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古詩賞析

時間:2024-10-17 13:43:55 王昌齡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古詩賞析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古詩吧,古詩有固定的詩行,也會有固定的體式。你知道什么樣的古詩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詩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古詩賞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古詩賞析

  出自唐代詩人李白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賞析

  這首七絕,是李白寫給他的好友王昌齡的,題為《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新唐書.文藝傳》載王昌齡左遷龍標(今貴州省錦屏縣隆里鄉)尉(古人尚右,故稱貶官為左遷),是因為不護細行,也就是說,他的得罪貶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問題,而只是由于生活小節不夠檢點。在《芙蓉樓送辛漸》中,王昌齡也對他的好友說: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即沿用鮑照《白頭吟》中清如玉壺冰的比喻,來表明自己的純潔無辜。

  李白在聽到他不幸的遭遇以后,寫了這一首充滿同情和關切的詩篇,從遠道寄給他,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這是一首短短四句的抒情短章,感情的分量卻相當沉重。

  它一開頭便擇取兩種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描繪出南國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種哀傷愁惻的氣氛。楊花即柳絮。子規是杜鵑鳥的別名,相傳這種鳥是蜀王杜宇的精魂所化,鳴聲異常凄切動人。龍標在這里指王昌齡,以官名作為稱呼是唐以來文人中的一種風氣。五溪為湘黔交界處的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在唐代,這一帶還被看作荒僻邊遠的不毛之地,也正是王昌齡要去的貶所。這起首二句看似平淡,實際卻包含著比較豐富的內容,起到多方面的作用:它既寫了時令,也寫了氣氛,既點明題目,又為下二句抒情張本。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二句緊承上文,集中抒寫了詩人此時此地的情懷。風字亦作君。這里所謂夜郎并不是指漢代的夜郎國,而是指隋代的夜郎縣,其地當在今湖南辰溪一帶(見《輿地紀勝》卷七十一);而龍標恰恰在辰溪以西,所以才有直到夜郎西的說法。句中愁心二字也是蘊藏著豐富的內容,值得細細玩味。詩人為什么滿懷愁思呢?不妨說,這里既有對老友遭遇的深刻憂慮,也有對當時現實的憤慨不平,有懇切的思念,也有熱誠的關懷。

  王昌齡貶官前為江寧丞,去龍標是由江寧溯江而上的;遠在揚州、行止不定的詩人自然無法與老友當面話別,只好把一片深情托付給千里明月,向老友遙致思念之憂了。

  借明月以抒發了思念家鄉懷念朋友的感情,這種聯想和表現手法在李白以前的詩作中便不止一次地出現過。鮑照詩:三五二八時,千里與君同。湯惠休《怨詩行》:明月照高樓,含君千里光。南朝樂府《子夜四時歌》中也有仰頭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之句。但拿它們和李白這兩句詩相比,李詩可以說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前代詩人還只是在看到明月之后聯想到異地的親友或進而想托明月寄去自己的一片深情,而李白在這里不僅要托月寄情,而且要讓明月作為自己的替身,伴隨著不幸的友人一直去到那夜郎以西邊遠荒涼的所在。

  中國古詩的體裁至唐代而大備。作為一代宗匠的李白,無論對于哪種體裁,用起來無不得心應手、揮灑自如;不過其中尤以歌行和七絕的精湛成就為后人所津津樂道。在李白集中,題材是懷人贈別而體裁又是七絕的多達數十首,但絕無一首構思或表現方法雷同。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峨眉山月歌》)用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贈汪倫》)用比,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寓情于景,明月不歸沉碧海,白云愁色滿蒼梧(《哭晁衡卿》)情景交融。不管用哪種手法,都能真切而生動地傳達出作者對朋友的一片赤誠,使人回味無窮;而本篇則以想象的馳騁和構思的別致在同類詩篇中獨具一格。詩人匠心獨運和技巧之嫻熟,于此也可窺見一斑。

  詞句注釋

  ⑴王昌齡:唐代詩人,天寶年間被貶為龍標縣尉。左遷:貶官,降職。古人尊右卑左,因此把降職稱為左遷。龍標:古地名,唐朝置縣,屬巫州,治所在今湖南洪江。

  ⑵楊花落盡:一作“揚州花落”。楊花,柳絮。子規:即杜鵑鳥,又稱布谷鳥,相傳其啼聲哀婉凄切,甚至啼血。

  ⑶龍標:詩中指王昌齡,古人常用官職或任官之地的州縣名來稱呼一個人。五溪:一說是雄溪、滿溪、潕溪、酉溪、辰溪的總稱,在今貴州東部湖南西部。關于五溪所指,尚有爭議。

  ⑷與:給。

  ⑸隨風:一作“隨君”。夜郎:漢代中國西南地區少數民族曾在今貴州西部、北部和云南東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區建立過政權,稱為夜郎。唐代在今貴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設過夜郎縣。這里指湖南的夜郎,李白當時在東南,所以說“隨君直到夜郎西”。

  白話譯文

  在柳絮落完子規啼鳴之時,我聽說您被貶為龍標尉,龍標地方偏遠要經過五溪。

  我把我憂愁的心思寄托給明暖的月亮,希望它能隨著風一直陪著您到夜郎以西。

  創作背景

  此詩一說約作于唐玄宗天寶八載(749),一說約作于唐玄宗天寶十二載(753)。當時王昌齡從江寧丞被貶為龍標(今湖南洪江)縣尉。《新唐書·文藝傳》載王昌齡左遷龍標尉,是因為“不護細行”,也就是說,他的得罪貶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問題,而只是由于生活小節不夠檢點。在《芙蓉樓送辛漸》中,王昌齡也對他的好友說:“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即沿用鮑照《白頭吟》中“清如玉壺冰”的比喻,來表明自己的純潔無辜。李白在揚州聽到王昌齡被貶的不幸遭遇以后,寫了這一首充滿同情和關切的詩篇,從遠道寄給他。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并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于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是屈原以來最具個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詩人,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古詩賞析】相關文章: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賞析03-20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賞析01-21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賞析10-28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原文及賞析10-23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詩詞賞析09-06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詩詞賞析09-13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的詩詞賞析02-05

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賞析09-12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唐詩賞析01-04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原文及賞析08-24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精品在看在线观看高清 | 伊人久久五月天综合网 | 婷婷久久五月综合色国产 | 在线看r级电影一区二区 |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一 | 亚洲AV日韩AV高清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