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漢江臨眺》全詩翻譯賞析

時間:2024-07-05 14:17:58 王維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王維《漢江臨眺》全詩翻譯賞析

  賞析,是一個漢語詞匯,意思是欣賞并分析(詩文等),通過鑒賞與分析得出理性的認識,既受到藝術作品的形象、內容的制約,又根據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經驗、藝術觀點和藝術興趣對形象加以補充和完善。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王維《漢江臨眺》全詩翻譯賞析,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漢江臨泛》是唐代詩人王維于公元740年(開元二十八年)創作的一首五律。詩人泛舟漢江,以淡雅的筆墨描繪了漢江周圍壯麗的景色。全詩猶如一巨幅水墨山水。首聯寫眾水交流,密不間發;頷聯開闊空白,疏可走馬;頸聯由遠而近,遠近相映,筆墨酣暢;尾聯直抒胸臆,可比作畫上題字。

  漢江臨眺

  王維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詩文解釋:

  楚國的地界與三湘連接,在荊門與九條支流相通。地勢開闊,江水好像一直滔滔流到天外,遠處山色若隱若現,時有時無。城市就似在水面上浮動,波濤洶涌好像使遠處的天空搖動起來。襄陽正是風和日麗,一片好風光,留下來與山翁共醉。

  韻譯:

  漢水流經楚塞,又接連折入三湘;

  荊門匯合九派支流,與長江相通。

  漢水浩瀚,好象是流到天地之外;

  山色朦朦朧朧,遠在虛無漂緲中。

  沿江的郡邑,恰似浮在水面之上;

  水天相接的邊際,波濤激蕩滾動。

  襄陽的風景,確實叫人陶醉贊嘆;

  我愿留在此地,陪伴常醉的山翁。

  詞語解釋:

  三湘:湘水總稱。

  九派:長江九條支流。

  江流:漢江水。

  浮:浮于。

  風日:風光。

  詩文賞析:

  這首《漢江臨眺》可謂王維融畫法入詩的力作。詩人泛舟漢江,以淡雅的筆墨為我們描繪了漢江周圍壯麗的景色。筆法飄逸,錯落有致,優美素雅,意境壯闊,就像一幅山水畫,給人以美的享受。

  這首《漢江臨眺》可謂王維融畫法入詩的力作。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語工形肖,一筆勾勒出漢江雄渾壯闊的景色,作為畫幅的背景。泛舟江上,縱目遠望,只見莽莽古楚之地和從湖南方面奔涌而來的“三湘”之水相連接,洶涌漢江入荊江而與長江九派匯聚合流。詩雖未點明漢江,但足已使人想象到漢江橫臥楚塞而接“三湘”、通“九派”的浩渺水勢。詩人將不可目擊之景,予以概寫總述,收漠漠平野于紙端,納浩浩江流于畫邊,為整個畫面渲染了氣氛。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以山光水色作為畫幅的遠景。漢江滔滔遠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兩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時隱時現,若有若無。前句寫出江水的流長邈遠,后句又以蒼茫山色烘托出江勢的浩瀚空闊。詩人著墨極淡,卻給人以偉麗新奇之感,其效果遠勝于重彩濃抹的油畫和色調濃麗的水彩。而其“勝”,就在于畫面的氣韻生動。難怪王世貞說:“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是詩家俊語,卻入畫三昧。”說得很中肯。首聯寫眾水交流,密不間發,此聯開闊空白,疏可走馬,畫面上疏密相間,錯綜有致。

  接著,詩人的筆墨從“天地外”收攏,寫出眼前波瀾壯闊之景:“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這里,詩人筆法飄逸流動。明明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動,卻說是前面的城郭在水面上浮動;明明是波濤洶涌,浪拍云天,卻說成天空也為之搖蕩起來。詩人故意用這種動與靜的錯覺,進一步渲染了磅礴水勢。“浮”、“動”兩個動詞下得極妙,使詩人筆下之景都動起來了。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山翁,即山簡,晉人。《晉書。山簡傳》說他曾任征南將軍,鎮守襄陽。當地習氏的園林,風景很好,山簡常到習家池上大醉而歸。詩人要與山簡共謀一醉,流露出對襄陽風物的熱愛之情。此情也融合在前面的景色描繪之中,充滿了積極樂觀的情緒。

  這首詩給我們展現了一幅色彩素雅、格調清新、意境優美的水墨山水畫。畫面布局,遠近相映,疏密相間,加之以簡馭繁,以形寫意,輕筆淡墨,又融情于景,情緒樂觀,這就給人以美的享受。王維同時代的殷璠在《河岳英靈集》中說:“維詩詞秀調雅,意新理愜,在泉為珠,著壁成繪。”此詩很能體現這一特色!

  名家點評

  宋·劉辰翁:顧云:此等處本渾成,但難擬作,恐近淺率。(《王孟詩評》)

  元·方回:右丞此詩,中兩聯皆言景,而前聯尤壯,足敵孟、杜《岳陽》之作。(《瀛奎律髓》)

  明·郭濬:氣象涵蓄,渾渾無際,淺率者擬學不得。(《增訂評注唐詩正聲》)

  明·鐘惺:真境說不得(“江流”句下)。(《唐詩歸》)

  明·唐汝詢《唐詩解》:第四句對巧,五六上句較勝。

  明·周珽:劉辰翁曰:無意之意。魏慶之曰:三四輕重對法,意高則不覺。吳山民曰:起有注《水經》筆意。(《唐詩選脈會通評林》)

  明·馮舒:澄之使清矣,“壯”字不足以盡之。(《瀛奎律髓匯評》)

  明·陸貽典:順題做法,落句推開。(《瀛奎律髓匯評》)

  清·屈復:前六雄俊闊大,甚難收拾,卻以“好風日”三字結之,筆力千鈞。題中“臨泛”,不過末句順帶而已。(《唐詩成法》)

  清·吳煊、胡棠:三四氣格雄渾,盛唐本色。五六即第三句之半。(《唐賢三昧集箋注》)

  清·張謙宜:“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學其氣象之大。(《繭齋詩談》)

  清·查慎行:第一、第三句中兩用“江”字。不但此也,“三江”“九派”“前浦”“波瀾”,篇中說水處太多,終是詩病。(《瀛奎律髓匯評》)

  清·紀昀:三四好,五六撐不起,六句尤少味,復衍三句故也。(《瀛奎律髓匯評》)

  清·張錫麟:三句雄闊,四句縹渺,此換筆之妙。(《唐詩近體》)

  清·吳汝綸:雄偉有氣力,學者宜從此等入手。(《唐宋詩舉要》)

  創作背景

  唐玄宗開元二十八年(740),時任殿中侍御史的王維,因公務去南方,途經襄陽。此詩是詩人在襄陽城欣賞漢江景色時所作。

  作者簡介

  王維,唐代詩人。字摩詰。原籍祁(今屬山西),其父遷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濟西),遂為河東人。開元進士。累官至給事中。安祿山叛軍陷長安時曾受職,亂平后,降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書右丞,故亦稱王右丞。晚年居藍田輞川,過著亦官亦隱的優游生活。詩與孟浩然齊名,并稱“王孟”。前期寫過一些以邊塞題材的詩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則為山水詩,通過田園山水的描繪,宣揚隱士生活和佛教禪理;體物精細,狀寫傳神,有獨特成就。兼通音樂,工書畫。有《王右丞集》。

【王維《漢江臨眺》全詩翻譯賞析】相關文章:

王維詩《漢江臨眺》原文賞析07-28

王維《漢江臨泛 / 漢江臨眺》鑒賞09-09

王維《終南山》全詩翻譯賞析06-28

王維《使至塞上》全詩賞析與翻譯10-22

王維《桃源行》全詩翻譯賞析07-15

王維《田園樂》全詩翻譯賞析10-09

王維《漢江臨泛》詩賞析03-28

王維《山居秋暝》全詩翻譯賞析07-11

王維《酬張少府》全詩翻譯賞析07-19

王維《贈郭給事》全詩翻譯賞析08-29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AV秘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观看黄AⅤ免费观看 | 亚洲一区精品中文字幕 | 日本久久久免费精品 | 在线观看h的网址 | 亚洲高清网址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