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軍行王昌齡關城詩意

時間:2024-06-11 10:03:39 惠嘉 王昌齡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從軍行王昌齡關城詩意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接觸過古詩吧,古詩的篇幅可長可短,押韻比較自由靈活,不必拘守對仗、聲律。那么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從軍行王昌齡關城詩意,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原文

  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譯詩

  從秦漢到如今明月依舊照耀邊關,

  到塞外從軍的人征程萬里仍然沒有回還。

  如果現在有象李廣那樣的將軍鎮守邊境,

  那就不會讓敵人的兵馬越過陰山。

  作者簡介

  王昌齡(?~約756) 唐代詩人。字少伯。京兆長安(今陜西西安)人。開元十五年 (727)登進士第,任秘書省校書郎。曾與孟浩然交游,“二人數年同筆硯”(孟浩然《送王昌齡之嶺南》)。開元二十二年,王昌齡又應博學宏詞科登第,授汜水(今河南鞏縣東北)縣尉。開元二十七年,因事被貶謫嶺南,途經襄陽時,孟浩然有詩送他(《送王昌齡之嶺南》)。經湖南岳陽,他有送李白詩《巴陵送李十二》。次年,他由嶺南北返長安,并于同年冬天被任命為江寧(今江蘇南京)縣丞。世稱王江寧。在江寧數年,又受謗毀,被貶為龍標(今湖南黔陽)縣尉。李白有《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詩,寄予深切的同情與懷念。安史亂起,王昌齡由貶所赴江寧,為濠州刺史閭丘曉所殺。

  《出塞》,漢代《橫吹曲》曲名。關塞并不都在邊疆,內地某些軍事重地也叫“塞”。唐代詩人寫我國東北、西北和北方地區的生活、戰斗,常用《出塞》、《入塞》、《塞上》、《塞下》、《前出塞》、《后出塞》等漢唐樂府民歌的名稱作詩題。《出塞》共兩首,這里選的是第一首。

  唐玄宗后期沉醉于荒淫的生活,政治昏暗,內有權奸李林甫、楊國忠弄權,外有安祿山等藩鎮受寵。安祿山身兼范陽、平盧等節度使,在與契丹、回紇(hé禾)和奚的貴族統治者的斗爭中常常失利,給將士和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這首詩感嘆守將無能,大約是針對這種現實的。

  從軍行王昌齡關城詩意

  這是一首邊塞詩。那秦漢時的月亮,依然明亮,依然照耀著如今的邊關,而萬里出征的將士卻蹤影難尋,永遠長眠在了異鄉。在深沉的感慨中暗示當時邊防多事,表明詩人對久戍士卒的深厚同情。起句用“秦月”“漢關”互文,跨越千古,自有一股雄渾蒼涼之氣充溢全篇。繼而詩人由士卒不能生還的悲劇寫到對“龍城飛將”的期望,融抒情與議論為一體,直接抒發戍邊將士鞏固邊防的愿望和保衛國家的壯志,洋溢著愛國激情和民族自豪感。寫得氣勢豪邁,擲地有聲!同時這兩句又語帶諷刺,表現詩人對朝庭用人不當和將帥無能的不滿。

  在表現征人思想活動方面,詩人運筆也十分委婉曲折。環境氛圍已經造成,為抒情鋪平墊穩,然后水到渠成,直接描寫邊人的心理——“無那金閨萬里愁”。作者所要表現的是征人思念親人、懷戀鄉土的感情,但不直接寫,偏從深閨妻子的萬里愁懷反映出來。而實際情形也是如此:妻子無法消除的思念,正是征人思歸又不得歸的結果。這一曲筆,把征人和思婦的感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就全篇而言,這一句如畫龍點睛,立刻使全詩神韻飛騰,而更具動人的力量了。

  全詩熔鑄了豐富復雜的思想感情,詩境雄渾深遠,確為一首思想性和藝術性完美結合的佳作。

  注釋

  ⑴出塞:出關,出征。

  ⑵秦時明月漢時關:互文見義,秦漢時代的明月和雄關,即明月和雄關依然和秦漢時代一樣。

  ⑶萬里長征人未還:出關萬里參加遠地征戍的人都沒有回來。

  ⑷但使:只要。龍城:指盧龍城,一作“盧城”,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長城附近一帶,為漢代右北平郡所在地。飛將:指西漢名將李廣,曾任右北平太守,治盧龍縣。一說指西漢名將衛青。

  ⑸不教:不叫,不讓。教,讓。胡馬:指侵擾內地的外族騎兵。度:越過。陰山:昆侖山的北支,在今內蒙古自治區中部。

  譯文

  依舊是秦漢時期的明月和邊關,征人守邊御敵離家萬里未回還。

  倘若龍城的飛將軍李廣今還在,絕不會讓匈奴南下牧馬過陰山。

  創作背景

  《出塞二首》是王昌齡早年赴西域時所作。《出塞》是樂府舊題。秦漢以來,邊關多事,烽火不熄,士兵久戍不歸。詩人關心邊事,同情長期征戰的士兵,認為邊防上的要害問題是將領無用,不能抵御來犯的敵人,因此借樂府舊題《出塞》作詩以昔諷今。其中第二首詩在《全唐詩》中同時也錄入李白詩作下,作《軍行》。

  整體賞析

  第一首詩慨嘆邊戰不斷以及國無良將,反映出人民要求平息邊患享受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望。

  詩的首句寫景物,為千古名句,受到歷代學士的激賞。前人詮釋此句說:“以月屬秦,以關屬漢者,非月始于秦,關起于漢也,意謂月之臨關秦漢一轍,征人之出俱無還期,故交互其文而為可解不可解之語。讀者以意逆志,自當了然,非唐詩終無解也。”(唐汝詢《唐詩解》卷二十六)此句互文見義,含蘊豐富深遠。在時空的大背景上詩人揮灑如椽巨筆,將秦漢以來的千年歷史與當時明月籠罩下的萬里邊關巧妙地融合起來。從歷史上看,秦漢時起便筑城備胡,在千年漫長的歲月中,邊關內外一直與胡人征戰不斷,如今與戍邊戰士日夜相伴的秦月漢關自然便成為歷史的見證“人”。次句寫怨情。詩的主人公——久戍邊關的戰士,目睹眼前的景物“明月”、城“關”,不禁觸發起鄉關之思,不禁想起自己的不幸遭遇,以及整個民族的悲劇命運!萬里長征沒有歸期,古代秦漢已經如此,今天唐代依然如此。

  后兩句,以側面烘染的筆法點出詩篇的主題:假如李廣將軍還活著的話,就決不會讓胡馬越過陰山,邊境安定,征人也就可以回家與親人團聚了。這里用“但使”“不教”的假設句對古代英雄人物飛將軍李廣充滿無限景仰之情,對現今將領的諷刺含意不言自明。

  此詩悲壯渾成,婉而多諷,因之明代詩人李攀龍稱贊這首詩是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

【從軍行王昌齡關城詩意】相關文章:

《從軍行》王昌齡詩意06-24

從軍行王昌齡及詩意11-29

從軍行王昌齡的詩意01-25

《從軍行》王昌齡11-29

從軍行王昌齡12-02

從軍行王昌齡賞析03-21

從軍行王昌齡拼音03-29

唐詩《從軍行》 王昌齡02-10

從軍行王昌齡鑒賞11-24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一区二区三区欧美在线 | 日韩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二区不卡 |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9 |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 |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a偷伦 | 亚洲精品福利aV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