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公開課教案

時間:2024-10-01 12:49:20 望岳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望岳》公開課教案

  引言:杜甫的這首《望岳》是詠東岳泰山的名篇,表達了詩人不怕困難、敢攀頂峰、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以及卓然獨立、兼濟天下的豪情壯志。《望岳》也是古典詩歌公開課重點古詩之一,以下是小編分享的《望岳》的公開課講課稿,歡迎大家閱讀和借鑒!

《望岳》公開課教案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學會本課生字新詞,對照注釋,理解詩句的意思。

  2 過程與方法: 能結合當時的寫作背景,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默寫古詩。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用詞的精妙,品味語言,培養語感,提高審美情趣。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古詩表達的情感。

  2、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產生心靈共鳴。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準備:關于杜甫及《望岳》的相關資料。

  教學方法:古詩四步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我們學習了杜甫的《望岳》,能說說板塊的題目嗎?

  這一冊板塊項目與12冊有何不同,你是怎樣理解的?(12冊把泰山做為中華文明,泰山是一種文化)

  2、敘述板塊題目

  (體會泰山是一處名勝,更是華夏文明中的一種)

  二、簡介作者及作品

  三、師生共同賞析研讀古詩

  1、(1)配樂朗誦《望岳》

  (2)全體學生配樂齊讀

  (3)指導學生朗讀

  (4)教師范讀

  2、指導學生參照詮釋,疏通詩句,理解詩意。

  (1)巡視。隨機指導。

  (2)引導學生質疑,學習釋疑。

  3、再次播放配樂詩朗誦,品悟詩句,賞析。

  設問:

  (1)詩題為《望岳》,但全詩卻不風一個“望”字?

  (2)全詩視望,而句句寫向岳而望,角度有什么不同?

  (第一句遠望泰山的景象;第二句近望泰山的景象;第三句是凝望泰山時所見的景象,最后一句是神游玉皇頂所見)

  4、引導學生思考:

  詩言志,詩歌創作無一不是為了傳情達意,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四、感情朗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思維拓展(作業)

  通過畫一畫、說一說、寫一寫,進一步體會詩的意境。

  六、板書

  遠望

  近望

  望岳

  凝望

  驚嘆、贊美、陶醉、豪邁

  愿望

  七、課后小結:

  1.學生小結:這堂課,老師以《望岳》為例,帶領大家探究如何準確的把握詩歌的主題,請同學們根據這堂課所學的內容談一下你的收獲?

  明確把握詩歌主題的主要方法:

  (1)知人論世;

  (2)分析詩人選取材料構成的藝術形象之間的邏輯關系。

  2.老師總結:即分析詩歌形象應注意景和人,物與人;景和情、物與情之間的關系。回應考點,把握考點。這是我們這堂課最大的收獲。

  教學反思

  詩圣”杜甫,他的詩感時傷世、憂國憂民;他的詩沉郁頓挫、壯志豪情。在《教版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中收集了杜甫的三首詩----《杜甫詩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學習這三首詩,學生對對我國古代詩詞名篇多了一份了解,也對詩歌的形式特點會有進一步的認識。學生能逐步感受到杜甫在不同時期的創作思想,并接受詩人人道主義精神的陶染。

  傳統教學中學生學習古詩詞一般都是先反反復復地誦讀,再進行語言的品析,進而感受詩歌的意境。學生對這種教學模式已經十分熟悉甚至有些倦怠了。如果古詩詞的教學僅僅停留在咬文嚼字上,把完整的詩句弄得支離破碎,那還有什么美感可言呢?新的課程標準明確提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在這一基本理念指導下,我們八年級語文集體備課組老師在集體備課時設想能否找到一種新的方法喚起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和熱情?能否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來學習古詩詞?

  基于以上認識,我們準備把前兩首詩的教學在一節課完成。對《望岳》《春望》的教學方法進行了一次嘗試----在注重朗讀教學的的同時,抓住“望”字,將兩首詩歌進行比較學習。注重整個學習過程的層次性,由易到難,由初步感知到深入探究。這兩首詩歌為杜甫不同時期所寫,詩的風格也迥然不同,《望岳》境界壯闊、氣勢磅礴、抱負遠大;而《春望》則景象凄清、感情凝重、風格沉郁。詩歌風格不同的背后主要是詩人所處的時代背景不同。在學生感知詩意的基礎上讓他們合作探究去探討這種現象,從而獲得詩歌鑒賞的一種重要方法---“知人論詩、知時論時”。這樣可以充分尊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學會學習。

  在課前,根據教學設計,我有針對性地布置學習預習詩人的經歷、感知詩歌的大意。在上課時學生對詩歌內容已經比較熟悉了。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們對這種新的詩歌教學方法感覺很新鮮,課堂氣氛較好。學生踴躍發言,積極探討,學有所得。一堂課中,學生在兩首詩歌的比較學習中,感受到了兩首詩歌風格的不同,體味到了詩人早年內心的遠大抱負和后來的憂國傷時之情,取得了較好的學習效果。

【《望岳》公開課教案】相關文章:

《望岳》公開課說課稿09-08

望岳的教案10-22

《望岳》教案04-03

《望岳》教案05-19

《望岳》公開課教學設計09-10

《望岳》公開課教學設計09-19

望岳優秀教案07-15

【熱門】《望岳》教案08-22

《望岳》教案【薦】08-10

《望岳》參考教案06-13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综合久久一本伊一区 | 香蕉久久高清免费 | 亚洲天堂在线免费 | 日本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亚洲人成电影手机在线播放 | 亚洲3D卡通动漫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