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古詩文詳解: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時間:2024-09-01 09:55:00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中考語文古詩文詳解: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中考語文古詩文詳解: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注釋

  1、本文選自《王子安集》(《四部叢刊》本)。

  2、少府:官名。

  3、之:到,往。

  4、蜀州:現在四川崇州。也作蜀川。

  5、城闕(què):皇宮門前的望樓,往往被用來代表京都。這里指唐朝都城長安。

  書法作品《送杜少府之任蜀州》6、輔:以……為輔,這里是拱衛的意思。

  7、三秦:這里泛指秦嶺以北、函谷關以西的廣大地區。本指長安周圍的關中地區。秦亡后,項羽三分秦故地關中為雍,塞,翟三國,以封秦朝三個降將,因此關中又稱“三秦”。

  8、風煙望五津:“風煙”兩字名詞用作狀語,表示行為的處所,譯為:江邊因遠望而顯得迷茫如啼眼。全句是在風煙迷茫之中,遙望蜀州。

  9、五津:指岷江的五個渡口白華津、萬里津、江首津、涉頭津、江南津。這里泛指蜀川。

  10、君:對人的尊稱,這里指“你”

  11、宦(huàn)游:出外做官。

  12、海內:四海之內,即全國各地。古人認為陸地的四周都為大海所包圍,所以稱天下為四海之內。

  13、天涯:天邊,這里比喻極遠的地方。

  14、比鄰:并鄰,近鄰。

  15、無為:不要效仿。

  16、歧路:岔路。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處告別。

  17、沾巾:淚水沾濕衣服和腰帶。意思是揮淚告別。

  作品鑒賞

  該詩是送別詩的名作,詩意慰勉勿在離別之時悲哀。起句嚴整對仗,三、四句以散調相承,以實轉虛,文情跌宕。第三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難阻”的情景,千古傳誦,有口皆碑。尾聯點出“送”的主題。

  全詩開合頓挫,氣脈流通,意境曠達。一洗古送別詩中的悲涼凄愴之氣,音調爽朗,清新高遠,獨樹碑石。

  此詩一洗往昔送別詩中悲苦纏綿之態,體現出高遠的志趣和曠達的胸懷。“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兩句,成為遠隔千山萬水的朋友之間表達深厚情誼的不朽名句。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闕”,是皇宮前面的望樓。“城闕”,指唐的帝都長安城。“三秦”,指長安附近關中一帶地方。秦末項羽曾把這一帶地方分為三國,所以后世稱它三秦。“輔”,輔佐,這里可以理解為護衛。“輔三秦”,意思是“以三秦為輔”。關中一帶的茫茫大野護衛著長安城,這一句說的是送別的地點。“風煙望五津”。“五津”指四川省從灌縣以下到犍為一段的岷江五個渡口。遠遠望去,但見四川一帶風塵煙靄蒼茫無際。這一句說的是杜少府要去的處所。因為朋友要從長安遠赴四川,這兩個地方在詩人的感情上自然發生了聯系。詩的開頭不說離別,只描畫出這兩個地方的形勢和風貌。舉目千里,無限依依,送別的情意自在其中了。

  詩人身在長安,連三秦之地也難以一眼望盡,至于遠在千里之外的五津是根本看不見的。作詩,往往超越常人的視力所及,用想象的眼睛看世界,可以置萬山于幾席,覽千春于瞬息。“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從河源直看到東海。“瞿塘峽口曲江頭,萬里風煙接素秋”,從三峽直看到長安。這首詩運用這種手法,一開頭就展開一個壯闊的境界,同一般的送別詩只著眼于燕羽、楊枝,淚痕,酒盞是不相同的。

【中考語文古詩文詳解: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相關文章: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川07-29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原文及賞析05-13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案09-30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原文06-27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說課稿06-08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停頓07-13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典故11-16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詩07-05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詩06-13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譯文09-03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午夜福利片在线电影 | 亚洲中文字幕网资源站 | 亚洲男同gay片可播放 | 日韩最新综合一区二区 | 亚洲欧洲日本精品专线 | 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