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故居

時間:2024-08-24 11:41:23 王安石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王安石故居

  王安石故里上池村位于撫州市東鄉縣,距離縣中心25公里,是展示中國明清建筑藝術及其發展歷史的文物保護區。該村始建于北宋、迄今已逾千年,現在保存下來的建筑主要是明清以來修建的。現存有50余棟古代建筑和十多處和王安石有關的遺跡.

  世宦祠為上池典型古代建筑代表作,“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自古英豪軟卓識。祖德可以師,學問可以傳,至今鄉里仰遺風。”這是懸掛在上池村“世宦祠” 內的一幅贊頌王荊公的對聯。正大門還有一副對聯是“政治抗三代之隆,差讓伊皋伊旦。文章駕百家而上,殊超韓柳歐蘇。”橫聯:“俎祀光華”。舊時在上池村 “世宦祠”祠堂里面,四壁掛了很多題贊上池村王氏先輩豐功偉業的名人字畫、木匾等。至今“世宦祠”還流傳有多幅贊頌王荊公的對聯。“世宦祠”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宗祠,極其雄偉,磚、木、石結構,用料精良,宗祠內保存有許多精美的磚雕、木雕、石雕。宗祠坐北朝南,三廳三開間,面寬12.2米,進深30.4米,高6米,占地面積366平方米,正大門石匾陰刻“世宦祠”三楷書,兩側大門上匾陰刻“登科”和“及第”字樣,筆鋒舒展,筆力遒勁,是難得一見的古代書法。三大門兩側各有一個石(欲稱三門六)。前廳進深7.85米,中廳進深12.3米,后廳進深6.9米,呈后高前低勢,中設兩天井,封火山墻,為典型的明代建筑。

  以前世宦祠的夾墻內藏有王安石畫像,每年的正月初一在祠堂內掛出,供村民祭拜。同時,還有歷代名家的畫亦同時掛出展覽。宋朝畫家畫的十八駿馬圖,一馬一圖,如生。還有宋朝大書法家米贈與王安石后裔的硯臺,硯臺呈綠色,長23厘米,寬14.55厘米,重8.25公斤,兩側刻有2條龍,側有一條盤龍,上方正中刻有“御賜之寶”四字,十分珍貴。硯底有米自刻銘文,如今此硯和夾墻里取出的一些畫像均藏于東鄉縣博物館內。“大夫第”古民宅,坐落在東鄉縣黎圩鎮上池村委會上池自然村南面,坐北朝南,磚、木、石結構,為上池王氏三十世行九一公王采蘭于同治元年(1862)所建。王采蘭,字英賢,例贈奉直大夫,生于清嘉慶辛未(1811年)五月,歿于光緒丙子(1876年)六月,長兄王觀蘭(1803—1860)字尚賢,學名夢祥,清太學生,三兄王谷蘭(1809—1883)字聚賢,學名夢槐,清太學生,長子德才(1836—1899)字義榮,從九品,次子王修才(1850— 1919)字鶴洲,學名瀛,清太學生知州銜。例授奉直大夫,幼子王異才(1851—1902)從九品。“大夫第”建宅主人王采蘭,中年時在湖南津市和大庸縣開有二家百貨批發行,并任湖北漢口江西會館館長,在館內設有“招武收院”。在上池于同治元年(1862年)始,花費三年時間,才將“大夫第”住宅建成。王采蘭三兄弟為清太學生,父子俱贈授大夫,他們除在湖南有二個批發店面三幢住宅,在湖北漢口有一幢書院外,在上池老家村南面共建有五幢房屋,分主人住宅二幢,書屋一幢,雜工、雇工房二幢,以“大夫第”為中心主體建筑。主體建筑面寬21米,進深30米,占地面約600平方米,設三廳,五大井,穿斗式梁架,中間側門通向偏房和廚房,正堂反廳上方橫木匾陽刻“松苞竹茂”四字行書,南向正大門和東大門上額匾各陽刻描金“大夫第”三字楷書。左側門上額匾陽刻描金“迎旭”二字行書。原屋內雕梁畫棟,屋外石刻精美,門窗木刻,為典型雕,民宅內廳堂,正間、偏房、廂間、柴房、廚房、倉庫、天井、走廊、花園、養魚池,一應俱全,極具南方明清古建筑特色。

  “荊國世第”門樓位于上池村的南面,磚、木、石結構,坐北朝南,四柱三間三樓式牌坊,高7米,深3.2米,寬8.4米,門樓上額石匾陽刻“荊國世第”四楷字。此門樓相傳為王安石弟王安上后裔在宋時所建,后歷遭火劫,民國元年(1911年)第五次重修,并立有煙火柴草禁牌刻石。清乾隆六年(1714年),上池王氏廿七世孫王校在《土地王氏重修族譜引》中道:“……初,文公與金溪周彥弼友善,道經今地上池。……丁內艱歸,乃筑別墅于其中。……若將終于此也,然士人以文公舊基、若山、若陂、若橋仍以荊公名,志所自來也……”“荊國世第”門樓前有一方池塘,門樓與池塘間空地上,豎立有歷代上池王氏后裔登科及第者的旗桿石,“荊國世第”門樓對研究王安石故里具有重要的歷史、文物價值。

  “雙龍出水”古建筑群民宅,座落在東鄉縣黎圩鎮上池村委會上池自然村南,磚、木、石結構,由清乾隆年間金溪滸灣書鋪街印刷出版業“二儀堂”創始人王接云所始建。王接云,名國康,諱文康,號南浦,清太學生誥贈奉直大夫,生于乾隆四十三年戊戍(1778)九月,歿于咸豐三年癸丑(1853)七月。

  王接云是個真正的儒商,在江西省金溪縣滸灣鎮開創了全國聞名的印刷出版行“二儀堂”,并在吉安、樟樹、南昌等地開設有大書店。他在從事經商,教育事業的同時,更注重教育子孫從文習武,在上池老宅后構建“二龍出水”雙宅,并同時在“二龍出水”宅后構建了一幢書院,以供子孫讀書習武之所。

  “雙龍出水”建筑群以“雙龍出水”緊密相連、結構相同的雙宅為主體建筑。

  “雙龍出水”坐北朝南,進深16米,寬22米,兩大門前封有4米高的照墻,每幢均設上、下二廳一天井,兩屋中間設券門相通,連同前庭院,西庭院和東走廊,共占地約600平方米。

  老住宅前照墻左邊設總大門,門上額匾陽刻“衍慶”二楷書,坐南朝北,與東邊書院并排而建,進深18米,寬25米,每幢均設二廳二天井,連同前庭院,西庭院,東走廊,共占地約600平方米。

  柩宅進深20.5米,寬12.5米,設一大天井,一大靈堂,八靈房,占地約250平方米。

  倉庫設一天井,六谷倉,占地約110不立米。

  柴房三間占地約110平方米。

  馬房一排占地約60平方米。

  廚房一排三間占地約140平方米。

  長工、雇工房工排四間占地約150平方米。

  建筑內弄巷一條長約45米。

  以上“雙龍出水”建筑群占地面積共約2000平方米,另有花園、水井、池塘、廁所等約占地面1000平方米。

  “雙龍出水”建筑群連同花園、水井、池塘、廁所等配套設施總共占地約3000平方米。

  王接云一家四世同堂,子孫文武雙全并善經營,經濟雄厚,故“雙龍出水”建筑群占地龐大,結構恢宏,配套設施齊全,建筑群內主人住宅、廳堂、正間、偏房、廂間、書院、雇工房、靈柩宅、倉庫、馬房、弄巷、天井、水井、花園、池塘等一應俱全,極具南方明清古建筑特色。

  “荊公橋”位于東鄉縣黎圩鎮上池自然村西半公里處,據傳始建于宋,為紀念王荊公,故名“荊公橋”,又名“上池橋”(“上池橋”之稱在朝明嘉靖東鄉縣志卷三第三百一十三頁有載)。清乾隆十二年山東知府賓海氏作《上池王氏宗譜序》云:“螺峰之(羅家嶺)蜿延起伏,星羅棋布,比戶而連薨者,上池也,東盼鐵爐(北爐峰)云霧如煙,南顧珠嶺(明珠峰)圓凈如璧,北望金峰,嵯峨萬丈,荊公夜宿之詩存焉,西龍安,長崗迢遞,荊公送弟之句在焉,俯流泉,瀧溪宛潭,荊公之橋名焉……”。上池村1931年第八修《王氏宗譜》中有明故王輯《重建荊公橋記》,現碑刻石尚存,唯文字漫滅難認,僅存數十字,橋頭原另立有,“上池荊公橋”石刻碑,現已毀。

  “荊公橋”東西向,橫跨瀧溪港,橋為二三孔,花崗石構造,長10米,寬0.95米,“荊公橋”下為瀧溪港,宋王安石為之題詩《瀧溪晚煙》云:“筍興迢遞出瀧溪,草樹含煙路欲迷,繞屋好山看不盡,數聲啼鳥夕陽西”。

  “荊公橋”為研究王安石在故里上池的活動具有重要的歷史,文物價值,早已列入《東鄉古跡》。千年上池翰墨香,古謠說:“臨川才子金溪書”,上池王氏,自有史以來,人才輩出。舊屬臨川的上池村與金溪合市鎮、雙塘鎮接壤、山川鐘秀,人文薈萃,真正是人杰地靈,為“臨川才子”之名注入最深厚的內涵。

  上池自王益,王安石,王祖孫三代舉進士后,名聲大振,一門八進士。

  王安石的叔祖王貫之,真宗咸平三年登陳堯咨榜進士;

  王安石的父親王益,祥符八年登齊榜進士;

  王安石的長兄王安仁,皇祐元年登馮京榜進士;

  王安石本人,慶歷二年登楊榜進士;

  王安石的四弟王安禮,嘉祐六年登王俊民進士;

  王安石的五弟王安國,熙寧元年召試賜進士及第;

  王安石六弟王安上,歷慶六年登賈黯榜進士;

  王安石的長子,王治平四年登許世安榜進士;

  從咸平三年起,六十九年間,王安石祖父以下登進士者八人,從古至今,鮮有聞者。

  上池村舊時一直成立有文會(即科甲舉子,秀才等組織的文人協會),每年正月初三日,學子們都雅集在世宦祠內,向伯祖考王安石的遺像仰朝拜,以示后輩崇文尊祖之意,俗稱“尊學校”。這種儀式,也是到解放后才停.

  上池村建有很多公共建筑。有眾多祠堂,如王氏大宗祠、安上公祠二棟,一棟為祠堂,一棟供族人娛樂,有戲臺和看臺,臺柱上寫有一副對聯:裝幾個忠臣義士人間冷暖盡知,唱一聲陽春白雪天地萬物皆空,以及睿二公祠(現存)、南池公祠、世宦祠。村中還有一棟兩層樓的書院,上、中、下三進,天井立中堂兩旁,共有28間房屋,周邊另有附屬房。書院內有茶花樹一對,羅漢松一株,院外有池塘、竹園,有三棵參天樟樹,一株梅樹,環境十分幽靜秀麗,是讀書的好地方;樓上有一圓窗正對百葉陂,窗上一匾寫著“聽月樓”,夜闌人靜,憑窗觀月,十分醉人;池塘的屏墻上有一石刻,上書“浴云池”,水連云天,云在水浴,十分和諧。此情此景有個教書先生寫了一副對聯:聽月樓臺伴我圖書千古秀,浴云池上宜人花鳥四時春。村里有一個寺廟,面積400平方米,常年香火不斷。每年農歷八月二十五、二十六是廟會的日子,廟內五尊大菩薩被抬到周邊十多個村莊,供群眾祭拜,十分熱鬧。走出村口,俯池塘,遠峰丘,真為此處山水鐘靈毓秀而流連忘返。

【王安石故居】相關文章:

王安石年譜06-08

王安石古詩11-17

王安石簡介07-02

王安石古詩03-30

王安石的《梅花》05-05

王安石--《江上》07-03

《春日》王安石11-01

王安石的詩句11-11

王安石的詩10-17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欧美丝袜中文更新 | 日韩高清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 最新国产在线拍揄自揄视频 | 亚洲高清国产a在 | 在线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一区 | 日韩免费在线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