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望廬山瀑布》教案設計反思
《望廬山瀑布》教學反思
《望廬山瀑布》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五組17課《古詩兩首》中的一首古詩,下面是我教學這首古詩之后進行的一些反思:
一、直觀教學大大激發了孩子們學習古詩的興趣。
開始上課以后,我首先用多媒體展示了廬山的風光圖片,孩子們一邊看一邊發出驚嘆聲,讀著景點的名字,表現得非常興奮。
師:廬山瀑布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生:廬山景色太美了!
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給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師:是呀!廬山的景色太美了,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看到廬山的景色以后,心情很激動,詩興大發,揮筆寫下了著名的《望廬山瀑布》。
師:請同學們翻開書,大聲朗讀這首詩,把每個字讀正確,每行詩讀流利。
〖反思〗
唐詩是中華文明的瑰寶,廬山是馳名中外的勝地。教師播放課件展示廬山的美,為學生創設了愉快的情感學習氛圍。再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出廬山的美,更是讓學生不知不覺地走進廬山,零距離地感受古詩,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漸行漸濃,再切入到他們的求知基點,只提把詩歌讀正確、讀流利的初步要求,讓學生在充分讀的訓練中樹立了學習古詩的信心,奠定了學好古詩的基調。
在學生自讀古詩、讀詞、認字、并且初步了解詩中所描寫的景象之后,再次展示了廬山的配樂風光視頻,孩子們再次加深了對廬山瀑布壯美景觀的感受,他們熱愛祖國河山的情感和朗誦古詩的激情又一次得到了升華。
二、指導朗讀體現層次性
在揭示古詩題目之后,我示范朗讀了一遍古詩,然后讓學生自己根據課件上展示的節奏,自己給詩劃出斜線、兩人練習讀,要求學生根據畫出的斜線讀出節奏。在指名讀的時候,我發現他們雖然讀出了節奏,但讀得有些拉調子。我又示范讀了一句,并告訴大家,讀的時候,要注意“聲斷,氣不斷”,既字音有停頓的地方,但不是完完全全的停頓。指導之后,又請了一位同學來讀,感覺明顯好了許多。但我覺得學生讀的感情還不夠到位,因此,我又一次進行了示范朗讀,并讓大家再一次欣賞了配樂風光視頻,同學們的情感又一次得到了升華,大家在在配樂朗誦中找到了感覺,越讀越好,讀出了詩歌的韻味,還讀出了激情。
三、一點思考
低段古詩教學要不要講解詩的內容?
小學語文教學大綱(一、二年級)中說:“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 我的理解就是低段古詩教學,不必講古詩內容,只要學生能夠誦讀和獲得初步的感悟即可。但我想,如果干脆不講恐怕是不行的,因為學生年齡小,兒歌和童謠內容一般都很好理解,不存在問題,有些古詩恐怕孩子們就不是那么容易理解。就像這一節課,當我問到“日照香爐生紫煙”是什么意思?李金琳同學舉手說是爐子上在冒煙,令人啼笑皆非。
【《望廬山瀑布》教案設計反思】相關文章:
《望廬山瀑布》反思05-28
《望廬山瀑布》的教案設計08-17
《望廬山瀑布》教學反思08-08
《望廬山瀑布》教學反思07-30
望廬山瀑布教學反思09-23
《望廬山瀑布》優秀教案設計09-13
李白《望廬山瀑布》教案設計06-30
望廬山瀑布教案設計案例10-07
《望廬山瀑布》教案設計范文08-15
望廬山瀑布人教版教案設計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