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州詞 王之渙的故事

時間:2024-09-05 13:52:43 王之渙 我要投稿

涼州詞 王之渙的故事

  王之渙這首詩《涼州詞》寫戍邊士兵的懷鄉情,是一篇不朽的邊塞詩作,對后世產生深遠的影響。下面是小編分享的王之渙的《涼州詞》故事,歡迎閱讀!

涼州詞 王之渙的故事

  王之渙的《涼州詞》故事篇一:

  官方的傳聞有一次,愛新覺羅弘歷圣上和和紳一塊蒞臨紀曉嵐家里,走進他的閱微堂,看見紀曉嵐正在練習書寫藝術。愛新覺羅弘歷便順手兒把自個兒拿著的一把紙扇交付紀曉嵐,讓他在上頭題上一首詩。紀曉嵐接過紙扇,只見上頭有深山,近城,楊柳春天的風。他略加思索,便龍飛鳳舞寫下了王之渙的《涼州詞》:黃河遠上白云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天的風不度玉門關。紀曉嵐題完詩,把紙扇交到愛新覺羅弘歷圣上手中,愛新覺羅弘歷接過紙扇,大加贊揚:“好!好!龍飛鳳舞,一氣呵成,好!”愛新覺羅弘歷看完,又遞到和紳手中說:“和愛卿,你判定勝負一下子。”和紳接過紙扇,對紀曉嵐的書寫藝術也大加贊揚。不過仔細一看,半中腰缺乏了一個“間”字,便說:“紀曉嵐,你知罪嗎?”紀曉嵐笑了笑說:“和紳,我何罪之有?”和紳說:“你審視一看,給萬歲寫詩怎么少了一個‘間’字?”說著,又把紙扇交到達愛新覺羅弘歷手上。愛新覺羅弘歷接過紙扇,盛怒:“你這是故意漏字,來哄弄朕,應當死刑!”說著,把紙扇扔給了紀曉嵐。紀曉嵐拿起紙扇一看,果真遺漏了一個“間”字,不過,他迅即鎮靜下來說:“萬歲,我寫得不是王之渙的《涼州詞》,而是依據他的詞,從新寫的一首詞。”“萬歲,你看看,你看看,他還在哄弄萬歲,該滅九族。”和紳對愛新覺羅弘歷說。愛新覺羅弘歷看了看紀曉嵐那鎮靜的模樣說:“既是你寫的是另一首詞,那你就給朕讀一讀。”紀曉嵐拿起紙扇,便朗誦起來:“黃河遠上,白云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天的風,不度玉門關。”

  王之渙的《涼州詞》故事篇二:

  傳說,清朝末年,慈禧太后請一位著名的書法家為她的扇子題詩。那位書法家寫的是唐朝王之渙的詩《涼州詞》: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由于疏忽,書法家忘了寫“間”字。慈禧大怒,要殺他。那位書法家急中生智,連忙解釋說:“老佛爺息怒,這是用王之渙的詩意填的一首詞。”并當場斷句,念給慈禧聽:慈禧聽了,轉怒為喜,連聲稱妙。

  黃河遠上 ,白云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涼州詞 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注釋:

  1、涼州詞:為當時流行的一種曲子(《涼州詞》)配的唱詞。

  2、黃河遠上:遠望黃河的源頭。

  3、孤城:指孤零零的戍邊的城堡。

  4、仞:古代的長度單位,一仞相當于七八尺。

  5、羌笛:羌族的一種樂器。

  6、楊柳:指一種叫《折楊柳》的歌曲。唐朝有折柳贈別的風俗。

  7、度:越過。后兩句是說,羌笛何必吹起《折楊柳》這種哀傷的調子,埋怨楊柳不發、春光來遲呢,要知道,春風吹不到玉門關外啊!

  賞析:

  “涼州詞”是涼州歌的唱詞,不是詩題,是盛唐時流行的一種曲調名。開元年間,隴右節度使郭知運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譜,進獻給唐玄宗。玄宗交給教坊翻成中國曲譜,并配上新的歌詞演唱,以這些曲譜產生的地名為曲調名。后來許多詩人都喜歡這個曲調,為它填寫新詞,因此唐代許多詩人都寫有《涼州詞》。

  王之渙這首詩寫戍邊士兵的懷鄉情。寫得蒼涼慷慨,悲而不失其壯,雖極力渲染戍卒不得還鄉的怨情,但絲毫沒有半點頹喪消沉的情調,充分表現出盛唐詩人的廣闊胸懷。首句“黃河遠上白云間”抓住遠眺的特點,描繪出一幅動人的圖畫:遼闊的高原上,黃河奔騰而來,遠遠向西望去,好像是從白云中流出來的一般。次句“一片孤城萬仞山”,寫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環抱下,一座地處邊塞的孤城巍然屹立。這兩句,描寫了祖國山川的雄偉氣勢,勾勒出這個國防重鎮的地理形勢,突出了戍邊士卒的荒涼境遇,為后兩句刻畫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個典型環境。

  在這種環境中忽然聽到了羌笛聲,所吹的曲調恰好是《折楊柳》,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離愁。古人有臨別折柳相贈的風俗。

  “柳”與“留”諧音,贈柳表示留念。北朝樂府《鼓角橫吹曲》有《折楊柳枝》,歌詞曰:“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下馬吹橫笛,愁殺行客兒。”歌中提到了行人臨去時折柳。這種折柳贈別之風在唐代極為流行。于是,楊柳和離別就有了密切的聯系。現在當戍邊士卒聽到羌笛吹奏著悲涼的《折楊柳》曲調時,就難免會觸動離愁別恨。于是,詩人用豁達的語調排解道:羌笛何須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楊柳》曲調呢?要知道,玉門關外本來就是春風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楊柳可折!說“何須怨”,并不是沒有怨,也不是勸戍卒不要怨,而是說怨也沒用。用了“何須怨”三字,使詩意更加儲蓄,更有深意。三、四兩句,明代的楊慎認為含有諷剌之意:“此詩言恩澤不及于邊塞,所謂君門遠于萬里也。”(《升庵詩話》)中國古代詩歌向來有“興寄”的傳統,更何況“詩無達詁”,我們認為讀者未嘗不可這樣理解,但不能就此而肯定作者確有此意。

【涼州詞 王之渙的故事】相關文章:

王之渙涼州詞的故事08-21

《涼州詞》王之渙08-13

涼州詞王之渙10-11

涼州詞 王之渙的譯文08-19

涼州詞王之渙譯文07-27

涼州詞 王之渙譯文07-11

涼州詞的詩意王之渙11-25

王之渙涼州詞的譯文10-09

王之渙的涼州詞譯文08-07

涼州詞唐王之渙08-24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 视频电影免费久久 |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天天欢夜夜爽视频精品 | 日日综合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欧美日韩颜射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