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稱王昌齡什么

時間:2024-09-08 07:28:42 王昌齡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人稱王昌齡什么

  導語:人稱王昌齡是什么呢?唐朝是詩句非常繁榮的時期,出現了許多的詩人,也出現了許多的杰出的詩作。而作為盛唐時享有盛譽的一位詩人,王昌齡在中國詩壇上留下濃重的一筆,是人們喜歡的大詩人之一。

  唐代著名邊塞詩人王昌齡,所作之詩氣勢雄渾,格調高昂,尤其是將七絕推向高峰,故人稱“七絕圣手”。

  王昌齡家境比較貧寒,開元十五年進士及第,授秘書省校書郎(官汜水尉校書郎),后貶龍標尉,世稱“王龍標”。王昌齡是盛唐詩壇一著名詩人,當時即名盛一時,被稱為“詩家夫子王江寧”。

  王昌齡人物簡介:

  王昌齡(公元698-756年)字少伯,漢族,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早年貧賤,困于農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他的邊塞詩氣勢雄渾,格調高昂,充滿了積極向上的精神。世稱王龍標,有“詩家天子王江寧”之稱,存詩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齡集》。

  王昌齡的籍貫,有太原、京兆兩說。《舊唐書》本傳云王昌齡為京兆(即唐西京長安,今陜西省西安市)人,大概是因為他在《別李浦之京》詩中說:“故園今在霸陵西”,又有《霸上閑居》之作。唐代許多山西詩人因為洛陽、長安為當時文化中心,多游洛陽、長安,有的甚至多年住于京城,不能因為居住在京城便說他們為京城人。《河岳英靈集》為唐人殷璠所編著的唐人詩集,載王昌齡為太原人,《唐才子傳》也認為王昌齡為太原人。

  王昌齡成就:

  唐代著名邊塞詩人王昌齡,所作之詩氣勢雄渾,格調高昂,尤其是將七絕推向高峰,故人稱“七絕圣手”。其詩歌體裁很大一部分是易于入樂的七言絕句。內容基本上選用樂府舊題來抒寫戰士愛國立功和思念家鄉的心情。他善于捕捉典型的情景,有著高度的概括和豐富的想象力。其詩歌語言圓潤蘊藉,音調婉轉和諧,意境深遠,耐人尋味。他的許多描寫邊塞生活的七絕被推為邊塞名作,《出塞》一詩被推為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由于王昌齡的詩歌最專于七絕,并且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后人稱其為“七絕圣手”。

  知識擴展:李白與王昌齡的故事

  在李白結交的詩人當中,王昌齡也是比較重要的一位。王昌齡字少伯,生與公元690年,比李白大11歲。

  王昌齡一生官低名氣大,位卑才氣高。少年時像眾多清貧家庭中的子弟一樣一邊耕讀,一邊多方奔走以求仕進,王的人生規劃在干謁不成、邊塞求功未成,三十歲才轉向科舉以進士登第任秘書省校書郎。三十四歲以博學宏詞登科任河南汜水縣尉。四十一歲貶嶺南,四十三歲任江寧臣,五十一歲貶龍標尉到六十歲被殺害宦海中幾度浮降。囿于現實生活的不得志,浪漫情懷隱而不發,詩作多表現的是在險惡的生存環境的掙扎抵抗,束手就擒的認命、幾分低頭的無奈和世事滄桑,自謂“久于貧賤,是以多知危苦之事。”

  在襄陽與孟浩然一見,竟成永訣。王昌齡聞訊一路上很悲傷,沒有想到在巴陵意外的遇見李白,當時李白正在被流放夜郎的途中。他們倆一見如故,在江邊的小船上,邊泛舟邊吟酒,暢談文壇圈里的交往故事。臨別,王昌齡寫了一首詩《巴陵送李十二》送李白:

  “搖曳巴陵洲渚分,清江傳語便風聞。

  山長不見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

  李白對王昌齡的友情也念念不忘。后來聽說王昌齡被貶為龍標尉,特地寫詩寄送,予以安慰。李白的詩《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詩雖短,但情誼深長,耐人品味。

【人稱王昌齡什么】相關文章:

王昌齡為什么被貶06-24

王昌齡后人譽為什么09-11

王昌齡從軍行是什么詩10-16

從軍行王昌齡是什么詩10-06

出塞王昌齡表達什么思想感情07-28

王昌齡《齋心》10-04

王昌齡簡介10-20

王昌齡:閨怨11-21

王昌齡的詩10-19

王昌齡與李白07-11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一级全黄大片在线观看播放 | 熟女精品激情免费视频 | 中文字幕天堂网手机版 | 中文字幕一二三区波多野衣 | 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 | 久久人精品婷婷香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