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蘇軾的一封信(通用16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信的經歷,對書信都不陌生吧,借助書信人們可以傳遞思想、交流信息。那么,怎么去寫信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給蘇軾的一封信,歡迎大家分享。
給蘇軾的一封信 1
蘇軾:
你好!
你寫的是還不錯,但現在有人寫得比你好,可謂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呀,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惟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有這首歌的`,你也聽聽,王菲唱的,比你的詩好聽多了。
寫信人:
日期:
給蘇軾的一封信 2
東坡居士: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東坡居士,當你在赤壁前遙望滾滾波濤,駭浪翻涌時,可問你曾否想過,在千古風流人物中,隨浪逝去的,也有你?
年老,也不再復少年壯志時,你也想必會對陋窗梳理一生,正當少年,與父親兄弟入京趕考,游三峽,險跋涉:驚險萬分,卻興奮異常,當你見到外面的大世界,看到壯麗山河,那時的心靈,也有一種一覽眾山小的壯志酬云吧,然而深入官府,才知世事兇險的你,卻仍反對變法,公然上書;幾起幾落的仕途,最終還是跌落塵埃。
然而,跌到塵埃又如何?萬事向前看,死生也足矣。
你那看似一片黑暗的人生,卻被你內心的光芒照得自慚。終是幾首千古志,此生不悔入人間。眾人皆醉你獨醒,開懷大笑,氣煞旁人。最后,在陋屋里了此一生的時光,你在短短幾秒的千思萬緒中,道:“我拒返來生。”
你不悔。
有何后悔呢?酸甜苦咸,蛇鼠蟲蟻,你都嘗過,經歷過。你也有豪情滿天的“大江東去浪淘盡”,你也有感嘆人生的“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你也有心心念而祝福的“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你也有悲痛欲絕的“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你都擁有過,達觀地瞰向蒼生,那么此生也足了。你閉上眼,千古的.一片夢墜入了死海,落進黑暗,留下一道模糊的印痕。
鞠起一棒光明,仍能見你星星點點,卻光芒燦爛,通過蒙埃翳,照至心房。沒錯,你形雖散,心中的達觀,平淡乃至曾擁有的壯心才干,還未遠,仍不朽!這些精神,永遠不會隨所謂的流水逝去!
今日星河,我也曾問過青天:我心中的明月,我心中的東坡,幾時才會有呢?自時間帶走了你的回憶卻留下了你的情懷,我便不無時無刻擁有那夢寐的自在達觀。
xxx
20xx年xx月xx日
給蘇軾的一封信 3
尊敬的蘇軾先生:
您好!
我自幼就愛品讀您的詩文。雖然我們相隔千年,相距千里,但每次細細品您的詩詞,您就仿佛在我面前一樣。今天,我將懷著激動之情,抒發對您滔滔不絕的敬仰與喜愛之情。
是否記得,“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的慷慨激昂;是否記得,“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豪邁無畏;是否記得,“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的豁達樂觀?
烏臺詩案,您被人冤枉入獄。李定,一個狡猾奸詐的小人,為了一點利益,誣陷您譏諷朝政,污蔑圣上,一向忠君體國的`您,又怎么會做出這種事呢?那小人捕風捉影,妄圖屈打成招,本以為您會從此一蹶不振,可就算這樣,也打不倒您的積極進取!
貶謫惠州,換作是其他人,肯定郁郁不得志。但您,卻隨遇而安,并一口氣寫下《食荔枝二首》。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讀到這句,我被深深觸動,隨之豁然開朗。心靈安定之處,不就是家鄉嗎?就算一貶再貶,也磨不滅您的悠然自得!
杭州游歷,那時神宗已起用王安石的青苗法,為了多收利息,強制貸款。您看見民不聊生的情景,雖說憤慨,卻也無能為力啊。本以為您會一改豪氣干云,變得憂國憂民、患得患失。您卻如此豁達,寫下了《飲湖上初晴后雨》兩首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雖貶謫杭州,也道不盡您心境開闊啊!
有多少人因您豪放不羈而大開眼界?又有多少人因你奔放豁達而心境開闊?您,在無數人眼中活成了一個燦爛的神話:不拘泥于塵世,不沉陷于浮沉。
此致,
敬禮!
董xx
20xx年12月19日
給蘇軾的一封信 4
敬愛的蘇軾:
您好!
我是您的鐵桿粉絲,我想給您寫信,表達一下我的崇敬之情。
我聽說您年少的時候,也曾驕傲自滿。但是有一次,一個人來問您幾個字怎么讀,您也不知道,就把“讀盡人間書,識遍天下字”改成了“立志讀盡人間書,發奮識遍天下字”。這件事讓您明白了學無止境、做人要謙虛的道理。從此以后,您學習更加用功。
當我在西湖游玩時,我就會想到您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當我在《三國演義》里讀到周瑜時,我就會想到您的.“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當我想到千里之外的家人時,我就會想到您的“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當我想念起身在遠方的弟弟時,我就會想到您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來安慰自己。
我為您的成功而開心,為您的失敗而難過。
此致
敬禮!
您的忠實粉絲:
日期:
給蘇軾的一封信 5
尊敬的蘇軾先生:
您好!自幼我就喜歡品讀您的詩文,今天,我懷著激動的心情,在這里向您抒發我對您滔滔不絕的敬仰之情。
曾記否,那“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的淡泊恬靜;曾記否,那“竹枝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豪邁無畏;曾記否,那“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的豁達樂觀。
烏臺詩案,打不倒你“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的積極進取;貶謫生涯,磨不滅你“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的悠然自得;杭州游歷,道不盡你“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的心境開闊。
您的詩詞,是千古傳誦的名篇佳作。多少人為您詩文中的那豪放不羈而拓展了詞作詩文的眼界,又有多少人為您那豐富的題序、典故而突破了傳統詩詞的界限?您,改變了傳統的詩詞格局,提出了“自是一家”的創作主張,不可不道是一聲“千古風流人物”!
不多言您的詩詞,可即便是您閑暇時的'書法畫作,卻也亦是精品。您書法的那風格跌宕起伏更是您那一生屢經挫折的體現。您畫作的那自然神似更是為“士人畫”、“文人畫”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這樣的您,引得多少文人敬仰吟誦?那于常州的猝然離世又獲得多少人的遺憾感慨?
您的逝去終究為您的一生畫下了句號。您一生雖仕途無望卻在多少人心底留下了那絢爛的神話?
此致
敬禮!
您的仰慕者:xx
20xx年12月2日
給蘇軾的一封信 6
蘇軾:
您好! 讀過您的《水調歌頭》后,我真是感觸頗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您的一番感嘆, 一番疑問,一番擔心,體現出的卻是一番您對國家,對朝廷,對人民的擔心和憂 慮。況且八月十五思,也應該思親人,而您思念的'卻還有這一方水土上養育著的 人,即使他們與你無親無故。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 人間。”又“欲”,又“恐”,又“乘風歸去”,“何似在人間”,矛盾的心理,您到底在 想些什么呢我猜,是“心系天下百姓”,卻只管得了“一方人”吧!你愛那所謂的“人 間”,卻更想去“天上”,只是“又恐瓊樓玉宇。”是啊!高處不勝寒,只能“起舞弄清 影”,最后也被迫感嘆“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 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 里共嬋娟。”這是您心中怎樣的情懷 從幽怨轉向釋懷,從狹小轉向廣大。
您不管您現在的困難,盡管在“妻亡”“弟別”的情況下,您心中想的卻 還有百姓,那么,可見您的心有多大了。宰相肚里能撐船,說的不就是您嗎您的 肚里不僅容得下家人,更能容得下天下百姓,怪不得連皇帝都說您有宰輔之相呢。
您的曠達值得我們學習,您經歷了千難萬險卻不改“居廟堂之高則憂 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情懷!你總是在磨難面前保持著一顆真誠的拳拳赤 子之心! 您的胸襟值得我們效仿,而您的精神卻值得讓我們永遠銘記!
此致
敬禮!
xx
20xx年12月2日
給蘇軾的一封信 7
尊敬的子瞻先生:
很早就從文字中認識了您,學習過幾篇您的詩、詞、文,后來又看了關于您的'很多傳記,從前人的評價看,您在詩、詞、散文、書法、繪畫、美食、醫藥等各個領域都很成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是在官場似乎不是很得意,就算得意也不是得意的很久,知道得越多發現不知道的就更多了,我想知道您是怎么評價您各方面的成就和官場的不順利,二者之間是否有聯系,有著什么樣的聯系,想請您回答一下。
xx
20xx年12月2日
給蘇軾的一封信 8
尊敬的東坡先生:
您好! 每當我吟誦您的詩句,便想起了您那一生的遭遇,同時也敬佩您的精 神。
我知道在您很小的時候,便隨著您的老父親蘇洵先生讀書,承受好的. 家教,使得您年未及冠便“學通經史,屬文目數千言,”而到了成年,您首次出山 赴京,參加科考應中第二名。授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但你卻不知北宋繁 榮的背后隱藏著危機。此后不久,您便因反對王安石變法被迫離京,后來又遇“烏 臺詩案”被流放黃州,但您并沒有心灰意冷,因為您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 流人物,”“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已經告訴了我您那時的心情,我也體會到 了您的氣概和精神,著實讓我敬佩。雖然此后您又回官場,但您卻不容“新黨” 主動自求外調,到達杭州,同時留下了在您眼中的美景“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 濃抹總相宜”。可惜您又被朝廷召回,但卻又被貶至惠陽,不過您心胸開闊,并 沒有放在心上,而是把這當成賞景之地,寫下那“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 先知”,“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這些千古名句。
您一聲被貶多次,卻不斷追求,積極進取這是為什么您就一點也不怕 挫折困難嗎難道因為您已經明白,“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您已經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還是因為您認為“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 夢了無痕”您是否能回答我,東坡先生 您一生多情,卻妻子早亡,幼兒不幸夭折,您究竟傷不傷心呢我想你 是傷心的,不然怎會有“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的感嘆,怎么會有“千 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的言語,怎么會有“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的感情,東坡 先生,請您回答我!告訴我您的答案!
xx
20xx年12月2日
給蘇軾的一封信 9
敬愛的蘇軾:
您好!
我非常欽佩你的才華,還有您那出色的文筆。您的才華真的是很令人驚訝,相信您一定會是一個杰出的官員。
只可惜您滿肚子的“不合時宜”的思想,讓您未能如愿以償。您總是快人快語,有什么講什么,想到什么說什么。作為晚輩的我卻認為,一個有才華、有大志的人說話、做事應學會隨機應變,這樣才會在那紛亂的朝中能為自己保留一席之地。有時“心直口快”并不見得是件好事,有時甚至會為自己惹來禍端,不僅在那時候是這樣,在當代也亦是如此。
您的佳作流傳至今,廣為世人所吟詠,學者們都以您的詩詞作品來修養自身,您的作品勘稱是一流。您的一生可謂是跌宕起伏,大起大落,經歷了許多的悲歡離合,可以想象那個時候是多么的艱辛!而您卻其在間經受了不少坎坷辛苦,您經歷了多少次的生死離別,但因為您的豁達,這些事看似沒有帶給您太大的困擾,但您的心里其實早已傷痕累累了吧?而我又何嘗不是呢?
在我所閱讀您的詩里您多次都有提到,或在詩里隱喻到希望自己能得到重識,似乎有種懷才不遇的`感情。但是晚輩認為,如果只是將自己沒有重用這件事怪罪于朝廷,那就錯了,因為如果自己能說會道,不僅擁有非常好的才能還能靈活運用大腦,您想,這樣的人怎能不會得到重用呢?
敬愛的蘇軾,我非常的喜歡和欽佩您,要能更深的走近您,了解您。
此致
敬禮!
xx
20xx年12月2日
給蘇軾的一封信 10
尊敬的蘇大學士:
你好。
我是一個很喜歡你的詩詞文的人。“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你豁達而廣闊的胸襟,是多少人學也學不來,仿也仿不到的啊!“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對碌碌人生之否定,對宦海浮沉之解脫,對庸庸官場之鄙視……有幾人能與你同游同醉同灑脫?哪怕仕途不途,哪怕郁郁不得志,也能漫步賞月,欣喜而悠閑。“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你才華橫溢,卻又命運多舛,三起三落,一貶再貶。世間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沒人能慧眼識珠?那又如何?你心胸豁達,泛舟赤壁,“清風徐來,水波不興。”你是硬漢,可你也柔情。“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料得年年腸斷處,月明夜,短松岡。”妻子離世,悲慟萬分,你的內心,也是有一地方,很柔軟,很柔軟吧。
你才華橫溢,飽讀詩書。科舉之時,因歐陽修誤認為此乃其徒曾鞏所作,為避嫌便被判為榜眼,而曾鞏成為狀元。你寫的文章被稱為唐宋八大家,你寫的詩與黃庭堅并稱蘇黃,你寫的詞開創豪放派,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也為宋四家之一。你在文、詞、詩三方面都達到了極高的造詣,你在書法、繪畫、醫藥、烹飪、水利等方面的成就都很突出,都有所貢獻。你的一生進退自如,寵辱不驚。多少詩人、詞人、文學家受到你或多或少影響,后世多少詩人、詞人、文學家對你給予了高度贊揚!我讀你的.作品雖然不算多,但或多或少都能味出豁達。烏臺詩案你經歷過,卻依然豁達。你的文章影響深遠,在當時的遼國、高麗也廣受歡迎,在金國與南宋對峙時,在南北雙方都有影響。你在西湖建蘇堤,柳煙籠沙,波光樹影,鳥鳴鶯啼,成就了西湖十景:蘇堤春曉。
你金榜題名時,雖為榜眼,但名聲大噪,烏臺詩案,九死一生,但出現了一篇篇膾炙人口的名篇,萬口流傳,歷久不衰!
你永遠會在文化的長河中熠熠生輝!
此致
敬禮!
xxx
20xx年xx月xx日
給蘇軾的一封信 11
尊敬的子瞻先生:
很早就從文字中認識了您,學習過幾篇您的詩、詞、文,后來又看了關于您的`很多傳記,從前人的評價看,您在詩、詞、散文、書法、繪畫、美食、醫藥等各個領域都很成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是在官場似乎不是很得意,就算得意也不是得意的很久,知道得越多發現不知道的就更多了,我想知道您是怎么評價您各方面的成就和官場的不順利,二者之間是否有聯系,有著什么樣的聯系,想請您回答一下。
此致
敬禮!
xx
20xx年12月2日
給蘇軾的一封信 12
敬愛的蘇軾:
您好!
我是您的鐵桿粉絲,我想給您寫信,表達一下我的崇敬之情。
我聽說您年少的`時候,也曾驕傲自滿。但是有一次,一個人來問您幾個字怎么讀,您也不知道,就把“讀盡人間書,識遍天下字”改成了“立志讀盡人間書,發奮識遍天下字”。這件事讓您明白了學無止境、做人要謙虛的道理。從此以后,您學習更加用功。
當我在西湖游玩時,我就會想到您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當我在《三國演義》里讀到周瑜時,我就會想到您的“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當我想到千里之外的家人時,我就會想到您的“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當我想念起身在遠方的弟弟時,我就會想到您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來安慰自己。
我為您的成功而開心,為您的失敗而難過。
此致
敬禮!
xx
20xx年12月2日
給蘇軾的一封信 13
敬愛的蘇軾先生:
您好!
我是來自20xx年的四年級小學生潘xx。
我很喜歡您的詩句,也經常讀您的古詩。“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我體會到了您對《惠崇春江晚景》這幅畫的喜愛,以及對生活中事物的認真觀察。《記承天寺游》中,您與您的朋友張懷民“相與步于庭中”的恬適心情躍然紙上……
今天我走進您的詩《飲湖上初晴后雨》,我第一次讀它時像匆匆完成任務一樣。靜下心來讀:“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我仿佛看見了您在波光蕩漾的西湖上飲酒。后來,天下起雨來了,雨霧彌漫,變幻莫測,山色也變得非常的新奇。通過您的詩,當時您看到的景象,也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里。
再遇見您的'詩,就是語文書上《古詩三首》中的《題西林壁》。看著字里行間描述,我的腦海中就顯現出您在西林寺的墻壁上寫詩的情形。我也體會到了您在詩中告訴我們“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道理。
尊敬的蘇軾先生,謝謝您讓我在欣賞美景的同時,收獲了無數寶貴的道理。
祝您
在天堂過著如詩如畫的生活!
四(3)班學生:
20xx年12月18日
給蘇軾的一封信 14
敬愛的蘇軾:
您好。
中華五千年的歷史長河滔滔不絕,宛若浩淼宇宙中永恒的生命。當它流淌過你的軀體,《東坡志林》的閑情與豪放又給它添上了肆意豪壯的一筆。這又淡又濃的一筆,隱去了太多的顛沛流離,只剩下樂觀永恒的倩影。
你出生在如此人杰地靈的眉山,一舉成名,天下皆知。對歷史的理解和大膽的推斷使歐陽先生感覺后生可畏,讓你的文章獨步天下。
你初入仕途,口無遮攔,《凌虛臺記》見證了你的開朗豁達。《陳公弼傳》承載了你對往日的悔悟。你少年揚名,在陳太守的秉公教育下,沉著冷靜,不驕傲自厭,這是何等的境界。朝庭的排擠使你無奈,朋黨的斗爭使你厭惡。于是,你上書請求遠離朝庭,做個百姓的父母官。就這樣,你來到了“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杭州。“水光瀲滟”的波光蕩走了你的心中的不適,“淡妝濃抹”亦使你流留忘返。望著平靜似水的明月,你不禁感慨“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事情宛如欲想的那樣,安石變法,奸佞當道。你飽受烏臺詩案的情感波折,又深深體會到濃濃的兄弟之情。你釋放出獄后,被貶黃州,大嘆人生無常,從春風得意的科場奇才,到謫居落寞的戴罪犯官,你忍受著這巨大的落差,竟然在農事中表現出瀟灑的風采,瀟灑的內涵。“東坡”二字成了你永恒的代名詞和人類文化永恒的話題。你苦中作樂,面對著大江,思緒流過千山萬水,不受時代的`束縛。你三詠赤壁,是宏偉的嘆息,壯闊的悲哀,飛越歷史的天空,是驚心動魄的美麗,還是瀟灑多情的感傷?是怨天尤人的悲觀,還是自由灑脫的樂觀?一切的一切,你真正做到了超然物外,達觀世事。你東山再起,成就了又一個仕途顛峰。不管是帝王之師,還是起草詔書,你都淡然面對,毫無驕傲之意。可是好景不久,經過一波三折,你竟然被貶南荒,但你卻依然說道:“此心安處是吾家”。瓊州的三年里,你已完成了對《易經》的批注,死而無憾,這無疑又是你晚年濃重的一筆。哲宗崩逝,天下大赦,你這位隨遇而安的智者又回到中原,可是你卻漸漸閉上雙眼,文壇上的一顆巨星隕落了。
回顧你的一生,經歷了宦海風波和跌宕起伏的人生仕途。你,蘇東坡,超脫了一切雜念,醞釀在你身上的文學亦如巨星,彪炳史冊,成了中華千古文壇的耀眼星輝。在品讀你的詩詞時,我看到你這個豪放不羈的文學全才。從你超然樂觀的回眸中我得知,你已經找到了屬于你的漫漫歸路。
你的崇拜者:韋
20xx年xx月xx日
給蘇軾的一封信 15
尊敬的蘇軾先生:
您好!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您豁達而寬廣的胸襟,是多少人學也學不來,仿也仿不到的啊!“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兩人者耳。”對碌碌人生之否定,對宦海浮沉之解脫,對庸庸官場之鄙視……有幾人能與你同游同醉同灑脫?哪怕仕途不途,哪怕郁郁不得志,也能漫步賞月,欣喜而悠閑。“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您才華橫溢,卻又命運不公,被人一貶再貶,但是你卻沒有放棄自己的信念,向王安石等庸官屈服。
唉,世間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您每看完一本好書,就會把那本書抄下來,背的滾瓜爛熟,再做上讀書筆記,這是許多不勤奮的人一輩子也不會去做的事,從這一點我要向您學習,因為我看書最多只會多看幾遍,而不會向您一樣把書背掉,再做上讀書筆記。這應該就是杜甫所說的“圖書破萬絕,下筆如有神”吧。
您飽讀詩書,科舉之時因歐陽修誤認為此乃其徒曾鞏所作,為避嫌便被判為榜眼,而曾鞏成為狀元。您寫的文章被稱為唐宋八大家,您寫的詩與黃庭堅并稱蘇黃,您寫的詞開創豪放派,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也為宋四家之一。您在文、詞、詩三方面都達到了極高的造詣,您在書畫、烹飪等方面的成就也很突出,都有所貢獻,要知道,就是現代的.馬云也做不到在這么多的方面做出貢獻。
您會永遠在文化的長河里熠熠生輝!
xx
20xx年5月30日
給蘇軾的一封信 16
大文豪蘇軾:
你——蘇軾,學識淵博,多才多藝;你的詞氣勢磅礴,風格豪放,可謂詩、詞、文、書、畫均卓然大家。曾幾何時,我站在歷史的長河邊,心潮涌動,總想為你鼓掌。
你曾經用“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詮釋為人處事的人生哲理。你不勝感嘆地說:從正面看廬山,它是一道橫長的山嶺;從側面看廬山,它是一座高聳的山峰。它啟迪我們認識為人處事的一個哲理——由于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范圍,擺脫主觀成見。是呀,對于一切事情,如果隱在它的圈子里面,就會不見全局,不明真相;只有客觀地研究它的各個方面,才能取得正確的認識。
你曾經有過“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的缺憾美。是的,世事往往有缺憾,而恰恰正是這些缺憾,才成就了無數的“美”。我追求這個“缺”的意境,我感謝“缺憾”。因為缺憾,我們才會去追求。曹雪芹寫《紅樓夢》只完成了80回就逝世了,他給世人留下了“缺憾”——沒有結局的愛情故事。為了給這個“缺”畫上完美的句號,人們開始探索追求,哪怕是高鶚續寫了后40回,人們也常拿它與原作比較,然后不斷地否定它的存在,最后就是無休止地想象,力求得出一個完美的結局。米洛斯的維納斯就是因為斷臂,才讓人們苦思冥想,努力為它的完美而設想千百種復原手臂的方案。我想:《紅樓夢》不是因為缺了一個結局,維納斯不是缺了手臂,人們會不懈地追求嗎?
人生的悲歡離合是在所難免的,團聚的時光是令人留戀的。但是,換一個角度看,如果沒有分離的“缺憾”,人們會覺得相聚的可貴嗎?你看,在白雪皚皚的塞外,“愁云慘淡萬里凝”的離別之苦,讓岑參更加珍惜與友人的相聚時光;在“客舍青青柳色新”的陽關道邊,是“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離愁別緒,讓王維倍加留戀與故人痛飲的日子……人生正因為有了這如許多的離別“缺憾”,“聚”才讓人珍惜啊。
感謝缺憾吧!是它使我們知道所有的“圓”是來之不易的,是它使我們不懈地追求,是它啟迪我們更加懂得去珍惜。也正是因為有了缺憾,人生才會顯得完美。
你曾經對歲月流逝有過“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的樂觀態度。你在被貶中尚能不以逆境為患,唱出如此樂觀的曲調,展現了你的曠達胸懷,給人深刻的啟示。是呀,人不應把老視為畏途,只要心態好,老也可變為年輕。雖人老,但要保持年輕人的心態,多做些事來充實自己的人生。
你用人生哲理、缺憾美和樂觀態度鼓舞著生活中的我及每一個人。因此,我要將掌聲送給你,我為你點贊!
寫信人:
日期:
【給蘇軾的一封信】相關文章:
給蘇軾的一封信04-17
給蘇軾的一封信(精選15篇)10-17
給蘇軾的一封信(精選18篇)09-07
蘇軾07-14
致蘇軾的一封信(精選12篇)09-19
給蘇軾的一封信(通用14篇)10-12
寫給蘇軾一封信4篇05-08
蘇軾的名言11-05
蘇軾的名句02-04
蘇軾的詩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