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荀鶴唐詩《小松》譯文及賞析

時間:2024-10-11 09:35:56 唐詩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杜荀鶴唐詩《小松》譯文及賞析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古詩吧,古詩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體式的詩,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創作的詩。還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詩?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杜荀鶴唐詩《小松》譯文及賞析,歡迎大家分享。

杜荀鶴唐詩《小松》譯文及賞析

  《小松》

  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前言】

  詩人觀察敏銳,體驗深切,詩中對小松的描寫,精煉傳神;描寫和議論,詩情和哲理,幽默和嚴肅,在《小松》這首詩中得到有機的統一,字里行間,充滿理趣,耐人尋味。

  【注釋】

  ①刺頭:指長滿松針的小松樹。

  ②蓬蒿(péng hāo):兩種野草。

  ③直待:直等到。

  ④凌云:高聳入云。

  ⑤始道:才說。

  【翻譯】

  松樹小的時候長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埋沒看不出來,到現在才發現已經比那些野草(蓬蒿)高出了許多。那些人當時不識得可以高聳入云的樹木,直到它高聳入云,人們才說它高。

  【賞析】

  《小松》借松寫人,托物諷喻,寓意深長。

  松,樹木中的英雄、勇士。數九寒天,百草枯萎,萬木凋零,而它卻蒼翠凌云,頂風抗雪,泰然自若。然而凌云巨松是由剛出土的小松成長起來的。小松雖小,即已顯露出必將“凌云”的苗頭。《小松》前兩句,生動地刻畫出這一特點。

  “自小刺頭深草里”——小松剛出土,的確小得可憐,路邊野草都比它高,以至被掩沒在“深草里”。但它雖小而并不弱,在“深草”的包圍中,它不低頭,而是“刺頭”——那長滿松針的頭,又直又硬,一個勁地向上沖刺,銳不可當。那些弱不禁風的小草是不能和它相匹敵的。“刺頭”的“刺”,一字千鈞,不但準確地勾勒出小松外形的特點,而且把小松堅強不屈的性格、勇敢戰斗的精神,活脫脫地勾畫出來了。一個“刺”字,顯示出小松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它的“小”,只是暫時的,相對的,隨著時間的推進,它必然由小轉大。不是么?——

  “而今漸覺出蓬蒿。”蓬蒿,即蓬草、蒿草,草類中長得較高者。小松原先被百草踩在腳底下,可現在它已超出蓬蒿的高度;其他的草當然更不在話下。這個“出”字用得精當,不僅顯示了小松由小轉大、發展變化的情景,而且在結構上也起了承前啟后的作用:“出”是“刺”的必然結果,也是未來“凌云”的先兆。事物發展總是循序漸進,不可能一步登天,故小松從“刺頭深草里”到“出蓬蒿”,只能“漸覺”。“漸覺”說得既有分寸,又很含蓄。是誰“漸覺”的呢?只有關心、愛護小松的人,時時觀察、比較,才能“漸覺”;至于那些不關心小松成長的人,視而不見,哪能談得上“漸覺”呢?故作者筆鋒一轉,發出深深的慨嘆:

  “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這里連說兩個“凌云”,前一個指小松,后一個指大松。大松“凌云”,已成事實,稱贊它高,并不說明有眼力,也無多大意義。小松尚幼小,和小草一樣貌不驚人,如能識別出它就是“凌云木”,而加以愛護、培養,那才是有識見,才有意義。然而時俗之人所缺少的正是這個“識”字,故詩人感嘆道:眼光短淺的“時人”,是不會把小松看成是棟梁之材的,有多少小松,由于“時人不識”,而被摧殘、被砍殺啊!這些小松,和韓愈筆下“駢死于槽櫪之間”的千里馬,不是遭到同樣悲慘的命運嗎?

  杜荀鶴出身寒微,雖然年青時就才華畢露,但由于“帝里無相識”(《辭九江李郎中入關》),以至屢試不中,報國無門,一生潦倒。埋沒深草里的“小松”,不也正是詩人的自我寫照?

  詩人簡介

  杜荀鶴(846~904),唐代詩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漢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臺)人。大順進士,以詩名,自成一家,尤長于宮詞。大順二年,第一人擢第,復還舊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知制誥。恃勢侮易縉紳,眾怒,欲殺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為《唐風集》十卷,今編詩三卷。事跡見孫光憲《北夢瑣言》、何光遠《鑒誡錄》、《舊五代史·梁書》本傳、《唐詩紀事》及《唐才子傳》。

  創作風格

  杜荀鶴的“風暖鳥聲碎,日高光鼎重”佳句,多少年來傳誦不絕。杜鵑啼血,源于一個凄美的傳說。傳說古代蜀國國君杜宇,周朝末年在蜀稱帝,號望帝。后來歸隱讓位于其相。那時正當二月,子鵑鳥鳴,蜀人感懷之,稱子鵑為杜鵑。

  杜荀鶴主要繼承姚合、賈島的詩風,他曾說自己“苦吟無暇日,華發有多時”(《投李大夫》),“一句我自得,四方人已知”(《苦吟》),并在賈島墓前緬懷這個前輩詩人說:“山根三尺墓,人口數聯詩。”(《經賈島墓》)對好句的追求與珍視可算是執著了,但他的詩卻絕不生澀,也無寒苦之氣,如《秋江晚泊》:

  一望一蒼然,蕭騷起暮天。遠山橫落日,歸鳥度平川。家是去秋別,月當今夕圓。漁翁似相伴,徹曉葦叢邊。

【杜荀鶴唐詩《小松》譯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古詩小松杜荀鶴翻譯賞析05-29

杜荀鶴唐詩《春宮怨》賞析03-21

杜荀鶴《山中寡婦》閱讀答案及譯文賞析06-19

杜荀鶴《春宮怨·早被嬋娟誤》翻譯及賞析09-18

《旅泊遇郡中叛亂示同志》杜荀鶴唐詩鑒賞08-16

王維唐詩《送別》譯文、賞析05-26

《寄河南杜少尹》唐詩賞析08-31

王維《竹里館》唐詩譯文及賞析06-26

李商隱唐詩《漢宮詞》譯文、賞析06-11

韋莊《憶昔》唐詩譯文及賞析05-29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资源站中文在线 | 日韩国产精品久久午夜夜伦鲁鲁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国产_亚洲 | 中文一区二区三区欧美在线 |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网站 | 先锋资源国产男人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