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的虛實美

時間:2024-07-11 02:00:23 王維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關于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的虛實美

  中國藝術講究虛實之美。在中國山水畫中,特別注重了“虛實相生”的藝術審美效果。在中國文論中,藝術意境的審美效果是有“實”與“虛”的結合所產生的。就一首詩歌而言,這個“虛”是看不著,也摸不著的,但讀者是能夠感受到的,它是對“實”的“玩味”與“妙悟”所得。像王維的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或者說,詩是活動的畫,畫是凝固的詩。其實,我認為,結合起來看,這畫是實,這詩是虛,詩畫合一。如,《輞川閑居》中的: “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漢江臨汛》中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這些詩句所描寫的景物具體、鮮明而生動,但我們在感受這個景物(實)時,一種意味的悠遠綿長的意緒得以顯現,產生虛實相生的藝術意境。下面就以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為例,談談詩歌中的虛實美。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開始兩句寫道:“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首先,我們在閱讀時,感受到的是詩句所表現出來的清晰自然之美。其中“輕” 、“新”在詩句中表現出輕柔之感;在思維上,注重空間的轉換,由“渭城”到“客舍”,由大到小,在紛紛細雨中,“柳色新”。這些都是實寫,是我們能夠從視角上感受到的。然而,實寫處處蘊含著“虛的”情思意蘊。在中國古典詩歌中,雨中送客總是憂思不斷,情意綿綿。詩人寫“朝雨”,雖是環境描寫,但為送友人增添了幾分愁思意緒。情從中來。“柳色新”不但表明了雨后自然景物的清新,暗示了季節——初春,而且也表現依依不舍的情懷。因為,朋友遠去,到那“春風不度玉門關”去。這里,詩人不但為朋友遠去的生活而擔憂,蘊含著淡淡憂思,而且順理成章進入下文,從整體上由實到虛。有助于下文的情感表現。

  后兩句寫道:“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友人的離開是不能避免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但朋友的情感也是真摯。在無奈之下,詩人也只好“勸君更盡一杯酒”。此時此刻,詩人只好勸朋友再飲一杯酒,以表達對朋友真摯的感情,表達對朋友遠去的一種想念與祝福。然而,詩人的眼光不是停留在眼前的送別,想到的是朋友遠去后而再無朋友了,“西出陽關無故人。”可以說,這是詩歌情感的凝聚,是詩人對朋友到邊塞后的無限關切和深切感慨。“無故人”,對朋友來說,到了邊塞,就沒有我這樣的好朋友;對我來說,你走了,我這里也沒有你這樣的好朋友。在此,暗示著朋友遠去,我們都將會孤獨與孤單。其實,我們都是天涯游子,都感受著天涯淪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在詩中,詩人沒有描繪邊塞,沒有展示出邊塞的惡劣環境和凄風苦雨般的生活,一句“西出陽關無故人”,“陽關”讓讀者一下子想到唐代王之煥的《涼州詞》:“黃沙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這詩中那悲壯蒼涼的情緒卻引發讀者的思緒,讓讀者讀之而倍感其苦,詠之而更感其心,那種離鄉背井、孤獨苦悶、存亡未卜的感傷之情也油然而生。這種情感的產生直到與詩歌中的情感產生共鳴,完全取決于詩人的虛實手法的運用,取決于虛實結合所產生的審美藝術境界。

  總之,虛與實在中國古代詩歌中始終是辯證統一的,不論是“化實為虛、以虛代實”,還是“虛實相間、虛中見實”,它們是都構成一種詩化的、無盡的想象空間,表現出一種深邃空靈的審美境界。

【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的虛實美】相關文章:

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10-23

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全文07-26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全文賞析08-19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原文賞析08-15

王維詩《送元二使安西》教案08-11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翻譯賞析09-21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詩意及賞析10-29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原文釋義賞析09-27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教學設計及反思10-26

王維詩作《送元二使安西》教學設計06-09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动漫国产制服丝袜 | 亚洲日本人一成在线网播放 |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专区在线插放免费 |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人网站 | 亚洲国产第一福利一区二区 | 亚洲一线高清精品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