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教學設計
引導語:“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當杜甫登山泰山山頂,吟下此千古名句,那種豪氣另世人動容,而對于中學生來說,想要解讀詩人所抒發的情感和思想,還是有一定的難度。作為老師,則要更加生動形象的講課,讓小學生們更容易學習和掌握這首詩,那么,關于這首詩的教學過程,應該怎么設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生《望岳》優秀教學設計范本,歡迎大家參考改正。
望岳優秀教學設計范本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分析、理解本詩的意象和象征意味。
⑵能有感情地誦讀詩歌。
2.情感目標
1.領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詩歌的情境美。
2、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產生心靈共鳴。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我們學習了杜甫的《望岳》,能說說板塊的題目嗎?
這一冊板塊項目與12冊有何不同,你是怎樣理解的?(12冊把泰山做為中華文明,泰山是一種文化)
2、敘述板塊題目
(體會泰山是一處名勝,更是華夏文明中的一種)
二、簡介作者及作品
三、師生共同賞析研讀古詩
1、(1)配樂朗誦《望岳》
(2)全體學生配樂齊讀
(3)指導學生朗讀
(4)教師范讀
2、指導學生參照詮釋,疏通詩句,理解詩意。
(1)巡視。隨機指導。
(2)引導學生質疑,學習釋疑。
3、再次播放配樂詩朗誦,品悟詩句,賞析。
設問:
(1)詩題為《望岳》,但全詩卻不風一個“望”字?
(2)全詩視望,而句句寫向岳而望,角度有什么不同?
(第一句遠望泰山的景象;第二句近望泰山的景象;第三句是凝望泰山時所見的景象,最后一句是神游玉皇頂所見)
4、引導學生思考:
詩言志,詩歌創作無一不是為了傳情達意,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四、感情朗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思維拓展(作業)
通過畫一畫、說一說、寫一寫,進一步體會詩的意境。
【望岳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望岳教學設計07-26
《望岳》教學設計08-26
《望岳》教學設計08-05
《望岳》教學設計11-18
關于望岳的教學設計09-11
望岳杜甫教學設計09-10
望岳》教學設計范本10-05
小學《望岳》教學設計09-24
望岳優秀教學設計09-27
《望岳》小學教學設計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