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西林壁 讀后感

時間:2020-08-28 17:04:22 題西林壁 我要投稿

題西林壁 讀后感

  《題西林壁》描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說理,指出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

題西林壁 讀后感

  題西林壁的讀后感篇一

  從正面看廬山,它是一道長長的山嶺;從側面看廬山,它是一座高高的山峰。從不同距離、不同高度去看,都是各種互不相同的景象。為什么不能完整地看清廬山的真實面貌呢?只因為你就在山里面,眼界受到了局限的緣故。

  我游覽樂山大佛時,首先坐船順江而下,從側面看到的是一座普通的山,當船行至山的正面時,大山變成了一座臥佛。

  1、任何事情都具有多樣性,我們要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思考。俗話說得好“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2.從正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從側面看廬山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人不清楚廬山本來的面目,只因為自己在廬山中。說明了一個道理:旁觀者清,當局者迷。

  題西林壁的讀后感篇二

  今天,我又研讀了一遍蘇軾的《題西林壁》,心中頗有一番感觸。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首婦孺皆知的詩,我在今天,又讀出了他新的內涵,新的韻味。

  東坡先生身處廬山之中,四周層巒疊嶂,已辨別不出此刻究竟身處何處。四周的山巒變幻莫測,從各個方向呈現不同的景色。置身于造物者那無盡的藝術構思中,想那造物者定是把這世界幻化成他筆下的各種神造,波瀾壯闊,氣韻迭起。而人,在這其中,就如滄海一粟,或許功成名就,或許一文不名。但是,身陷蒼茫的人間,個人,究竟是多么渺小!

  東坡先生一生風云跌宕,但他的文學成就宛如一座豐碑。他那飄逸灑脫的文風,一如他的處世風格,為后人留下了許多值得深思的理念。他有如一名哲學家,看穿世事變遷。他說人對世界,應該是這樣的人生態度“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這是何等的胸襟與氣度!他已經忘卻了自身,完全地把自己抽離于宇宙之外,站在了一個新的高度來觀察這世間。

  這不禁讓我想到了自己。每天,學習壓力,生活壓力,與心之向往將我苦苦的纏繞,沉重的壓制著我那顆年輕飛揚的心。心一旦被世俗所累,人難免心情惆悵。但是,我也可以把自己抽離出來啊。東坡先生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他是要告訴我們,面對紛繁復雜的世間,我們一定不能僅僅禁錮于眼前,要把眼光放的長遠。要站在超脫的角度想想自己。如果我想到了以后,想到自己的這番磨礪必將是為以后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那么也許我看到的就不是“遠近高低各不同”了吧。也許,我看到的就會是:殊途同歸。

  題西林壁的讀后感篇三

  《題西林壁》宋·蘇軾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還記得首次讀《題西林壁》應該是在小學吧,具體是幾年級記不得了。當時雖然經過老師的細心講解,但也還是有些似懂非懂,渾渾噩噩的過來了,沒多大體會。一路風雨兼程,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學四年,參加工作一年。算算到如今已有十余年光景,再次身臨其境,卻又感觸頗多。

  開弓沒有回頭箭!是目標也好,是無奈也罷,過去既已成事實,就不可能回頭了。只是以后的路還很長,大丈夫應該有所作為!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任何一個職業都是一個圍城,進來的想出去,還有更多的想擠進來!這恰恰與“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不謀而合。你已經站在那個高度,你當然可以說那個高度不怎么高,可是在很多人看來,你的'高度已經是高不可攀了!

  人生重要的是一種生活的思維方式!

  題西林壁的讀后感篇四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使人從不同角度觀察廬山的形狀,因為站的角度不同,看到廬山的樣子也不一樣。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什么樣子就是什么樣子。

  有的人也是相信自己的眼睛的,但是他在廬山里看廬山,卻怎么也看不到廬山的真面目。有的人站在廬山頂峰看景色,不僅看得遠,而且看得很全面。“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在生活中,我們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更要相信自己的眼睛。

【題西林壁 讀后感】相關文章:

題西林壁說課稿11-04

題西林壁改寫10-26

《題西林壁》古詩10-13

古詩題西林壁07-28

題西林壁注釋11-13

題西林壁(蘇軾)09-05

《題西林壁》說課稿11-21

《題西林壁》賞析11-15

《題西林壁》作文11-05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欧洲国产伦久久久久久久 | 日韩另类在线第一页 | 亚洲欧美人与动人物在线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最新不卡 | 色婷婷六月亚洲婷婷 | 性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