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研究吟詩的禪者

時間:2024-09-14 13:29:13 松濤 王維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王維研究吟詩的禪者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經典的古詩吧,古詩有四言、五言、七言、雜言等多種形式。那什么樣的古詩才是經典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王維研究吟詩的禪者,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王維研究吟詩的禪者

  共仰頭陀行,能忘世諦情

  盛唐著名詩人王維,字“摩詰”,生于公元701年。其高祖王儒賢至王維這一代,均為朝廷命官。其父官終汾州司馬,其母崔氏,亦為博陵以禮法相尚的大家。王維全家都崇信佛教,素食戒殺。他的母親崔氏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在王維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學佛修行,并依止一代高僧大照普寂禪師三十多年,一生“褐衣蔬食,持戒安禪,樂住山林,志求寂靜!

  王維事母至孝,據引日唐書?王維傳》載:“事母崔氏以孝聞,……居母喪,柴毀骨立,殆不勝喪!倍啻纬霈F在王維詩歌中的幽靜美麗的藍田輞川別業,就是他為方便母親學佛修行而購置營建的。

  他的名“維”與字“摩詰”,正是出自一部著名的佛經《維摩詰所說經》。此經中的主人公維摩詰居士,是一位修證非常高的在家大菩薩。王維如此取名字的緣因,也是為了表示對這位在家的大菩薩的敬慕和效學之心。

  王維曾在禪宗南宗高僧道光禪師座下受學禪宗頓悟之旨十年,后來又拜禪宗六祖慧能大師的高足荷澤神會禪師為師。據《神會語錄》載,王維曾求教神會大師修養心性和求解脫之事,與神會大師語經數日,反復參究,深服其旨,贊嘆神會大師修證境界不可思議。后來王維受神會大師之囑作《六祖能禪師碑銘》,全文充溢著對六祖慧能大師的崇仰之情:“大師至性淳一,天姿貞素。百福成相,眾妙會心。經行宴息,皆在正受。談笑語言,曾無戲論。故能五天重跡,百越稽首。”“世之至人,有證于此,得無漏不盡漏,度有為非無為者,其惟我曹溪禪師乎!”

  王維不但深諳佛理,而且堅持比較嚴格和正統的佛教實修,道德品質很高貴潔靜。他的早年詩作中就曾寫有:“好讀高僧傳,時看辟谷方。”“柳色春山映,梨花夕鳥藏。北窗桃李下,閑坐但焚香!彪[居之時,他常與一些志趣相投的高僧和居士一起探討佛法和共同禪修,如詩《山中寄諸弟妹》云:“山中多法侶,禪誦自為群。城郭遙相望,唯應見白云!痹姟端{田山石門精舍》云:“朝梵林未曙,夜禪山更寂。道心及牧童,世事問樵客。暝宿長林下,焚香臥瑤席。澗芳襲人衣,山月映石壁!

  他對佛教超脫世染和勵節苦行的精神深表敬仰并身體力行。如詩《期游方丈寺》云:“共仰頭陀行,能忘世諦情。”“法向空林說,心隨寶地平!痹姟锻兜酪粠熖m若宿》:“一公棲太白,高頂出云煙。梵流諸壑遍,花雨一峰偏。跡為無心隱,名因立教傳。鳥來還語法,客去更安禪。晝涉松露盡,暮投蘭若邊。洞房隱深竹,清夜聞遙泉。向是云霞里,今成枕席前。豈唯留暫宿,服事將窮年!钡鹊。

  王維很喜歡清凈,且終生素食。如其詩所云:“吾生好清凈,蔬食去情塵!薄笆膹臄嗳澭,不復嬰世網!薄皭廴救找驯,禪寂日已固!蓖蹙S大約三十歲的時候,他的妻子就過世了,沒有子嗣,王維也沒有再結婚:“妻亡不再娶,三十年孤居一室,屏絕塵累!边@在當官的往往三妻四妾的封建社會是非常難得的。

  他晚年的時候,更是潛心于佛教修持。雖官至尚書右丞的高位,仍然過的是一種半官半隱,身在家而心出家的清修生活:“晚年長齋,不衣文彩……在京師,日飯十數名僧,以玄談為樂。齋中無所有,唯茶鐺、藥臼、經案、繩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獨坐,以禪誦為事o”他還曾上表給皇帝,愿把自己鐘愛的輞川山莊施作佛寺,供一些高僧“精勤禪誦,齋戒住持o”同時也為亡母廣積福德,以表孝道。王維臨終之時,正念分明,從容而逝:“臨終之際,以縉在鳳翔,忽索筆作別縉書。又與平生親故作別書數幅,多敦勵朋友奉佛修心之旨,舍筆而絕!笨梢娝剿匦蕹值墓αι詈,過于常人。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王維長年的禪修和素食,也使他自己身心欣悅潤澤:“我家南山下,動息自遺身。入鳥不相亂,見獸皆相親。云霞成伴侶,虛白侍衣巾。”“青苔石上凈,細草松下軟。窗外鳥聲閑,階前虎心善!薄袄@籬生野蕨,空館發山櫻。香飯青菰米,佳蔬綠芋羹。誓陪清梵末,端坐學無生!薄败洸莩絮米,長松響梵聲。空居法云外,觀世得無生!

  王維的名詩《過香積寺》:“不知香積寺,數里入云峰。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痹娙巳ド钌綉驯е械南惴e寺參訪。山間的石徑幽靜無人,只有詩人在閑適地走向寺院。路旁的古木蒼翠遒勁,參天蔽日,杳遠的群山深處隱隱傳來的古寺鐘聲,在山林間縈繞回蕩;香積寺還在數里之外云霧繚繞的山峰之上。澗壑中的清溪泉水縈繞曲折,在山石間清泠作響,落日的余暉映照在青松上,更增其蒼郁清涼。身心清凈愉悅的詩人仿佛已融入了山間的美景。日暮時分,終于到達了香積寺。詩人在此寂靜禪修,制服自己內心的貪嗔癡三毒,心境的安詳寧靜就如同寺前澄澈明凈的碧潭。

  王維詩《終南別業》:“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白知。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o”詩人中年時頗為喜歡禪修之道,晚年時就在終南山隱居修行。興致來的時候,他常會獨自在山野間悠閑地游賞美景。恬淡清凈的詩人,以其慧心靈性,常能領悟到風光旖旎的大自然的無窮機趣。不知不覺間,詩人來到了流水的盡頭,于是隨緣安坐,欣賞峰壑間正在飄浮升起的白云。偶然遇見了一位隱修于林間的高士,則談笑風,樂而忘返。全篇洋溢著隨緣任運、自由灑脫、無憂無慮的禪悅之樂,其中“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一句,為深蘊禪理的千古佳句。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王維有很多詩歌雖通篇未明顯提及佛理,但全詩盈溢著禪意。大自然的花開花落,松風明月,幽谷鳥鳴,溪澗清流……在多才多藝、靈氣炳煥的詩人筆下,是那么生機盎然而又空靈靜謐,于悠然忘機之際,顯現出一派如“羚羊掛角,無跡可求”的禪悅之境。如詩《辛夷塢》:“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痹诩澎o無人的山里,芙蓉花在枝頭紛紛綻花吐蕊,如爛漫的紅霞一般艷麗。寂靜的山澗里杳無人跡,沒有人知道、也沒有人來欣賞它們的生命存在和美麗。它們仍是那么自然自在地靜靜開放,又默默地凋落,來之于自然,又回歸自然,沒有怒放的欣喜,也沒有凋零的悲哀,一切隨緣任運。這也正是詩人清寂自在的禪心的寫照。明朝人胡應麟贊美此詩:“讀之身世兩忘,萬念皆寂。”

  王維用自己清凈無染的禪心,靜默觀照大自然的生息變化,在詩中凝煉出一片永恒的靜謐。如詩《鹿柴》:“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笨占诺纳搅种幸姴坏饺说嫩欅E,偶爾傳來的人語聲更增添了山間的寂靜。落日的余暉返照在幽深的樹林中,枝葉間夕陽斑駁的光影映落在亙古的青苔上。詩《鳥鳴澗》:“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南風輕拂、花草盈野的春天的夜晚,身心閑凈的詩人在空寂的山中,靜靜地觀賞悄然飄落的桂花。正當此時,一輪晶瑩皎潔的圓月在深藍的天幕中緩緩地升起。清澈如水的月光仿佛驚動了山澗里沉睡的小鳥,春山夜月的美麗景色,使鳥兒們也不由得時而婉囀地歌唱贊美。而它們不時的啁啾啼鳴,使寂寂春山更顯靜謐。

  在清凈的禪者覺悟的心目中,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黃花。空山無人,水流花開,都是在演說本來寂靜清明,無生無滅的妙理。詩人以一顆清明自在、隨緣任運的禪心,體味大自然的生命律動和人生景象,禪悅之情常流于字里行間。如詩《竹里館》“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痹娙霜氉宰谟撵o的翠竹林里,清閑自在地時而彈奏古琴,時而長嘯。竹林深幽,世俗人并不知曉,只有天上那輪清澈皎潔的明月,與我清凈明潔的心靈相知相照。詩:“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浼屹孜磼,鶯啼山客猶眠”。彩霞一般嬌艷的桃花在春天雨露的滋潤下吐蕾綻放,嫩綠的依依楊柳在清晨的迷濛煙云中輕輕飄拂;庭院里的花樹下落英繽紛,家僮尚未打掃;黃鶯在花枝上清麗婉囀地歌唱,而山居的禪者仍在靜靜地安然入眠。詩中生機一片的盈盈春意,更襯托出“客猶眠”的空寂與閑適,和落花無言,人淡如菊的和諧與寧靜。

  王維用一顆空明清靜的禪心來觀照大干世界,在他優美的詩筆下,大自然是這樣的清凈美妙,一片天機,禪趣洋溢:“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山中元無雨,空翠濕人衣!薄扒锷綌坑嗾,飛鳥逐前侶。”“野花叢發好,谷鳥一聲幽。”“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薄懊髟滤砷g照,清泉石上流!薄帮S颯松上雨,潺潺石中流。”“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薄敖魈斓赝,山色有無中!薄昂弦换厥,青山卷白云!薄奥浠偶盘渖进B,楊柳青青渡水人!薄拔倚乃匾验e,清川澹如此!

  天高云淡的秋天,清淺的山溪里白石落出,茂密蒼翠的林木中稀疏地點綴著幾處紅葉,山間本來并沒有雨,而山色青翠欲滴,似乎如細雨濕衣般染綠了山中行人的衣裳。叢叢簇簇盛開的野花如繡似錦,布谷鳥不時的鳴啼更增添了山中的幽靜。夕陽將要落山了,天空中飛翔的鳥兒在絢麗的晚霞中追逐著自己的友伴。連綿千里的峰壑中處處古木參天,群山中時時可聽聞杜鵑鳥美妙的歌聲。深山里飄灑了一夜的濛濛煙雨后,濯枝潤葉的林木叢中仿佛懸掛著百道流泉。月明之夜,如水的月光照拂著蒼翠的松林,清澈的山泉水在澗石上潺潺流動。詩人在碧波瀲滟的湖面泛舟,夾岸落花寂寂,綠柳依依,山鳥鳴啼,回首相望,但見不盡的悠悠青山,和峰巒間飄浮的白云在自如地舒卷。詩人的心是那樣的寂靜和清明,天地萬物任運自然的顯現,在詩人看來無不是在演說著緣起生滅,本自空寂的清凈妙法。

  拓展:走進“詩魔”王維的背后故事

  早熟,與其小一歲的弟弟縉幼年均聰明過人。十五歲時去京城應試,由于他能寫一手好詩,工于書畫,而且還有音樂天賦,所以少年王維一至京城便立即成為京城王公貴族的寵兒。有關他在音樂上的天賦,《唐國史補》曾有這樣一段故事:一次,一個人弄到一幅奏樂圖,但不知為何題名。王維見后回答說:“這是《霓裳羽衣曲》的第三疊第一拍。”請來樂師演奏,果然分毫不差(根據沈括《夢溪筆談》卷十七“書畫”的考證,《霓裳羽衣曲》第三疊并沒有拍,是散曲,白居易的句子“中序擘騞初入拍”也可以說明這一點。沈括精通音律,其言可信。王維工于音律,是正史所載之事,但這個故事卻是編造的)。

  王維從小就受到了母親的熏陶,同時,根據《王右丞集注》卷二五,有一篇《大薦福寺大德道光禪師塔銘》,文中述及了詩人同當代名僧道光禪師的關系是說:“維十年座下,俯伏受教,欲以毫末度量虛空,無有是處,志其舍利所在而已!笨梢娡蹙S確實也佛家姻緣不淺,其晚年更是過著僧侶般的生活。據《舊唐書》記載:“在京師,長齋,不衣文采,日飯十數名僧,以玄談為樂,齋中無所有,惟茶鐺藥臼,經案繩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獨坐,以禪頌為事。”此時的王維儼然是一僧侶了。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官至尚書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縣),遷至蒲州(今山西永濟),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藍田輞川別墅。他是唐代山水田園派的代表。

  王維因父處廉終官汾州司馬,徙家于蒲州(今山西永濟西南),遂為河東人。從小天資聰明,九歲時即能寫文章,十七歲時寫了一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膾炙人口,詩云:“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边@首詩成為千古傳誦的佳句,顯示了王維超群的才華。

  青少年時的王維不僅以文章知名,還擅長音樂,尤善彈琵琶。據傳開元九年(721年)春,岐王把他引薦到公主家,在公主面前用琵琶彈奏一曲,名《郁輪袍》,“聲調哀切,滿座動容”,大受公主稱賞。又進詩若干首,都是人們素所誦讀的詩篇,更令公主稱奇。公主遂召試官至第,舉薦他為解頭,一舉進士登第。

  王維同唐室親王交往較多,并很被看重。寧王李憲乃玄宗長兄,曾讓太子位給玄宗,倍受玄宗尊寵,一時貴盛。一次寧王見一賣餅者之婦,長得“纖白明媚”,十分喜歡她,便給餅師很多錢,把她納為妾,寵愛無比。過了一年多,寧王問她還想念餅師嗎?并接來了餅師。她見了餅師后,“雙淚垂頰,若不勝情”。時在座的十幾個賓客,皆是有名文士,見此“無不凄異”。寧王讓大家賦詩,王維才思敏捷,最先賦成,詩云:“莫以今時寵,能忘舊日恩。看花滿眼淚,不共楚王言。”詩以春秋時代息夫人的故事來諷詠眼前這位無人身自由的婦女的遭遇,于是寧王乃將她歸還餅師,“使終其志”。

【王維研究吟詩的禪者】相關文章:

王維的詩與禪06-05

大雪吟詩句11-11

游子吟詩詞賞析12-27

王維是哪個朝代的,王維的主要作品07-29

王維的詩歌11-10

王維的氣節11-12

王維的古詩03-27

王維的詩04-22

王維詩集11-16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美女在线一区二区 | 免费人成国产网页在线观看 | 亚洲人成的中文字幕 | 亚洲熟女aⅴ一区二区性色 中文字幕无线第一区 | 久久97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 一级Av网站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