盛,恥疏閑。壯年何事憔悴?華發改朱顏。擬借寒潭垂釣,又恐相猜鷗鳥,不肯傍青綸。刺棹穿蘆荻,無語看波瀾。
——蘇舜欽《水調歌頭·滄浪亭》
例四
帶湖吾甚愛,千丈翠奩開。先生杖屨無事,一日走千回。凡我同盟鷗鷺,今日既盟之后,來往莫相猜。白鶴在何處?嘗試與偕來。破青萍,排翠藻,立蒼苔。窺魚笑汝癡計,不解舉吾杯。廢沼荒丘疇昔,明月清風此夜,人世幾歡哀?東岸綠陰少,楊柳更須栽。
——辛棄疾《水調歌頭·盟鷗》
詞牌名篇:
1、(北宋)·蘇軾《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
安石在東海,從事鬢驚秋。中年親友難別,絲竹緩離愁。一旦功成名遂,準擬東還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軒冕,遺恨寄滄洲。
歲云暮,須早計,要褐裘。故鄉歸去千里,佳處輒遲留。我醉歌時君和,醉倒須君扶我,惟酒可忘憂。一任劉玄德,相對臥高樓。
2、(北宋)·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3、(北宋)·蘇軾《水調歌頭·落日繡簾卷》
落日繡簾卷,亭下水連空。知君為我新作,窗戶濕青紅。長記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煙雨,杳杳沒孤鴻。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
一千頃,都鏡凈,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葉白頭翁。堪笑蘭臺公子,未解莊生天籟,剛道有雌雄。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
4、(北宋)·蘇軾《水調歌頭·昵昵兒女語》
昵昵兒女語,燈火夜微明。恩怨爾汝來去,彈指淚和聲。忽變軒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氣,千里不留行。回首暮云遠,飛絮攪青冥。
眾禽里,真彩鳳,獨不鳴。躋攀寸步千險,一落百尋輕。煩子指間風雨,置我腸中冰炭,起坐不能平。推手從歸去,無淚與君傾。
黃庭堅
5、(北宋)·黃庭堅《水調歌頭· 瑤草一何碧》
瑤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無數,花上有黃鸝,我欲穿花尋路,直入白云深處,浩氣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紅露濕人衣。
坐玉石,欹玉枕,拂金徽。謫仙何處,無人伴我白螺杯。我為靈芝仙草,不為朱唇丹臉,長嘯亦何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歸。
米芾
6、(北宋)·米芾《水調歌頭·中秋》
砧聲送風急,蟋蟀思高秋。我來對景,不學宋玉解悲愁。收拾凄涼興況,分付尊中醽醁,倍覺不勝幽。自有多情處,明月掛南樓。
悵襟懷,橫玉笛,韻悠悠。清時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甌。可愛一天風物,遍倚欄干十二,宇宙若萍浮。醉困不知醒,欹枕臥江流。
辛棄疾
7、(南宋)·辛棄疾《水調歌頭·白日射金闕》
湯朝美司諫見和,用韻為謝
白日射金闕,虎豹九關開。見君諫疏頻上,談笑挽天回。千古忠肝義膽,萬里蠻煙瘴雨,往事莫驚猜。政恐不免耳,消息日邊來。
笑吾廬,門掩草,徑封苔。未應兩手無用,要把蟹螯杯。說劍論詩余事,醉舞狂歌欲倒,老子頗堪哀。白發寧有種?一一醒時栽!
8、(南宋)·辛棄疾《水調歌頭·落日塞塵起》
落日塞塵起,胡騎獵清秋。漢家組練十萬,列艦聳層樓。誰道投鞭飛渡,憶昔鳴血污,風雨佛貍愁。季子正年少,匹馬黑貂裘。
今老矣,搔白首,過揚州。倦游欲去江上,手種桔千頭。二客東南名勝,萬卷詩書事業,嘗試與君謀:莫射南山虎,直覓富民侯。
9、(南宋)·辛棄疾《水調歌頭·長恨復長恨》
壬子三山被召,陳端仁給事飲餞席上作。長恨復長恨,裁作短歌行。何人為我楚舞,聽我楚狂聲?余既滋蘭九畹,又樹蕙之百畝,秋菊更餐英。
門外滄浪水,可以濯吾纓。一杯酒,問何似,身后名?人間萬事,毫發常重泰山輕。悲莫悲生離別,樂莫樂新相識,兒女古今情。富貴非吾事,歸與白鷗盟。
10、(南宋)·辛棄疾《水調歌頭·送楊民瞻》
日月如磨蟻,萬事且浮休。君看檐外江水,滾滾自東流。風雨飄泉夜半,花草雪樓春到,老子已菟裘。歲晚問無恙,歸計橘千頭。
夢連環,歌彈鋏,賦登樓。黃雞白酒,君去村舍一番秋。長劍倚天誰問?夷甫諸人堪笑,西北有神州!此事君自了,千古一扁舟。
【水調歌頭】相關文章:
蘇軾的 水調歌頭09-04
蘇軾的《水調歌頭》08-15
《水調歌頭》精選試題01-14
蘇軾的水調歌頭07-16
水調歌頭蘇軾05-04
《水調歌頭》教案07-25
水調歌頭的意思09-14
水調歌頭原文06-26
水調歌頭教案07-28
水調歌頭說課稿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