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隴西行》賞析

時間:2024-10-26 00:35:28 毅霖 王維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王維《隴西行》賞析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經典的古詩吧,古詩的篇幅可長可短,押韻比較自由靈活,不必拘守對仗、聲律。什么樣的古詩才經典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王維《隴西行》賞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隴西行》原文:

  十里一走馬,五里一揚鞭。

  都護軍書至,匈奴圍酒泉。

  關山正飛雪,烽戍(一作火)斷無煙。

  《隴西行》參考注釋:

  ①隴西行:樂府古題名之一。隴西,隴山之西,在今甘肅省隴西縣以東。

  ②都護:官名。漢代設置西域都護,唐代設置六大都護府以統轄西域諸國。

  ③匈奴:這里泛指我國北部和西部的少數民族。

  ④酒泉:郡名,在今甘肅省酒泉縣東北。

  ⑤關山:泛指邊關的山岳原野。

  ⑥烽戍:烽火臺和守邊營壘。古代邊疆告警,以烽燧為號,白天舉煙為“燧”,夜晚舉火為“烽”。戍,一本作“火”。

  ⑦斷:中斷聯系。

  《隴西行》賞析:

  這是一首采用樂府舊題寫的邊塞詩,表現了匈奴入侵、邊防告急的情景。作者沒有正面描寫戰爭,而是截取軍使送書這一片斷,通過描繪出一幅迷茫、壯闊的關山飛雪遠戍圖,側面渲染邊關的緊急與緊張,展現出詩篇“意余象外”的深邃與凝重。所以有張戒《歲寒堂詩話》中的“信不減太白”之譽。

  與王維《隴西行》類似的作品名稱:

  雜詩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少年行(其三)

  送別

  紅豆

  鹿柴

  渭城曲(又名《送元二使安西》)

  竹里館

  送別

  觀獵

  拓展:王維簡介

  王維在詩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無論邊塞、山水詩,無論律詩、絕句等都有流傳人口的佳篇。王維又是一位著名的繪畫大師。蘇軾說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王維確實在描寫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獨到的造詣。無論是名山大川的壯麗宏偉,或者是邊疆關塞的壯闊荒寒,小橋流水的恬靜,都能準確、精煉地塑造出完美無比的鮮活形象,著墨無多,意境高遠,詩情與畫意完全融合成為一個整體,著有《王右丞集》二十八卷。

  王維(699—759),字摩詰(為人好佛),太原人。生卒年尚有701至761之說。

  早熟,與其小一歲的弟弟縉幼年均過人。十五歲時去京城應試,由于他能寫一手好詩,工于書畫,而且還有音樂天才,所以少年王維一至京城便立即成為京城王公貴族的寵兒。有關他在音樂上的天賦,曾有這樣一段故事:一次,一個人弄到一幅奏樂圖,但不知為何題名。王維見后回答說:“這是《霓裳羽衣曲》的第三疊第一拍。”請來樂師演奏,果然分毫不差。

  在詩歌方面,有他十五十七十八歲時寫成的有文字記載的。可見,他在十幾歲時已經是位有名的詩人了。這在詩人中是罕見的。當時,在那貴族世襲的社會中,象王維這樣多才多藝的資質,自然會深受贊賞。因此,二十一歲時就考中了進士。

  出仕后,王維利用官僚生活的空余時間,在京城的南藍田山麓修建了一所別墅,以修養身心。該別墅原為初唐詩人宋之問所有,那是一座很寬闊的去處,有山有湖,有林子也有溪谷,其間散布著若干館舍。王維在這時和他的知心好友度著悠閑自在的生活。這就是他的半官半隱的生活情況。

  一直過著舒服的生活的王維,到了晚年卻被卷入意外的波瀾當中。玄宗天寶十四年(755)爆發了安史之亂。在戰亂中他被賊軍捕獲,被迫當了偽官。而這在戰亂平息后卻成了嚴重問題,他因此被交付有司審訊。幸在亂中他曾寫過思慕天子的詩,加上當時任刑部侍郎的弟弟的求情,才得免于難,僅受貶官處分。其后,又升至尚書右丞之職。

  王維早年有過積極的抱負,希望能作出一番大事業,后值政局變化無常而逐漸消沉下來,吃齋念佛。四十多歲的時候,他特地在長安東南的藍田縣輞川營造了別墅,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這首詩是他隱居生活中的一個篇章,主要內容是“言志”,寫詩人遠離塵俗,繼續隱居的愿望。詩中寫景并不刻意鋪陳高中學習方法,自然清新,如同信手拈來,而淡遠之境自見,大有淵明遺風。

【王維《隴西行》賞析】相關文章:

王維《隴西行》古詩06-01

唐朝詩人王維《隴西行》原文譯文、注釋及賞析10-24

王維隴西行全文、注釋、翻譯和賞析_唐代04-22

《隴頭吟》王維唐詩鑒賞08-10

王維鹿柴賞析03-22

鹿柴王維賞析07-22

王維的《相思》的賞析08-24

陳陶《隴西行》古詩賞析12-16

《隴西行》的古詩詞賞析04-10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最的成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中天堂国产日韩欧美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码 | 久久精品国产96久久 | 中文字幕亚洲制服在线看 |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字幕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