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弓劍出榆塞原文及賞析

時間:2024-07-18 21:25:40 水調歌頭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水調歌頭·弓劍出榆塞原文及賞析

  水調歌頭·弓劍出榆塞

  劉過〔宋代〕

  弓劍出榆塞,鉛槧上蓬山。得之渾不費力,失亦匹如閑。未必古人皆是,未必今人俱錯,世事沐猴冠。老子不分別,內外與中間。

  酒須飲,詩可作,鋏休彈。人生行樂,何自催得鬢毛斑?達則牙旗金甲,窮則蹇驢破帽,莫作兩般看。世事只如此,自有識鸮鸞。

  譯文

  背弓提劍出塞殺敵,在蓬山著書立說。武功文名得來毫不費力,失去也能平常對待。古人未必都是對的,今人未必都是錯的,這世間充滿了沐猴而冠之輩。不管是內外還是中間,我都已經看透了,其實都沒什么區別。必須飲酒解憂,也可以作詩言志,但不要再徒勞地彈鋏了。人生就是行樂,何必自尋煩惱,枉自催得兩鬢斑白呢?得志就領兵帶隊去殺敵,不得志就騎蹇驢戴破帽,不要覺得二者有什么區別。

  注釋水調歌頭:詞牌名。相傳隋煬帝開汴河時曾制《水調歌》。唐人演為大曲。又名《元會曲》《凱歌》等。雙調九十五字,上片九句,下片句,皆四平韻。另有偷聲、添字、減字者,皆為變體。榆塞:即邊塞、邊關。鉛槧(qiàn):指寫作、校勘等文字工作。鉛,鉛粉筆;槧,木板片。皆書寫工具。蓬山:秘書省的別稱。匹如閑:即等閑,平常。沐猴冠:獼猴戴著帽子。鋏(jiá)休彈:反用《戰國策·齊策》“馮諼客孟嘗君”故事。馮諼為求得孟嘗君提高對他的待遇,三次彈響自己的劍鋏而唱“長鋏,歸來乎”,禮賢下士的孟嘗君一一滿足了他的要求。這里指:然而當今的統治者卻昏憤無能,彈鋏又有何用!達:顯達。牙旗:旗竿上飾有象牙的大旗,多為將軍所用,也用作儀仗。金甲:鐵戰衣。蹇(jiǎn)驢:玻腳的驢子。鸮(xiāo)鸞:貓頭鷹與鳳凰,以喻美惡。

  賞析

  上片先否定功名,再否定是非,最后又否定一切,層層加深,可謂匠心獨運。下片依然承襲上片風格,貌似淡薄世事,實則甚是重視。全詞愈轉愈深,愈深愈妙,結構奇變,議論精辟而富有情韻,達到了似直而紆、似達而郁的高妙藝術境界。

  此詞語言通俗,節奏明快,詞人滿腔的悲憤從筆端噴薄而出。文恬武嬉,朝廷偏安江左,主和派手握實權,豪杰之士雖胸懷報國之志卻無用武之地。國勢衰微,作為主戰派的一員,劉過心中抑郁難平。他雖一介布衣,卻志存高遠,渴望建功立業、留名青史。奈何年華漸老,兩鬢已斑白,夢想卻依然遙不可及,在此情況下,他不由心生郁悶,滿腹牢騷。

  開篇起勢突兀,直抒胸臆。“弓劍出榆塞,鉛槧上蓬山。得之渾不費力,失亦匹如閑。”詞人認為,引弓持劍出塞殺敵和提筆著書立說都易如反掌,武功文名得來容易,失去也可以淡然地面對。此處雖看似奔放曠達,卻并非詞人心中的真實想法,他之所以說出這番話完全是由于心中激憤難平。

  接下來,詞境更進一步,作者對世事的是非曲直進行評說。“未必古人皆是,未必今人俱錯,世事沐猴冠”幾句反諷意味強烈,看似否定古人,實則是對如今世事的無情諷刺,與辛棄疾《西江月》中的句子“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類似。“老子不分別,內外與中間。”此處的敘述沖破傳統思想的局限,作者更為狂放不羈。“老子”二字,刻畫出一個憤世嫉俗、睥睨-一切的豪放文人形象。這兩句看似對“內外”、“中間”所包含的一切充滿懷疑和否定,實則更突顯出詞人的滿腹抑郁不平之氣。

  “酒須飲,詩可作,鋏休彈。”詞人認為可以飲酒,可以賦詩,但是就是不可以彈鋏,因為飲酒可以忘憂,作詩可以明志,彈鋏卻不能引起統治者的注意。戰國時期,馮諼因不滿于待遇過低而三次彈鋏,孟嘗君每次都能滿足他的要求。劉過在此自比馮諼,是為了將當今昏庸無能、不辨是非的統治者與昔日禮賢下士、親賢遠佞的孟嘗君進行對比。詞人并非不關心國事,甚至曾上書宰相,陳述北伐抗擊金軍的方略,只是最終未被朝廷采納。一個“休”字,包含了作者太多無法言明的感慨。

  統治者昏庸無能,不肯重用人才,詞人一腔愛國情懷無處釋放,自然滿腹憂憤。“人生行樂,何自催得鬢毛斑。”這兩句與李白“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的蕭條況味極為相似。詞人無奈說道,人生短暫,須及時行樂,何必每日自尋煩惱,催得滿頭華發呢?這兩句詞是對下闋開頭所表達的感情作進一步的描摹。

  孟子認為“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作者卻認為窮困和顯達并無二致,“牙旗金甲”和“蹇驢破帽”沒有什么區別。這其實并非他心中真實的想法,詞人并非像莊子一樣,主張天道無為。他滿懷報國之志,希望建功立業,取得顯達的地位,又怎會無視窮通之間的巨大差異,只是由于報國無門,心中抑郁難解,所以才滿腹牢騷而已。

  “世事只如此。”作者在此僅著五字,萬般無奈卻都呼之欲出。至此,其激憤達到頂點,之后,作者一掃前文陰霾之氣,一語道破全詞的主旨:“自有識鸮鸞。”在文恬武嬉、是非不分的環境下,劉過依然堅信必定有人能夠辨忠奸、明是非,從中亦可見其積極進取的精神和狂放不羈的氣魄。

  作者在詞中用了大量的篇幅來抒發內心的不滿和無奈,直到最后一句才點明主旨,前后落差巨大,滿腹牢騷和激憤在最后一刻戛然而止,似在懸崖邊上勒住了狂奔的馬匹,其雄渾、豪邁的氣魄讀來不禁令人感動。

【水調歌頭·弓劍出榆塞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水調歌頭·落日塞垣路原文及賞析10-23

辛棄疾的《水調歌頭·落日塞塵起》原文及詩詞賞析10-15

水調歌頭原文賞析09-15

《水調歌頭》原文賞析08-26

《水調歌頭》原文及賞析11-02

《水調歌頭》原文賞析05-16

水調歌頭的原文及賞析10-28

水調歌頭原文及賞析09-12

水調歌頭原文及賞析07-21

水調歌頭原文賞析07-10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综合第一页 | 免费看国产大片AV | 色接九九精品国产免费 |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蜜桃 | 一级a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亚洲欧洲日本中文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