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教學設計

時間:2023-12-12 15:53:31 望岳 我要投稿

《望岳》教學設計(優(yōu)秀)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們應該怎么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望岳》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望岳》教學設計(優(yōu)秀)

《望岳》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會本課生字新詞,對照注釋,理解詩句的意思。

  2、過程與方法:能結合當時的寫作背景,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默寫古詩。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體會用詞的精妙,品味語言,培養(yǎng)語感,提高審美情趣。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古詩表達的`情感。

  2、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產(chǎn)生心靈共鳴。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準備:

  關于杜甫及《望岳》的相關資料。

  教學方法:

  古詩四步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我們學習了杜甫的《望岳》,能說說板塊的題目嗎?

  這一冊板塊項目與12冊有何不同,你是怎樣理解的?(12冊把泰山做為中華文明,泰山是一種文化)

  2、敘述板塊題目

  (體會泰山是一處名勝,更是華夏文明中的一種)

  二、簡介作者及作品

  三、師生共同賞析研讀古詩

  1、(1)配樂朗誦《望岳》

  (2)全體學生配樂齊讀

  (3)指導學生朗讀

  (4)教師范讀

  2、指導學生參照詮釋,疏通詩句,理解詩意。

  (1)巡視。隨機指導。

  (2)引導學生質(zhì)疑,學習釋疑。

  3、再次播放配樂詩朗誦,品悟詩句,賞析。

  設問:

  (1)詩題為《望岳》,但全詩卻不風一個“望”字?

  (2)全詩視望,而句句寫向岳而望,角度有什么不同?

  (第一句遠望泰山的景象;第二句近望泰山的景象;第三句是凝望泰山時所見的景象,最后一句是神游玉皇頂所見)

  4、引導學生思考:

  詩言志,詩歌創(chuàng)作無一不是為了傳情達意,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四、感情朗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思維拓展(作業(yè))

  通過畫一畫、說一說、寫一寫,進一步體會詩的意境。

  六、板書

  遠望

  近望

  望岳凝望驚嘆、贊美、陶醉、豪邁

  愿望

  七、課后小結:

《望岳》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詩歌。

  2、借助注釋,初步理解古詩大意,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和詩歌中蘊涵的哲學道理。讀好詩句,整體把握,誦讀賞析,領悟情感,拓展延伸。

  3、體會詩人在詩歌中所流露出的強烈情感。教學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詩歌。

  教學難點:借助注釋,初步理解古詩大意,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視頻導入,讓學生了解作者以及寫作背景。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這不但可以增加學生學以致用的機會,更可以增強他們對學習的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還可以使他們接受不同的觀點,擴展他們的視野,促進思維的發(fā)展讓他們團結協(xié)作,鍛煉提升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點講可以幫助學生完善相關知識點學習。通過拓展,讓學生閱讀水平進一步提高

  同學們,在我國源遠流長、豐富多彩的文化長河中,詩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獨具的奇葩,永開不敗。有這樣一位詩人,他胸懷大志,博覽群書;有這樣一位詩人,他屢受排擠,報國無門;有這樣一位詩人,他獨上高樓,難尋知音。于是他百感交集,不禁悲從心中來,寫下了一首千古絕唱的詩。今天老師將和同學們一起走進詩人的內(nèi)心世界,領略中華古詩的魅力。

  全班分6個小組討論以下問題,將討論結果寫在大卡上。

  1.學習《幽州臺歌》

  ①結。合注釋說說詩句的'意思。

  ②你從詩句中體會到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并說說你是怎么體會到的?

  ③小組交流自己的體會

  2.詩句研讀:詩人登上幽州臺,放眼山河,思緒萬千。他心中到底是憂慮大唐社稷還是感傷文化的蕭條呢?詩句中的“獨”該怎么理解?

  3.初步理解:詩意能幫我們更好地讀書。讀全詩說說這首詩大概講了什么?

  4.詩人如何表達自己的情感的,表達詩人什么情感?

  小組派代表上臺展示大卡,教師根據(jù)學生交流結果點講以上問題,并讓學生思考以下問題

  2.學習《望岳》

  (1)學生說說詩句的含義。

  首句“岱宗夫如何?”寫乍一望見泰山時,那種欣喜驚嘆仰慕的情形,非常傳神。“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寫出了泰山的神奇秀麗和巍峨高大的形象。這是近望泰山所見的景象。“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寫由望岳而產(chǎn)生的登岳的意愿,詩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卻能“一覽”,這顯然是詩人神游玉皇頂之所見。

  (2)詩言志,詩歌創(chuàng)作無不是為了傳情達意。這首詩流露出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1.小結:

  是的,詩人是不幸的,報國無門,獨上高臺,知音難覓,有道是“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時”。詩人的遭遇是不幸的,但又是幸運的,他留下了這樣一首足以萬古不朽的詩作,我們也是幸運的,在一千多年以后能欣賞到這樣一首名垂千古的詩篇,讓我們拿起自己的筆,把詩人的情懷也流淌在我們的紙上吧。

  2.拓展:課外閱讀陳子昂和杜甫的詩歌,并作賞析。

【《望岳》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望岳》教學設計07-30

《望岳》教學設計11-18

《望岳》教學設計15篇11-03

《望岳》教學設計14篇07-30

《望岳》教學設計(精選11篇)11-08

《望岳》教學設計(15篇)11-16

《望岳》教學設計(精選15篇)11-17

《望岳》教學設計合集15篇11-16

《望岳》教學設計集合15篇11-17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伊人丁香五月综合婷婷 | 亚洲久高清视频在线播放 | 在线观看国产99 | 中文亚洲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天堂国产人综合亚洲欧美 | 久草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