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鑄水調歌頭·臺城游鑒賞

時間:2024-10-25 17:34:19 雪桃 水調歌頭 我要投稿

賀鑄水調歌頭·臺城游鑒賞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詩了吧,古詩泛指中國古代詩歌。究竟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賀鑄水調歌頭·臺城游鑒賞,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水調歌頭·臺城游》是宋代文學家賀鑄的詞作。通過對六朝舊都金陵的詠懷,抒發了作者對宋朝廷奢侈腐化的不滿情緒。

  水調歌頭·臺城游

  賀鑄

  南國本瀟灑,六代浸豪奢。臺城游冶,襞箋能賦屬宮娃。云觀登臨清夏,璧月留連長夜,吟醉送年華。回首飛鴛瓦,卻羨井中蛙。訪烏衣,成白社,不容車。舊時王謝,堂前雙燕過誰家?樓外河橫斗掛,淮上潮平霜下,檣影落寒沙。商女篷窗罅,猶唱《后庭花》!

  【作品注釋】

  ①臺城:本系東吳后苑城,東晉成帝時改建為新宮,遂成宮城,歷宋、齊、梁、陳,皆為臺省(中央政府)及宮殿所在地,故名臺城。故地在今南京雞鳴山前、干河沿北。

  ②浸:漸進。

  ③襞箋能賦屬宮娃:陳后主沉湎酒色,在宮中宴會,常先令八婦人襞彩箋作詩,十客賡和,文思稍慢,便要罰酒,君臣酣飲,常常通宵達旦。襞箋,即指此。襞,折迭。

  ④“璧月”句:陳后主選擇寵姬、狎客賦艷詩,配樂歌唱,其中有“璧月夜夜滿,瓊樹朝朝新”之句,多為描寫張、孔二妃的美麗姿色。

  ⑤“回首”二句:寫陳朝滅亡,隋將破城,陳宮門被毀。“飛鴛瓦”喻陳宮門被毀。鴛瓦,華麗建筑物上覆瓦的美稱。井中蛙,陳宮城破后,后主偕二妃躲入井中,隋軍窺井,揚言欲下石,后主驚叫,于是隋軍用繩索把他們拉出井外。這里用來諷刺后主窮途末路,欲為井蛙亦不可得。

  ⑥烏衣:即烏衣巷,在秦淮河南,東吳時是烏衣營駐地,故名。晉南渡后,王、謝等名家豪居于此。

  ⑦白社:洛陽地名,晉高士董京常宿于白社,乞討度日。這里作為貧民區的代名詞。

  ⑧“舊時”句:化用劉禹錫《烏衣巷》詩:“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⑨河橫斗掛:秋夜星空,銀河自東南至西北橫斜于天,北斗之柄指北,下垂若掛。

  ⑩“商女”二句:用杜牧《夜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后庭花即陳后主所制《玉樹后庭花》,為靡靡之音,時人以為陳亡國的預兆。

  【鑒賞】

  這是一首金陵懷古之作。臺城,原是東吳后苑城。晉成帝咸和年間改建作新宮,遂成為宮城。宋、齊、梁、陳皆以此為宮。晉宋年間謂朝廷禁省為臺,故稱禁城曰臺城。故址在今南京市雞鳴山南。

  開首兩句,地而言南國,時而言六代,縱橫時空,高屋建瓴,起筆壯闊。句中“瀟灑”二字,常被詩人們用來寫秋景的神韻。如杜甫《玉華宮》詩云:“萬籟真笙竽,秋色正瀟灑。”宋孫浩然《離燕亭》云:“一帶江山如畫,風物向秋瀟灑。”這里,一二句是說南國風景疏爽秀麗,而偏安金陵的六代君王一個比一個更豪華奢侈。“六代浸豪奢”濫觴于劉禹錫《臺城》詩句,“臺城六代競豪華,結綺臨春事最奢。”而且賀詞融含了劉禹錫兩句詩的全部詩意。“結綺”、“臨春”是陳后主所建的兩座宮中樓閣,而陳后主是著名的亡國之君,是六代君王中最荒淫奢侈的一位。這樣,“六代浸豪奢”一句,不僅統攝全篇,而且自然巧妙地逗起下文,歷數陳后主的劣跡。

  陳后主荒淫無度,不理朝政,終日與嬪妃佞臣聚宴取樂。據《南史·陳本紀》記載,后宮“美貌麗服巧態以從者千余人,常使張貴妃,孔貴人等八人夾坐,江總,孔范等十人預宴,號曰‘狎客’。先令八婦人襞(襞,折迭。)采箋,制五言詩,十客一時繼和,遲則罰酒。”“襞箋能賦屬宮娃”一語說的便是此事。“云觀登臨清夏”是說夏日登臨齊云觀消夏避暑,云觀即指陳后主所建的齊云觀。陳后主君臣嬪妃酬唱的詩中有“璧月夜夜滿,瓊樹朝朝新”之句,句中的“璧月”,一者指月圓如璧,再者指張麗華等寵姬的花容月貌。“璧月留連長夜,吟醉送年華。”正是說陳后主沉溺于酒色之中,流連忘返。“臺城游冶”五句,作者敘述描摹了幾個具體場景:賦詩取樂,夏日登高,長夜酒色;這便形象地寫出了陳后主于酒色之中送走年華的“臺城游冶”生活。

  上片結處“回首飛鴛瓦,卻羨井中蛙”兩句寫了陳朝的滅亡。鴛瓦指建筑上的瓦片,因其有仰有俯,稱為鴛鴦瓦。杜甫曾有《往在》詩云:“中宵焚九廟,云漢為之紅。解瓦飛十里,穗帷紛曾空。”賀鑄在此以“飛鴛瓦”形象地寫出了陳宮殿被焚燒,陳王朝被滅亡的命運。亡國后的陳后主,下場是可悲可氣又具有諷刺意味的。破城時,陳后主躲在一口井中,隋軍把他用繩子拉上來時,覺得他人很重,等拉出井口才知與他一起被拉上來的還有張麗華、孔貴嬪二人。其荒淫無恥,其不可救藥以至于此,令人觸目驚心。古寓言中以井中蛙寫領地狹小,目光短淺,此處賀鑄以“卻羨井中蛙”寫陳后主走投無路,連作井中蛙也不可得的悲慘結局。其實這樣寫也非賀鑄獨創,他是直用了杜牧《臺城曲》中的詩句,“誰憐容足地,卻羨井中蛙”。此處作者把“井中蛙”與“飛鴛瓦”對用,更顯得自然渾成。

  下片著重寫滄桑巨變、興亡之感。烏衣,即烏衣巷,地處秦淮河畔。東晉時這里是王導、謝安等豪門大族聚居的地方。白社,地名,在河南省洛陽縣東。晉代高士董京常宿于白社,破衣遮體,乞討度日。在此,白社指貧苦人聚居的地方。往日的豪門大戶,今日成了貧窮白社,街巷狹隘,不容車馬。接下去的“舊時王謝,堂前雙燕過誰家?”語出劉禹錫《烏衣巷》詩,“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賀詞將劉詩的客觀描述變為醒目的反詰句,讓人感到別致,讓人感到深沉,讓人感到了作者面對滄桑巨變時內心深處的萬傾波濤。

  “樓外”三句是寫景。銀河橫斜,北斗懸掛,秦淮河上,潮平霜下,月光把船桅的影子投射在岸邊的沙地上。星辰、月光、白霜、寒沙,這一切織就了一個凄迷、冷寂的秦淮夜景圖。是誰說過,物象的冷寂正顯示了人物內心深處的冷寂。真的是這樣。六朝更替消亡的命運,宋王朝與之相仿佛的國勢,這一切都使作者感到不寒而栗。此處的景物描寫,不是游離于外的為景物而景物,它是人物內心世界的外現。結尾兩句化用杜牧《泊秦淮》詩句,“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王安石《桂枝香》詞也曾云:“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后庭花》即陳后主所作的《玉樹后庭花》,歷來被人們看作亡國之音。賀詞云:“商女篷窗罅,猶唱《后庭花》”。從船篷的窗戶縫隙里仍然傳出了《后庭花》樂曲聲。賀鑄的感慨與杜牧和王安石是相通的。

  賀鑄的藝術手法是多樣而純熟的,他尤其善于點化前人的詩句,而且用得渾然天成,與自己的詩句有機地融為一體,人們常常被他銜接上的圓潤自然所折服。這首詞便是一個很集中的例子。

  【作者簡介】

  賀鑄(1052~1125) 北宋詞人。字方回,號慶湖遺老。漢族,衛州(今河南衛輝)人。宋太祖賀皇后族孫,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稱遠祖本居山陰,是唐賀知章后裔,以知章居慶湖(即鏡湖),故自號慶湖遺老。

  創作背景

  這首詞作于哲宗元祐三年至五年(1088--1090)。當時賀鑄正在歷陽石磧戍任管界巡檢,只不過是一個供人驅遣的武弁(biàn)而已。他空懷壯志,報國無門,只能把自己吊古傷今、抑塞磊落之情融入歷史的反思和凄清冷寂的畫面之中,發人深省。

  賞析

  吟詠六朝古跡,是唐宋人詩歌中經常出現的一個題材,但在北宋詞中并不多見,賀鑄之前只有張昪《離亭燕·一帶江山如畫》等幾首。其中向來受人注目的金陵懷古詞,則有王安石的《桂枝香·登臨送目》和周邦彥的《西河》。前者因其筆力峭勁而被譽為“絕唱”;后者因其“隱括唐句,渾然天成”而享盛名。賀鑄這首《臺城游》,也為金陵懷古。從創作時間上來說,正好位于前兩者之間;從藝術風格上來說,有著自己的獨擅之美,足可以與前兩首鼎立詞壇。然而,因為賀鑄素以“賀梅子”著稱于世,時人多激賞其如《青玉案》那樣的盛麗深婉之作,而忽視了他抑塞磊落、激越亢爽的抒懷、登臨諸作,至使這一顆詞中“明珠”,長期以來不甚被人重視。

  在這首詞的上片,賀鑄一反懷古詩詞大都采取側面烘托、借景寄慨的蘊藉筆法,首先拈出一段最令人感慨的史實來正面描寫,表現了自己指點江山的鮮明態度和強烈的愛憎。

  開端兩句,一寫江山,一寫史實,都從大處落筆,高屋建瓴,氣度非凡。“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長期以來就被騷人墨客所稱道。詞人登臨送目之時,正逢天高氣爽的秋季,因此用“瀟灑”來形容“南國”,就顯得非常貼切傳神。在這澄江如練,龍蟠虎踞的江山之中,數百年來,六朝的末代君主,一個個粉墨登場,恣意聲色,競事豪奢,最終國亡身辱,成為江山的千古罪人。詞人于“瀟灑”之前下一“本”字,于“豪奢”之前下一“浸”字,在貌似客觀的評述之中已經蘊含了自己主觀上的無限感慨。

  接下來一連五句,詞人用冷靜的態度鋪敘六朝最后一個君主陳叔寶驕奢淫逸的腐朽生活。這里的每一句,都有著確鑿的史實依據。據《南史·陳后主本紀》所載,這位昏庸風流的短命皇帝,在隋兵壓境,危在旦夕之際,荒于酒色,不問政事。后宮“美貌麗服巧態以從者千余人,常使張貴妃、孔貴人等八人夾坐,江總、孔范等十人預宴,號日‘狎客’。先令八婦人襞采箋,制五言詩,十客一時繼和,遲則罰酒”。這就是詞人所寫的“臺城游冶,襞箋能賦屬宮娃”。他搜刮民脂,營結綺、臨春、望仙三座高達數十丈的樓閣,偎紅倚翠,酣飲消暑。“使諸貴人及女學士與狎客共賦新詩,互相贈答,采其尤艷麗者,以為曲調,被以新聲。……其曲有《玉樹后庭花》、《臨春樂》等。其略云‘璧月夜夜滿,瓊樹朝朝新’,大抵所歸,皆美張貴妃、孔貴嬪之容色”(《南史·張貴妃傳》)。這也就是詞人所寫的“云觀登臨清夏,璧月流連長夜,吟醉送年華”。在最后一句里,詞人以皮里陽秋的筆法寫出了這批渾渾噩噩的末世君臣優游佚樂的生活和醉生夢死的心理狀況,已暗含結拍的轉折。

  果然,“大都好物不堅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公元589年,隋兵攻破金陵,燒起了一把梁摧瓦飛的熊熊大火。急迫之中,陳后主與張貴妃、孔貴人避身井中。“既而(隋)軍人窺井而呼之,后主不應。欲下石,乃聞叫聲。以繩引之,驚其太重。及出,乃與張貴妃、孔貴人同乘而上”(《陳后主本紀》),成為歷史笑柄。結拍“回首飛鴛瓦,卻羨井中蛙”兩句,與前五句形成強烈的對比。詞人以“回首”二字,由繁華陡折至敗亡,以“卻羨”二字,漫畫似地勾勒出這個惶惶如喪家之犬的亡國之君欲作井中蛙而不可得的悲慘結局,表現了詞人對這些污染江山的群丑的憤怒與鄙棄。

  下片化用唐人詩意,由詠史轉入撫今,著重寫滄桑巨變、興亡之感,表達了作者空懷壯志,報國無門的浩茫心事。前五句很明顯出自劉禹錫《烏衣巷》一詩。昔日的朱門重院,今天已成為荊扉白屋;昔日的長街通衙,今天已變得狹不容車;當年在雕梁畫棟作巢的雙燕,如今參差其羽,不知將飛向誰家。強烈的感慨使詞人把劉詩中冷靜客觀的描述改為執著的反詰,在這深情的一問之中,體現了詞人因面目全非的滄桑之變而引起的心緒的動蕩起伏。

  “樓外”以下五句,可能是詞人登樓所見到的實景,不過顯然也受了杜牧《泊秦淮》一詩的啟發和影響。詞人為了抒情的需要,對眼前的景色進行了精心的剪裁,繪出一幅高遠空靈、迷蒙冷寂的秦淮秋月圖:秋夜,銀河橫天,北斗斜掛。一輪明月的柔輝,夢幻般地籠罩著水波瀲滟的秦淮河,把幾桅檣影清晰地映在鋪滿銀霜的寒沙之上。輕蕩的《后庭花》歌聲斷斷續續地隨風傳來,如泣如訴,令人神傷。詞人在結尾有意突出商女“猶唱《后庭花》”這一情節,與上片呼應,是有著自己良苦用心的。亡陳的靡靡之音至今猶回蕩在秦淮河上,這與杜牧《阿房宮賦》里“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的慨嘆是同一目的的。作者空懷壯志,報國無門,只能把自己抑塞磊落的吊古傷今之情融入這凄清冷寂的畫面之中,心事浩茫,摧剛為柔,使人無限嘆惋。

  這首詞在音律上,一反《水調歌頭》僅葉平韻、不葉仄韻的舊例。不僅平仄通葉,皆用同部之韻,而且以發揚豪壯之音的“麻韻”與“馬”、“榪”之上去聲韻互葉。輕重相杈,嘹亮亢爽,較他人同調所作,更饒聲情。所以龍榆生于這首詞的聲調組織之美,至有“觀止”之嘆。

  此作辭情俱佳,在北宋同題詞作中,可與王安石《桂枝香》、周邦彥《西河》鼎足而三。

【賀鑄水調歌頭·臺城游鑒賞】相關文章:

賀鑄《水調歌頭·臺城游》鑒賞08-11

賀鑄《將進酒·城下路》全文及鑒賞07-20

賀鑄青玉案詩歌鑒賞及答案07-31

水調歌頭鑒賞07-24

宋詞·賀鑄《浣溪沙》07-27

《水調歌頭》鑒賞范文08-29

鑒賞:蘇軾《水調歌頭》09-26

鑒賞蘇軾的水調歌頭10-19

水調歌頭》原文解釋及鑒賞08-02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一级少妇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 一本丁香综合久久久久不卡网站 | 亚洲AV成人无遮挡网站在线观看 | 欧美日韩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亚洲无吗大片在线观看 | 亚洲日本欧美中文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