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唐詩三百首之《何滿子》
《宮詞二首》是唐代詩人張祜創作的五言絕句組詩作品。這兩首詩主要寫宮人的哀怨。第一首詩寫出民間女子幽居深宮,白白地葬送了一生的極度哀怨,從客觀上揭露了宮女制度的殘酷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唐詩三百首之《何滿子》,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何滿子》
作者:張祜
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
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
【注解】:
、殴蕠汗枢l。此為代宮女而言。
、粕顚m:指皇宮。
⑶何滿子:唐教坊曲名。《樂府詩集》載白居易語:“何滿子,開元中滄州歌者,臨刑進此曲以贖死,競不得免。”《何河子》曲調悲絕,白居易《河滿子》詩中說它“一曲四詞歌八疊,從頭便是斷腸聲!
⑷君:指唐武宗。
【韻譯】:
故鄉遠隔三千里,(別了兄弟父母);
深宮幽閉二十年,(好比籠中鸚鵡)。
聽一聲何滿子曲,(不禁想我身世);
雙眼落淚在君前。(你害得我多苦)!
【賞析】
作者在第一首詩的前半首里,以舉重若輕、馭繁如簡的筆力,把一個宮人遠離故鄉、幽閉深宮的整個遭遇濃縮在短短十個字中。首句“故國三千里”,是從空間著眼,寫去家之遠;次句“深宮二十年”,是從時間下筆,寫入宮之久。這兩句詩,不僅有高度的概括性,而且有強烈的感染力;不僅把詩中女主角的千愁萬恨一下子集中地顯示了出來,而且是加一倍、進一層地表達了她的愁恨。一個少女不幸被選入宮,與家人分離,與外界隔絕,失去幸福,失去自由,本來已經夠悲慘了,何況家鄉又在三千里之外,歲月已有二十年之長,這就使讀者感到其命運更加悲慘,其身世更可同情。與這兩句詩相似的有柳宗元《別舍弟宗一》詩中“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一聯,也是以距離的遙遠、時間的久長來表明去國投荒的分外可悲。這都是以加一倍、進一層的寫法來增加詩句的重量和深度。后半首詩轉入寫怨情,以一聲悲歌、雙淚齊落的事實,直截了當地寫出了詩中人埋藏極深、蓄積已久的怨情。這后兩句詩也以強烈取勝,不以含蓄見長。過去一些詩論家有詩貴含蓄、忌直貴曲的說法,其實并不是絕對的。應當說,一首詩或曲或直,或含蓄或強烈,要服從它的內容。這首詩的前半首已經把詩中人的處境之悲慘寫到了極點,為逼出怨情蓄足了力量,因而在下半首中就勢必讓詩中人的怨情噴薄而出、一瀉為快了。這樣才能使整首詩顯得強烈有力,更能收到打動讀者的藝術效果。這里,特別值得拈出的一點是:有些宮怨詩把宮人產生怨情的原因寫成是由于見不到皇帝或失寵于皇帝,那是不可取的;這首詩反其道而行之,它所寫的怨情是在“君前”、在詩中人的歌舞受到皇帝賞識的時候迸發出來的。這個怨情,聯系前兩句看,決不是由于不得進見或失寵,而是對被奪去了幸福和自由的抗議,正是劉皂在一首《長門怨》中所說,“不是思君是恨君”。這首詩還有兩個特點。一是:四句詩中,前三句都是沒有謂語的名詞句。謝榛在《四溟詩話》中曾指出,詩句中“實字多,則意簡而句健”,而他所舉的“皆用實字”的例句,就是名詞句。這首詩之所以特別簡括凝煉、強烈有力,與運用這種特殊的詩句結構有關。另一特點是:四句詩中,以“三千里”表明距離,以“二十年”表明時間,以“一聲”寫歌唱,以“雙淚”寫泣下,句句都用了數目字。而數字在詩歌中往往有其特殊作用,它能把一件事情、一個問題表達得更清晰,更準確,給讀者以更深刻的印象,也使詩句特別精煉有力。這首詩的這兩個藝術形式上的特點,與它的內容互為表里,相得益彰。
【評析】:
這是一首短小的宮怨詩。首句寫宮女離家遙遠;二句寫入宮多年;三句寫悲憤到達極點;四句寫君前落淚以示抗議。一般宮怨詩多寫宮女失寵或不得幸之苦,而此詩卻一反其俗,寫在君前揮淚怨恨,還一個被奪去幸福與自由的女性的本來面目。這是獨到之所在。
全詩只用了“落”字一個動詞。其他全部以名詞組成,因而顯得特別簡括凝煉,強烈有力;又每句嵌入數目字,把事件表達得清晰而明確。
【創作背景】
據《唐詩紀事》記載,唐武宗李炎寵信善歌才人孟氏,后值武宗病重之時,孟才人侍其側,武宗問之曰:“我或不諱,汝將何之?”孟才人對曰:“若陛下萬歲之后。無復為生!碑敃r,武宗令其于病榻之前歌《河滿子》一曲,聲調凄咽,聞者涕零。不久,武宗崩駕,孟才人哀痛數日而死。張祜為孟才人殉情之事寫了三首詩,一首題作《孟才人嘆》,另二首為一組,總題名“宮詞”。
【作者簡介】
張祜,唐代詩人。字承吉,清河東武城(今山東武城)人。初寓姑蘇,后至長安,辟諸侯府,為元稹排擠,遂至淮南、江南。愛丹陽曲阿地,隱居以終。卒于大中(唐宣宗年號,847—860)年間。因詩揚名,以酒會友,酬酢往業,平生結識了不少名流顯官。然而由于性情孤傲,狂妄清高,使他多次受辟于節度使,淪為下僚。其詩風沉靜渾厚,有隱逸之氣,但略顯不夠清新生動。有《張處士詩集》,《全唐詩》收其詩二卷。
【唐詩三百首之《何滿子》】相關文章:
《何滿子》詩詞鑒賞10-25
張祜的何滿子詩詞賞析09-19
元稹《何滿子歌》10-12
《王孫滿對楚子》閱讀答案08-17
唐詩三百首之《山石》10-21
唐詩三百首之《月夜》07-21
唐詩三百首之《蟬》05-17
唐詩三百首之《孤雁》06-18
唐詩三百首之《野望》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