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名師教學實錄

時間:2024-10-12 16:07:53 望岳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望岳名師教學實錄

  《望岳》,作者杜甫,共有三首,分詠東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華山)。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望岳名師教學實錄 ,歡迎閱讀。

望岳名師教學實錄

  課前放鄧麗君演唱的《 明月幾時有》,營造課堂氛圍。讓學生置身于古詩詞 演唱的氛圍之中。

  師:同學們,中國是詩的國度,詩歌藝術源遠流長,詩詞歌賦浩如煙海。山川河流、花草樹本都成為詩人歌詠的對象。如我們學過的寫樹木的詩有:

  生:《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無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師:寫山的有:

  生:橫看成嶺側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師:寫花的呢?

  生::《梅花》。

  師:同學們一起背王安石的《梅花》。

  生: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師:舉不勝舉,如果說古代詩歌就是那天上的星星,那么杜甫的詩就是那最閃亮最璀燦的一顆。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杜甫,去聆聽詩人心靈搏動的顫音,感受詩人生命之歌的變調 。今天,我們用一種新的方法學習杜甫早期所寫的詩歌《望岳》。

  展示課件一:踏歌而行覓古韻,余音裊裊仿古詩。請同覺說說這句話的意思。

  生(思鴻):唱著歌尋覓古詩的韻味,在余音裊裊中仿寫古詩。

  師:對。這堂課要求把握而兩點:一是體會《望岳》詩歌意境;二是領略詩歌和音樂完美結合的神韻,吟唱仿寫古詩詞。

  師:《望岳》這個“岳”指的是哪座山?

  生:齊答“泰山”。]

  師:對,是有“五岳獨尊”之稱的泰山。(老師板書“望岳”,簡單畫泰山輪廓) 老師畫的泰山象不象?

  生:齊答“象”(笑)。

  師:這首詩比較好懂,同學們課前做了預習,請同學來介紹杜甫及這首詩有關的內容。 生(趙路遙):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詩人。字子美。

  生(何燦云):杜甫的詩歌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表達了他對勞動人民的同情。

  生(張 舜):杜甫被稱為詩圣。

  生:齊答“杜甫的詩反映了當時歷史,稱為史詩 ”。

  生(趙詩恒):杜甫詩的風格主要以“沉郁頓挫”為主。

  師:同學們介紹得很清楚,全面。同學們對詩人寫作《望岳》的背景是否有所了解? 生(張勝藍):杜甫的《望岳》共有三首,分詠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

  ]生(肖奕奕):《望岳》這首詩是杜甫二十四歲時寫的。詩人在詩篇中遠望泰山,為它的大神奇秀美而心情激蕩

  師:說得非常好,肖奕奕同學課前對《望岳》一詩進行了深入地探討。下面我們分組討論、學習這首詩。第一大組討論①、②句,第二大組討論③、④句,第三大組討論⑤、⑥句,第四大組討論⑦、⑧句。

  學生互相討論三分鐘,老師參與討論并作指導。

  師:請停下。請第一大組的同學來鑒賞①、②句。

  生(李婷婷):這兩句主要寫了詩人遠望泰山。

  師:從哪個地方看出詩人是遠望而不是登上泰山?

  生(劉冠):從“齊魯青未了 ”這一句來看。因為在泰山周圍,遠看一大片的綠色。 師:這寫出泰山什么特點?

  生:齊答“寬廣”。

  師:很好(老師板書“廣”)。第一大組同學說①、②句寫出了泰山的寬廣,詩人當時是怎樣的心情呢?其他組同學幫忙想一想?

  生(林翠娜):從這一問一答的句中,看出詩人非常喜愛這泰山。

  生:齊說“一種喜悅的心情。”

  學生看到林翠娜夸張的手勢,都笑了。

  師:是啊,在寫景的時候表達自己的情感,正應了這句話“一切景語皆情語 。” 第二組的同學說說 ③、④句。

  生(張婧娜):③、④句描寫了泰山景色秀美。

  師:從哪里看出來?

  生:(李笑也):“造化鐘神秀”就是說大自然把神奇秀麗都聚集在泰山身上。

  師:對,這個“鐘”解釋得好。

  生(孫睿):“陰陽割昏曉”說明泰山的南北暗、亮不同,說明泰山很高大。

  師:這里哪個字用得好?

  生(王丹雪)“割”字很形象,就象人用刀割開一樣。師:這個字找得好,這兩句寫出了泰山的特點:高大(師板書“高”)其他組同學對③、④句還有沒有問題?

  生(劉華):還寫了泰山的秀美。

  生:齊說“已經說了”。

  師:噢,第二組已經說到了。很好。(師板書“美”)。第三大組說說⑤、⑥句 。 生(洪滿川):從這兩句看出詩人心胸很坦蕩。

  師:心胸坦蕩。詩中“蕩”字是什么意思?

  生(洪滿川):激蕩。詩人的胸懷隨著泰山之云霧繚繞而激蕩。

  師:對,同學們看看語文書封面,這是一幅怎樣的圖景?

  生:齊說“有山,有云”。

  師:對,山與云連成一片。第四大組說說⑦、⑧句。

  生(吳芮):就是寫詩人登上泰山的時候。

  師:登上泰山了嗎?

  生:齊說“沒有,是說一定要登上去”。

  師:詩人為什么想要登上去呢?一二三大組同學剛才說了什么?

  生(吳芮):因為泰山很高、很美,詩人想一定要登上去。這兩句說,登上泰山頂就會覺得其它山都小了。因為泰山是很高、很大、很廣。這樣寫,就襯托了泰山的高大。

  師:覺得其他山都小了。古代一位智者也曾登上泰山,發出同樣的感慨。同學們知道是誰嗎? 生(陳金龍):是孔子。他說“登上泰山而小天下。”

  師:登上泰山。覺得天下都小了,這里用了什么手法?

  生:齊答“夸張”。

  師:這是夸張。杜甫說“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詩人還沒登上泰山,就說“一覽眾山小”,詩人這里是一種怎樣的思維方式?

  生: 齊說“想象”。

  師:對。寫詩就要展開想象。想象是詩歌的生命。當時詩人才二十四歲,正值胸懷遠大抱負的時候。同學們想象一下:假如青春年少的你登上泰山會有何感想呢?

  生(趙詩恒):有一種被征服的快感。

  學生笑。

  生(趙詩恒):是一種征服泰山的快感。

  生(張逸飛):祖國的山河真是美。

  生(李聰):就因為泰山很高,自己上去了,身邊有眾山圍著,自己就象神仙一樣。

  師:說得好。李白就曾來到泰山,也寫了泰山,那就是神仙一般的感覺,同學們課后讀一讀。 生(吳海燕):我覺得是希望在明天,我登上泰山,想到我可以在這個世界創一番事業。 師:很好,有抱負,有凌云壯志。讀這首詩,我們感覺到的不僅是對泰山美景的贊揚,更是一種泰山精神,一種民族精神的體現。時過境遷,千百年過去了,《望岳》以及詩歌體現的精神與泰山同垂不朽。《望岳》被喻為寫泰山詩歌的絕唱。以后很多人來過泰山、寫過泰山,但無人能比。明代有位詩人寫到:齊魯至今青未了,題詩誰比杜陵人。杜陵人是誰? 生:齊答“杜甫”。

  師:同學們理解了詩歌內容、領悟了詩人的情感,下面再來讀一遍。

  生:齊讀《望岳》。

  師:讀得很有氣勢。我們說《望岳》是一曲民族精神和杜甫個人抱負的頌歌。杜甫在頌,我們想怎么樣呢?

  生:齊答“歌”。

  師:那好,我們討論一下,選自己熟悉的曲子來唱,可合作可獨唱。

  學生討論、準備、練唱三分鐘。

  生(肖奕奕、顏碧文)齊唱《望岳》。

  全班同學鼓掌、笑。

  師:歌聲悠揚。請問選的是什么曲?

  生(肖奕奕):《大中華》。

  師:為什么要選這首曲來唱?

  生(顏碧文):覺得感情比較相近。

  生(肖奕奕):節奏也很接近。

  生(劉愷華):唱《望岳》(用《小城故事》曲)

  全體同學笑。

  師:為什么選這首曲?

  生(劉愷華):覺得它很美。

  生(劉廣銳):唱《望岳》(用《三國》曲)

  全班同學熱烈鼓掌。

【望岳名師教學實錄】相關文章:

《望岳》教學實錄06-14

望岳教學實錄09-15

《望岳》教學實錄03-06

(實用)《望岳》教學實錄05-03

《望岳》教案實錄10-15

古詩《望岳》教學實錄(精選7篇)06-01

《望岳》課堂實錄08-14

《望岳》課堂實錄06-27

高一語文《望岳》教學實錄08-04

《望岳》課堂實錄及反思10-02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性色AⅤ在线播放 | 先锋影音人成在线 | 一区二区精品性色 | 久国产乱子精品免费视频 |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青草 | 亚洲人成在线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