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格林童話《烏鴉》原文閱讀
烏鴉 從前有一位王后,她有一個還在懷里抱著的小女兒。小姑娘總是調皮不老實,媽媽只能順著她的性子勸她,可是小姑娘就是不聽話。后來,媽媽不耐煩了,正好看見一群烏鴉在皇宮四周飛,小編帶來的格林童話《烏鴉》原文閱讀。
格林童話《烏鴉》原文閱讀
【故事梗概】
這個故事講述了從前有位王后,因為一時失誤是自己的女兒變成了一只烏鴉,公主變成烏鴉后,飛進了黑乎乎的森林里,在里面呆了很久。后來出現一位男子,靠著自己的智慧和勇氣成功解救了這位公主,從此與公主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
【烏鴉故事】
從前有一位王后,她有一個還在懷里抱著的小女兒。小姑娘總是調皮不老實,媽媽只能順著她的性子勸她,可是小姑娘就是不聽話。后來,媽媽不耐煩了,正好看見一群烏鴉在皇宮四周飛翔,她就打開窗戶狠狠地說:“你要是一只烏鴉的話,你還會飛走,我就可以安靜一會兒。”沒想到她的話音未落,小姑娘就變成了一只烏鴉,從她的懷里飛出了窗外。它飛進了黑糊糊的森林里,在里面呆了很久,從此父母親再也沒有得到小姑娘的任何消息。有一天,有一個人在森林中趕路,他聽到了烏鴉的哭聲,便隨著聲音找尋,他走近后,烏鴉哭著說:“我是國王的親生女兒,現在被妖魔附身,只有你可以救我。”“我能作什么?”他問道。她告訴他:“繼續往前走,在林子深處你會發現一棟房子,里面坐著一位老婦人,她會給你吃的喝的,可是你千萬不要接受。因為一旦你吃了或者喝了她的任何東西,你就會立刻進入睡眠狀態,這樣你就無法解救我了。在房子后面的花園里有一大堆樹皮,你要站在那堆樹皮上等我。連續三天,每天下午二點,我都會趕著馬車去。頭一天拉車的是四匹白馬,第二天是四匹栗色馬,最后一天是四匹黑馬。如果你沒醒著,而是睡著了,我可就無法逃脫啦。”那男子保證按她的話去做,可是烏鴉卻悲傷地說:“天哪!我早就知道你救不了我,你會接受那婦人的東西。”然而那男子再次許諾烏鴉無論是吃的還是喝的,他都決不碰一下。當他進了房子,老婦人便招呼他:“可憐的人兒,看你都累成什么樣了,快來吃點兒喝點兒,補充一下體力。”“不,”那人拒絕說,“我不吃也不喝。”可是她糾纏不停,勸道:“你不吃也行,可是這杯水你得喝了,一杯水算不了什么。”最后,他實在無法拒絕,就把水喝了。下午二點之前,他走進花園,到樹皮堆上等待烏鴉。他站在那里,立刻感到困意襲來,而且越來越困,使他無法抵御,于是就躺下來想小歇一會兒,但不想睡著。然而當他一躺倒,眼皮就自動合上,立刻睡著了,他睡得如此深沉,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能叫醒他了。二點整,烏鴉駕著四匹白馬拉的車來了,她感到了深深的憂傷:“我知道他在睡覺。”
當她進入花園,發現他確實躺在樹皮堆上睡著覺。發現她從馬車上下來,走到他身邊,搖他,叫他,可他就是醒不了。第二天快到中午時分,老太婆又來了,并給他帶來食物和水,可他即不吃也不喝。老太婆仍舊糾纏不休,結果他又喝了一杯水。近二點時分,他到花園的樹皮堆上等待烏鴉,此刻他感到睡意濃濃,四肢乏力,他實在是無力堅持,便倒在地上,深深地睡去了。當烏鴉趕著四匹棕色的馬來時,她又是滿心悲傷地說道:“我知道他在睡覺。”她走到他身邊,仍發現他躺在那里睡覺,無論如何也喚不醒他。第三天,老太婆問這是怎么回事?他為什么不吃不喝,是不是想死?他回答:“我不能吃喝,而且我也不想。”
可是她把一碟食物和一杯酒擺在他面前,他抵制不了那香噴噴的味道,便大大地喝了一口酒。時間到了,他來到花園中的樹皮堆上,等待國王的女兒。可是他感到比昨天還要困,于是躺下像一塊石頭似的睡了過去。二點鐘,烏鴉乘著一輛由一個黑車夫趕著四匹黑馬拉的黑車來了。她別提有多難過了,說:“我知道他睡著了,救不了我。”她走到他身邊,他睡得正香甜。她搖晃著他,叫著他,可是她無法喚醒他。無奈之際,她在他的身邊放了一條面包,一塊肉和一瓶酒,他可以隨時享用,能吃多少就吃多少,而它們不會減少。然后她從手指上取下一枚刻有自己名字的金戒指,戴在他的手指上。最后在他的身邊,她放了一封信,信里寫到她給他的東西都是永遠不會減少的。她還寫道:“我非常清楚在此地你是永遠也救不了我,如果你仍愿意的話,就請去斯特朗堡的金宮,我百分之百地相信那里蘊藏著你的力量。”當她把這些東西都放妥當后,便坐上馬車向斯特朗堡的金宮駛去。
那男子醒來后,方知道自己又睡過了頭,他后悔不及,說道:“她一定來過了,可我沒能解救她。”他發現了身邊的東西,讀過信后,明白了事情的全部經過。于是他站起身來,上了路,準備去斯特朗堡的金宮,可是他不認識路。他在世界上轉悠了好長時間,后來走進了一座黑沉沉的森林,在里面走了十四天,仍然找不到出來的路。又是一個夜晚降臨了,他疲憊不堪,一頭扎在灌木叢中就睡著了。第二天,他繼續趕路,到了晚上,就在他準備躺在樹下睡覺的時候,一陣哭喊聲攪得他再也睡不著。這時有人點燃了蠟燭,他看見了一絲燭光,便起身向前走去。他走到了一棟看起來非常小的房子前,因為門前站了一個碩大的巨人。他暗想:“如果我走進去,讓那個大個子看見我,我的命說不定就完了。”
后來他冒險走了進去。那巨人看見了他并對他說:“你來了十分好,我已經有挺長的時間沒吃東西了,正好當我的晚飯。”“我勸你別這樣,”那男子答道:“我可不愿意被別人吃了,如果你真的餓了,我有足夠的東西讓你吃飽。”“此話當真?”巨人說,“你別緊張,我是一無所有了,才準備吃你。”他們進屋在桌旁坐下,男子取出了永遠吃不完的面包、酒和肉。“這可真不錯。”巨人高興地說,一陣狼吞虎咽。然后男子問他:“你知道斯特朗堡的金宮在哪兒嗎?”巨人答:“我得看看我的地圖,上面標有全部的城鎮、村莊和房屋。”他在屋里找出地圖,查找金宮,可是沒找著。“沒關系!”他說:“樓上的柜子里有更大的地圖,咱們再找找看。”可是仍舊白費力氣。男子這時準備走了,可是巨人央求他再等幾天,說他哥哥出去籌辦物資了,等他回來。等他哥哥到家,他們便問斯特朗堡的金宮在何處,他哥哥答道:“讓我先酒足飯飽了,再看看地圖。”飯后,他們一起去他的臥室,在他的地圖上查找,可是沒能找到。于是他又取出更老的地圖,找呀找,終于找到了斯特朗堡的金宮,可是有好幾千哩遠呢。“我可怎么去呀?”男子嘆道。巨人說:“我用兩個小時可以把你帶到那個地區,但是到了那兒,我就得趕緊回家給我們的孩子喂奶。”于是巨人將男子帶到距金宮幾里路的地方,對他說:“快到了,你可以輕輕松松地一個人去了。”說完他轉身離去了。男子日夜兼程地趕路,最后終于到了斯特朗堡的金宮。金宮座落在一座玻璃山上,妖魔附身的姑娘趕著她的馬車圍著金宮的四周轉,然后才進入宮里。他看見她很興奮,想爬上去見她,可是老從玻璃上滑下來,怎么也爬不上去。近在眼前而無法接近,這使他焦急萬分,最后無可奈何的他只好下決心:“住在山腳下等她。”于是他搭了一個棚子,在里面住了整整一年,每天看著國王的女兒在山上駕車游蕩,可就是無法靠近。
一天,他在棚子里看見外面有三個強盜在打架,就喊了一聲:“上帝與你們同在!”他們聽到喊聲后住了手,可是沒發現一個人,于是就又互相打了起來,打得你死我活。他只好又喊了一聲:“上帝與你們同在!”他們又停了手,還是沒看見有誰,便又相互打。第三次,他又喊了一聲:“上帝與你們同在!”爾后,他想:“我得去看看他們為什么打架。”
于是就走過去問他們為何事如此拼死拼活地打架。其中一個說他找到一根棍子,只要用它敲打任何一扇門,門立即就開。第二個說他發現一件斗篷,誰要是穿上了它,就會成為隱身人,第三個說得到一匹馬,騎上它可以走遍天下,甚至能登上玻璃山。現在的問題是他們不知道是應該共享這些東西呢,還是分給個人。男子說:“我沒錢,但我有更值錢的東西。我給你們一樣東西換這三樣東西吧。但是首先我得作個試驗看看你們是否講了真話。”然后他們把他舉上馬背,給他披上斗篷,又將棍子遞到他手里,等他把這些東西都弄到手,他們也看不見他了。這時,他狠揍了他們一頓,邊打邊喊:“你們這群流氓,這是你們活該,滿意了嗎?”說完,他騎馬上了玻璃山。他到了山頂的金宮前,發現門是關著的,于是用棍子敲了一下門,門立刻開了。他進入宮內走上樓梯一直到了一間大廳,發現姑娘坐在里面,面前擺著一個盛著酒的金酒杯。然而她卻看不見他,因為他穿著那件斗篷。他到了她跟前,從手指上摘下那枚她送給他的戒指,把戒指叮咚一聲扔進了酒杯。她叫喊著:“那是我的戒指,準備解救我的男子一定在這兒。”他們搜遍了金宮也沒有找到他,此時他卻走到宮外,騎上馬,摔掉了斗篷。他們到了門前終于發現了他,便高興地大聲叫了起來。他跳下馬背,將國王的女兒一把摟到懷里,她一邊吻著他一邊說:“你終于把我救出來了,明天我們就舉行婚禮。”
【烏鴉讀后感】
我利用雙休日又看了一遍《格林童話》, 得到了新的感受。也許,有些人會認為童話很幼稚,純屬虛構,但我卻覺得童話里面也能懂得許多道理。以前我看這本書,只看故事情節,卻不在乎它的寓意。而現在再次看這本書,我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比如《格林童話》中《烏鴉》這則故事中讓我有了新的感悟:想取得成功,就要經得住失敗的打擊,就要有足夠的耐心。那個男子解救了變為烏鴉的公主,但這中間卻經歷了一個漫長而又艱難的過程。他沒有毅力去抗拒巫婆的美食的誘惑,辜負了公主的期望。好在他仍然不放棄對公主的解救,他從失敗中走了出來,又在斯特朗堡的金宮附近苦等了一年,才尋找到機會挽救了不幸的公主。
《烏鴉喝水》說課稿
一、說教材
1、教材來源:《烏鴉喝水》,這個故事孩子們一定會很感興趣,在活動中,我把“幫助烏鴉是怎樣喝到水”作為課程的切入點,把“水怎樣從瓶中取出”作為幼兒探索的關鍵點。因為孩子探索欲很強,故事又源于幼兒的生活,整個活動又有利于幼兒的操作,幾方面的結合讓我覺得選擇本次主題教學活動內容比較有意義。同時《綱要》中還指出,幼兒園教學活動內容的選擇要求“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于幼兒的長遠發展;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感興趣的事物或問題,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因此我認為本次活動來源于幼兒生活又能服務于幼兒的生活。
2、說目標: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指向性的作用。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我確定了本活動的目標。
1、能借助一定的材料探索多種從瓶中取水的方法。
2、培養幼兒多維思考的習慣。本活動的重難點是:能借助一定的材料探索多種從瓶中取水的方法。在整個活動中我主要是運用設疑、談話、動手操作、等方法,讓幼兒在想一想、做一做、的過程中來突破重難點。
3、說活動準備:教具:瓶子、水、烏鴉、盤子每組一份。輔助材料:筷子、海綿、針筒、吸管、瓶子、筆蓋、筆帽、彈珠、毛巾。烏鴉卡片、信封。
二、說教法
《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活動中力求形成“合作式的探究學習方式”,“各領域的內容要有機聯系,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因此在本次活動中既要充分體現教師與幼兒之間的互動性,也要體現幼兒個體的主動性,還要體現各領域的綜合性,為此我采用了協商、交流、共同構建等方式,促進教師與幼兒通過活動共同學習與成長。我采用的教法有:
1、情景創設法:運用故事形象貫穿于整個活動之中,將幼兒自然地引入到活動中來,并以此來極大地調動起幼兒探索的欲望。
2、操作法:操作法是幼兒喜歡的形式,幼兒都愿意把自己的想法通過操作材料充分表現出來,既可以活動,又可以與同伴進行交流、合作。
3、觀察指導法:這種方法是針對幼兒在操作活動過程中出現的情況,教師可以采取隨機指導的方法,它體現的是教師對活動的調控能力。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既有幼兒講述的部分,也有幼兒的操作實踐,整個過程以科學活動為主線同時整合了語言、科學等其他領域的活動內容,實現了多元化的教育目標。
三、說學法
為了體現“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性,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的教育觀念,我們創造條件讓幼兒參加探究活動,不僅提高了認識,積累了經驗,鍛煉了能力,更升華了情感。幼兒具體學法有:
1、嘗試活動法:它是建構幼兒活動的基本方法,本活動通過所提供的材料來嘗試,對“怎樣才能幫烏鴉從瓶中取出”這個話題的探究,進行操作實踐,為關鍵點進行嘗試,讓幼兒在操作、發現如何取到水。
2、多通道參與法。在組織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到:為幼兒創設探索的環境,引導幼兒在玩玩、做做、試試、想一想等活動中培養動手動腦的能力,鼓勵幼兒參與合作、交流與分享。因此在活動中,我引導幼兒通過看一看、猜一猜、試一試、說一說等多種感官的參與,使每個幼兒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
3、體驗交流法:蘇霍姆林曾說過“幼兒的智慧是從指尖流出來的”。在活動中我們提供給幼兒充分活動空間和材料,為幼兒提供足夠的選擇材料的機會,以滿足不同幼兒的需要;讓每個幼兒都承擔不同的探索職責,使每個幼兒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同時注重幼兒個體與小組之間,個體與老師之間的語言交流,體現生生互動、師幼互動。
四、活動過程
一、設疑,激發探索愛好。
1、出示一只烏鴉。師:小朋友們看看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誰?(幼兒回答:烏鴉)今天烏鴉碰到一個難題。誰愿意來幫助它?
2、情景講述:在一個炎熱的夏天,大地到處是干旱。地理的莊稼都枯死了。一只小烏鴉口渴了,好不容易找到一瓶水,烏鴉高興的飛過去可是瓶口太小、水太少,小烏鴉的嘴怎么也伸不進去。小烏鴉喝不到水,心里真是著急呀!你們誰愿意來幫幫它?
3、小朋友,你們有什么好辦法讓小烏鴉喝到瓶子里的水?(幼兒討論)
二、幼兒操作,解決問題。
師:剛才小朋友想了許多的辦法現在你們來看看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什么材料幫助烏鴉喝水。
1、提出要求:老師給你們準備了許多材料幫助烏鴉。不過老師有要求,你們仔細聽了。
第一個要求:瓶子不能動。
第二個要求:每一種材料都要去試一試。請小朋友都動動小腦筋,看你們能用多少辦法讓烏鴉喝到水。
2、幼兒操作,教師觀察并引導幼兒大膽探索(鼓勵幼兒大膽借助各種輔助材料,自由探索讓烏鴉喝水的辦法。)
三、幼兒討論,經驗分享。
1、幼兒介紹并演示剛才是用那幾種辦法幫烏鴉喝水的,使其體驗成功的樂趣。師:剛才你們用了些什么辦法來幫助烏鴉喝到水的?
2、教師總結
(1)、吸的辦法:海綿、針筒、吸管
(2)、填充的辦法:彈珠、
(3)、吊的辦法:筆蓋
(4)舀的辦法:筆帽
結束活動
師:今天小朋友們幫助小烏鴉喝到水,小烏鴉很感謝你們,有一份禮物請劉老師送給你們,來領吧。
【格林童話《烏鴉》原文閱讀】相關文章:
格林童話《烏鴉》09-22
格林童話烏鴉09-13
烏鴉喝水課文原文07-22
格林童話《七只烏鴉》10-24
經典寓言《烏鴉兄弟》原文及賞析10-13
烏鴉和狐貍的課文原文07-07
狐貍和烏鴉課文原文10-10
狐貍和烏鴉閱讀及答案01-27
朱自清《背影》原文閱讀03-28
母親閱讀原文及答案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