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軍行王昌齡是什么詩

時間:2024-10-06 09:59:35 芷欣 王昌齡 我要投稿

從軍行王昌齡是什么詩

  很多人都熟記王昌齡所寫的《從軍行》古詩,那你知道從軍行王昌齡是什么詩嗎?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從軍行王昌齡的詩,希望能幫到你!

  《從軍行》王昌齡的詩屬于著名的邊塞詩。

  從軍行:其一

  從軍行二首·向夕臨大荒

  向夕臨大荒,朔風軫歸慮。

  平沙萬里余,飛鳥宿何處。

  虜騎獵長原,翩翩傍河去。

  邊聲搖白草,海氣生黃霧。

  百戰苦風塵,十年履霜露。

  雖投定遠筆,未坐將軍樹。

  早知行路難,悔不理章句。

  秋草馬蹄輕,角弓持弦急。

  去為龍城戰,正值胡兵襲。

  軍氣橫大荒,戰酣日將入。

  長風金鼓動,白露鐵衣濕。

  四起愁邊聲,南庭時佇立。

  斷蓬孤自轉,寒雁飛相及。

  萬里云沙漲,平原冰霰澀。

  惟聞漢使還,獨向刀環泣。

  注釋

  ①向夕:臨近傍晚。

  ②大荒:指遙遠的邊庭。

  ③軫歸慮:謂思歸傷懷令人心痛。

  ④虜騎:敵人的騎兵。

  ⑤翩翩:輕疾之貌。

  ⑥邊聲:指邊塞特有的聲響,包括風人喊馬嘶聲等。

  ⑦海氣:指大沙漠里的煙塵。海:指翰海。黃霧:指沙漠里大風揚沙形成的塵霧。

  ⑧理章句:研治經書。章句:指分析經書的章節句讀,為漢儒治經之法。

  《從軍行二首·向夕臨大荒》的作者是王昌齡,被選入《全唐詩》的第140卷第4首。[2]

  從軍行:其二

  大將軍出戰,白日暗榆關。

  三面黃金甲,單于破膽還。

  【譯文】

  青海上空的陰云遮暗了雪山,遙望著遠方的玉門關。塞外的將士身經百戰磨穿了盔和甲,攻不下西部的樓蘭城誓不回來。

  鑒賞

  這首詩描寫了漢武帝時,大將軍衛青在漠北以武鋼車合圍單于,從此漠南無王庭的一戰。

  結合史記的一段記載:“而適值大將軍軍出塞千余里,見單于兵陳而待,于是大將軍令武剛車自環為營,而縱五千騎往當匈奴。匈奴亦縱可萬騎。會日且入,大風起,沙礫擊面,兩軍不相見,漢益縱左右翼繞單于。單于視漢兵多,而士馬尚強,戰而匈奴不利,薄莫,單于遂乘壯騎可數百,直冒漢圍西北馳去。”(《衛將軍驃騎列傳》 )

  事件:“大將軍出戰” 漠北決戰,大將軍衛青率五萬騎兵于定襄出塞千余里,深入漠北

  環境:“白日暗榆關” 會日且入,大風起,沙礫擊面,兩軍不相見

  戰法:“三面黃金甲” 大將軍令武剛車自環為營合圍單于,趁風起時反擊

  戰果:“單于破膽還” 單于遂乘壯騎可數百,直冒漢圍西北逃跑而去

  拓展:從軍行王昌齡賞析1

  唐.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

  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

  不破樓蘭終不還。

  譯文

  青海湖上烏云密布,連綿雪山一片黯淡。邊塞古城,玉門雄關,遠隔千里,遙遙相望。守邊將士,身經百戰,鎧甲磨穿,壯志不滅,不打敗進犯之敵,誓不返回家鄉。

  賞析

  詩中的一、二兩句,不妨設想成次第展現的廣闊地域的畫面:青海湖上空,長云彌溫;湖的北面,橫亙著綿廷千里的隱隱的雪山;越過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遙遙相對的軍事要塞——玉門關。它集中了東西數千里廣闊地域的長卷,就是當時西北邊戍邊將士生活、戰斗的典型環境。前兩句詩不僅描繪了整個西北邊陲的景象,而且點出了“孤城”西拒吐蕃,北防突厥的極其重要的地理形勢。寫景的同時滲透豐富復雜的感情:戍邊將士對邊防形勢的關注,對自己所擔負的任務的自豪感、責任感,以及戍邊生活的孤寂、艱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壯、開闊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詩中的三、四兩句由情景交融的環境描寫轉為直接抒情。第三句“黃沙百戰穿金甲”,是概括力極強的詩句。戍邊時間之漫長,戰事之頻繁,戰斗之艱苦,敵軍之強悍,邊地之荒涼,都于此七字中概括無遺。“百戰”是比較抽象的,冠以“黃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戰場的特征,令人宛見“日暮云沙古戰場”的景象;“百戰”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見戰斗之艱苦激烈,也可想見這漫長的時間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壯烈犧牲。但是,金甲盡管磨穿,將士的報國壯志卻并沒有銷磨,而是在大漠風沙的磨煉中變得更加堅定。“不破樓蘭終不還”,就是身經百戰的將士豪壯的誓言。上一句把戰斗之艱苦,戰事之頻繁越寫得突出,這一句便越顯得鏗鏘有力,擲地有聲。一二兩句,境界闊大,感情悲壯,含蘊豐富;三四兩句之間,顯然有轉折,二句形成鮮明對照。典型環境與人物感情高度統一,是王昌齡絕句的一個突出優點,這在此篇中也有明顯的體現。

  從軍行王昌齡賞析2

  王昌齡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葉城西秋月團。

  明敕星馳封寶劍,辭君一夜取樓蘭。

  【注釋】

  [1]本篇描寫了一個志在殺敵保邊疆的英雄形象。

  [2]胡瓶:西域出產的一種儲水器。落膊:挎在胳膊上。落,通絡。薄汗:健馬名。

  [3]碎葉城:古城名,因城臨碎葉水而得名,故址在今吉爾吉斯國托克馬克城附近,曾是唐安西四鎮之一的碎葉鎮治所所在地。

  [4]明:白天。敕(chì):皇帝的詔書。星馳:星夜奔馳。封寶劍:賜給尚方寶劍,作為封官的憑證。

  [5]樓蘭:古國名,見《從軍行其四》注5。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從軍行王昌齡譯文,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們。

  從軍行王昌齡賞析3

  王昌齡

  關城榆葉早疏黃,日暮云沙古戰場。

  表請回軍掩塵骨,莫教兵士哭龍荒。

  【注釋】

  ①關城:指邊關的守城。

  ②云沙:像云一樣的風沙。

  ③表:上表,上書。

  ④掩塵骨 :掩是埋,掩塵骨指尸骨安葬.

  ⑤龍荒:荒原.

  【譯文】

  深秋邊城榆樹上的葉子早已疏黃開始飄落,傍晚紅日欲墜,大風突起,一轉眼城外的古戰場就被如云的風沙彌漫.風沙過后,無數枯骨暴露在戰場上。

  這些年來,多少將士為保衛家園,戰死在這荒涼的邊城.應該上書朝廷將他們的尸骨好好安葬,別讓這些為保衛國家而死的將士們像孤魂野鬼一樣到死還在游蕩。

  從軍行王昌齡賞析4

  古從軍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

  行人刁斗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營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

  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

  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

  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葡萄入漢家。

  注釋

  1、烽火:古代一種警報。

  2、公主琵琶:漢武帝時以江都王劉建女細君嫁烏孫國王昆莫,恐其途中煩悶,故彈琵琶以娛之。

  3、聞道兩句:漢武帝曾命李廣利攻大宛,欲至貳師城取良馬,戰不利,廣利上書請罷兵回國,武帝大怒,發使遮玉門關,曰:“軍有敢入,斬之!”兩句意謂邊戰還在進行,只得隨著將軍去拼命。

  譯文

  白天士卒們登山觀察報警的烽火;

  黃昏為了飲馬他們又靠近了交河。

  行人在風沙昏暗中聽到刁斗凄厲;

  或聽到烏孫公主琵琶聲幽怨更多。

  野營萬里廣漠荒涼得看不見城郭;

  大雪霏霏迷漫了遼闊無邊的沙漠。

  胡地的大雁哀鳴著夜夜驚飛不停;

  胡人的士兵痛哭著個個淚流滂沱。

  聽說玉門關的交通還被關閉阻斷;

  大家只得豁出命追隨將軍去拼搏。

  年年征戰不知多少尸骨埋于荒野;

  徒然見到的是西域葡萄移植漢家。

  賞析

  借漢皇開邊,諷玄宗用兵。全詩記敘從軍之苦,充滿非戰思想。萬千尸骨埋于荒野,僅換得葡萄歸種中原,顯然得不償失。

  詩開首先寫緊張的從軍生活。白日黃昏繁忙,夜里刁斗悲嗆,琵琶幽怨,景象肅穆凄涼。接著渲染邊陲的環境,軍營所在,四顧荒野,大雪荒漠,夜雁悲鳴,一片凄冷酷寒景象。最后寫如此惡劣環境,本應班師回朝,然而皇上不準。而千軍萬馬拼死作戰的結果,卻只換得葡萄種子歸國。足見君王之草菅人命。全詩句句蓄意,步步逼緊,最后才畫龍點睛,著落主題,顯出它的諷刺筆力。

【從軍行王昌齡是什么詩】相關文章:

王昌齡從軍行是什么詩05-30

《從軍行》王昌齡11-29

從軍行王昌齡06-02

從軍行王昌齡的詩意01-25

從軍行王昌齡鑒賞11-24

《從軍行》王昌齡詩意06-24

從軍行王昌齡的翻譯07-16

王昌齡的《從軍行》賞析09-11

唐詩《從軍行》 王昌齡06-20

王昌齡從軍行賞析11-22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本在线精品视频观看 | 伊人久久精品视频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99 | 色窝窝播放视频在线观看 | 婷五月亚洲中文 | 亚洲大片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