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齡從軍行其一簡析

時間:2024-10-16 20:02:56 王昌齡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王昌齡從軍行其一簡析

  唐代詩人王昌齡所做的邊塞詩,詩體是樂府詩,按秦漢時期的民間音樂,民間詩歌如孔雀東南飛的形式所做的詩。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王昌齡從軍行其一簡析,一起來看一下吧。

  從軍行二首·其一

  唐代:王昌齡

  大將軍出戰,白日暗榆關。

  三面黃金甲,單于破膽還。

  注釋

  古代“榆關”是范圍廣泛的軍事防區概念,南至海、北至山,東至山海關,西北抵青龍都山。隋唐時期,榆關作為中原漢王朝防御遼東高句麗入侵的重要的軍事重地,設關扎營,屯集大批兵馬。本詩作者是唐人,所用地名也是唐代的。

  漠北歷史上是匈奴、突厥等北方游牧民族的勢力范圍。把榆關搬到漠北的發明家是現代某粉。

  簡析1

  這首詩描寫了漢武帝時,大將軍衛青在漠北以武鋼車合圍單于,從此漠南無王庭的一戰。

  結合史記的一段記載:“而適值大將軍軍出塞千余里,見單于兵陳而待,于是大將軍令武剛車自環為營,而縱五千騎往當匈奴。匈奴亦縱可萬騎。會日且入,大風起,沙礫擊面,兩軍不相見,漢益縱左右翼繞單于。單于視漢兵多,而士馬尚強,戰而匈奴不利,薄莫,單于遂乘壯騎可數百,直冒漢圍西北馳去。”(《衛將軍驃騎列傳》 )

  事件:“大將軍出戰” 漠北決戰,大將軍衛青率五萬騎兵于定襄出塞千余里,深入漠北。

  環境:“白日暗榆關” 會日且入,大風起,沙礫擊面,兩軍不相見。

  戰法:“三面黃金甲” 大將軍令武剛車自環為營合圍單于,趁風起時反擊。

  戰果:“單于破膽還” 單于遂乘壯騎可數百,直冒漢圍西北逃跑而去。

  簡析2

  《從軍行》組詩是王昌齡采用樂府舊題寫的邊塞詩,共有七首。這一首刻畫了邊疆戍卒懷鄉思親的深摯感情。

  “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上海風秋。”這兩句是說,在烽火臺西邊高高的聳著一座戍樓,黃昏的時候,獨坐在戍樓上任憑從湖面上吹來的秋風撩起自己的戰袍。

  首句中的“烽火城”代指設置烽火臺的邊城,古時邊境上筑高城以御敵,一旦敵人入侵,便于城垛上燃起狼糞或柴草,白天以煙,夜間以火來報警。“百尺樓”也指邊城戍樓。這兩種景物都是邊境上所特有的;它既點明了地理環境,又給這首邊塞詩籠罩上一層濃濃的沙場氛圍。次句則點明這是秋天的一個傍晚,一名久戍不歸的士兵正獨坐在孤零零的戍樓上,天地悠悠,牢落無偶,思親之情正隨著青海湖方向吹來的陣陣秋風任意翻騰。

  “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無那:無奈,指無法消除思親之愁。金閨:女子閨閣的美稱,這里指家室。這兩句是說,此時又傳來一陳幽怨的羌笛聲,吹奏的是《關山月》的調子,無奈這笛聲更增添了對萬里之外的妻子的相思之情。

  接著耳邊又傳來嗚嗚咽咽的羌笛聲,“更吹羌笛關山月”,《關山月》,樂府曲調,屬于《鼓角橫吹曲》,內容大都表達征戍離別之情,本來心緒已十分悲涼的征人,傷離別的樂曲又引發了他無窮的思親之情,經不住心馳萬里而涌起滔滔的愁思。這縷縷的笛聲,恰似一根導火線,使邊塞征人積郁在心中的思親之情,再也控制不住,終于來了個大爆發,引出了詩的最后一句。這一笛聲,對于“獨坐”在孤樓之上的聞笛人來說是景,但這景又包含著吹笛人抒發的情,使環境更具體、內容更豐富。詩人用這亦情亦景的句子,不露痕跡,完成了由景入情的轉折過渡,何等巧妙,何等自然!環境氛圍已經造成,為抒情鋪平墊穩,然后水到渠成,直接描寫征人的心理——“無奈金閨萬里愁”。詩人所要表現的是征人思念親人,懷戀鄉土的感情,但不直接寫,不寫自己思念金閨中人,而想象此刻閨中人正在萬里之外,念及自己。因邊城聞笛,代為金閨之愁;自己之愁,已經不堪,而閨中之愁,更將奈何?這一曲筆使得感情倍深一層,把征人和思婦的感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就全篇而言,這一句如畫龍點睛,立刻使全詩神韻沸騰,而更具動人的力量了。

  王昌齡素有“七絕圣手”之稱,他的七言絕句寫得概括凝練,言近旨遠;涵義豐富,神韻悠然,這首《從軍行》便是一例。

【王昌齡從軍行其一簡析】相關文章:

從軍行王昌齡其一10-17

王昌齡從軍行其一10-16

王昌齡的從軍行其一08-14

從軍行王昌齡其一答案07-31

王昌齡《從軍行其一》翻譯12-03

古詩從軍行其一王昌齡賞析07-10

王昌齡《從軍行》其一翻譯10-24

從軍行王昌齡其一古詩賞析08-02

王昌齡從軍行其一的意思及賞析08-29

簡析王昌齡的“意境”理論對后世的影響07-09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午夜丰满少妇性开放视频 | 日韩中文字幕网先锋资源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动漫 | 亚洲区日韩精品中文字幕 | 亚洲精品嫩草研究院久久 | 五月天在线精品老司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