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安石《梅》原文及賞析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梅》王安石原文賞析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一些使用較為普遍的古詩吧,古詩有固定的詩行,也會有固定的體式。你知道什么樣的古詩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詩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梅》王安石原文賞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梅》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這是北宋詩人王安石的《梅》。開篇先渲染了梅所處的生存環(huán)境,寥寥幾朵梅花,隱身在墻角,無人問津,寂寥冷清,形單影只;第二句筆鋒一轉,梅花在墻角綻放了,欺霜傲雪,詩人賦予了枝頭梅花一種昂揚向上的斗志,橫掃之前的寂寂無聞。
“獨”字用得極好,我認為這“獨”字有兩層含義:
一、“獨”字,一枝獨秀,獨步天下,映襯了梅花在百花蕭瑟的季節(jié),傲視群芳;
二、“獨”字,仿佛萬物皆空,世間的一切皆不存在,獨剩梅花傲然立于天地間,與天地同在,直到地球毀滅的那一天。
墻角那遠遠的一簇風景,為什么遠望就已然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了呢?只因有那縹縹緲緲、若有似無的清香飄入鼻尖。梅花不僅不畏嚴寒,內在更有一股渾然天成的氣質,這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自命清高,而是超凡脫俗的巔峰境界。
它無所謂“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的比較,卻有“忽然一夜清香發(fā),散作乾坤萬里香”的無私;它不會乞求“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只求“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全詩只二十字,筆風清新質樸,沒有“平生不喜凡桃李,看罷梅花睡過春”的偏執(zhí),而是具有“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的博大情懷,這恰似詩人的人格化身。
譯文
那墻角的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盛開。
為什么遠望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賞析
“墻角數枝梅”,“墻角”不引人注目,不易為人所知,更未被人賞識,卻又毫不在乎。“墻角"這個環(huán)境突出了數枝梅身居簡陋,孤芳自開的形態(tài)。體現出詩人所處環(huán)境惡劣,卻依舊堅持自己的主張的態(tài)度。
“凌寒獨自開”,“獨自”,語意剛強,無懼旁人的眼光,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中,依舊屹立不倒。體現出詩人堅持自我的信念。
“遙知不是雪”,“遙知”說明香從老遠飄來,淡淡的,不明顯。詩人嗅覺靈敏,獨具慧眼,善于發(fā)現。“不是雪”,不說梅花,而梅花的潔白可見。意謂遠遠望去十分純凈潔白,但知道不是雪而是梅花。詩意曲折含蓄,耐人尋味。暗香清幽的香氣。
“為有暗香來”,“暗香”指的是梅花的香氣,以梅擬人,凌寒獨開,喻典品格高貴;暗香沁人,象征其才氣譙溢。
首二句寫墻角梅花不懼嚴寒,傲然獨放,末二句寫梅花潔白鮮艷,香氣遠布,贊頌了梅花的風度和品格,這正是詩人幽冷倔強性格的寫照。詩人通過對梅花不畏嚴寒的高潔品性的贊賞,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潔,又用“暗香”點出梅勝于雪,說明堅強高潔的人格所具有的偉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極端復雜和艱難的局勢下,積極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獨心態(tài)和艱難處境,與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這首小詩意味深遠,而語句又十分樸素自然,沒有絲毫雕琢的痕跡。
【《梅》王安石原文賞析】相關文章:
王安石《梅》原文及賞析09-06
王安石《棋》原文翻譯及賞析10-31
《梅花》王安石原文及賞析09-07
《梅》王安石10-15
北山王安石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6-27
王安石《贈外孫》原文翻譯及賞析06-26
李商隱憶梅原文及賞析10-25
即事王安石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5-25
王安石《讀孟嘗君傳》原文翻譯賞析08-25
王安石詩《狼山觀海》原文賞析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