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桃花源記》作業題及答案
一、注音。
1.垂髫 ( ) 2.豁然 ( )3.儼然( ) 4.詣 ( )5.驥 ( )
二、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詞的含義。
1.便扶向路 ( ) 2.悉如外人 ( )
3.欣然規往 ( ) 4.詣太守 ( )
5.緣溪行 ( ) 6.無問津者 ( )
三、解釋下列詞語的古今含義。
1.妻子 古義: 今義: 2.無論 古義: 今義:
3.交通 古義: 今義: 4.絕境 古義: 今義:
四、翻譯下列句子。
1.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2.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五、閱讀語段,做文后的練習。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1.寫桃花源自然美景的句子是 。寫桃花源人安居樂業的句子是 。
2.這段文字寫了桃花源中的景色,用“ ”一句總寫漁人的感受。桃花源自然環境的美好圖景與當時 形成鮮明的對照。
3.這段文字表現了人們對 的厭惡和對 社會的追求。
4、.表現桃花源中人熱情好客的淳樸風俗和人與人之間的友好和睦關系的語句是:
5、第二段文字主要寫了哪兩方面的內容?
6、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描寫了一個沒有壓迫、沒有剝削、人人和平共處的理想社會。英國空想社會主義者莫爾在他的書里也描寫了他所想象的實行公有制的幸福社會,并把這種社會叫做“ ”,意即 。真是與陶淵明不謀而合。
7、“桃花源”是陶淵明虛構的理想境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為什么還要寫呢?請用簡短的文字回答。
8、對這段文字理解不正確的是( )
A.這段選文通過表現漁人與桃花源中人的交往,描繪出作者心目中的“樂土”,寄托了作者的社會理想。
B.桃花源中人對漁人的盛情款待,表明了桃花源是一個富足平和的社會。
C.桃花源中人盛情款待漁人,是為了讓他回到外界之后不泄露桃花源的秘密。
D.“見漁人,乃大驚”表現了桃花源中人對外界來客突然出現的驚奇,也反映了桃花源是一個與外界長期隔絕的社會。
六、課外閱讀題
下面是從陶淵明《桃花源詩》中節錄的詩句,認真閱讀,回答問題。
相命肆農耕①,日入從所憩。桑竹垂余蔭,菽稷隨時藝②。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③。路荒暖交通④,雞犬互鳴吠。俎豆猶古法⑤,衣裳無新制。童孺縱歌行,斑白歡游詣。草榮識節和,木衰和風厲。雖無紀歷志,四時自成歲。怡然有余樂,于何勞智慧?
(注釋:①肆:致力。②藝:種植。③靡:沒有。④暖:遮蔽。⑤俎豆:祭器。)
1.這些詩句和《桃花源記》中哪些句子表達的意思一致?
2.這些詩句描繪了怎樣的社會情景?
《桃花源記》參考答案
一、tiáo huò yǎn qiān mò yì jì
二、1.沿、順著 2.全 3.計劃 4.拜見 5.沿 6.渡口
三、1.妻子和兒女 丈夫的配偶。 2,不用說 表示條件關系的關聯詞語。 3.交錯、相通 運輸和郵電事業的總稱。 4.與世隔絕的地方 沒有出路的境地。
四、略
五、1.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2.“豁然開朗” 頻繁的戰亂
3.黑暗社會 沒有戰亂、壓迫和剝削, 和平勞動,自給自足,和平恬靜。
4、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5、①漁人在桃花源人家里作客。②辭去的經過。
6、烏托邦 沒有的地方
7、為了寄托作者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廣大人民的意愿。
8、 C
六、1.與課文“土地平曠……怡然自樂”一段文字一致。
2.描繪了“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沒有階級,沒有壓迫,沒有戰亂,自食其力,和平寧靜,古樸自然,怡然自樂的社會情景。 點撥:答對意思即可。
【《桃花源記》作業題及答案】相關文章:
桃花源記學案及答案01-29
桃花源記的閱讀答案02-02
桃花源記閱讀答案03-24
桃花源記原文閱讀答案04-01
桃花源記導學答案04-17
桃花源記的原文及閱讀答案06-26
桃花源記導學案及答案01-29
《桃花源記》閱讀比較及答案01-26
《桃花源記》閱讀附答案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