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應物《滁州西澗》賞讀

時間:2023-06-12 12:46:13 王娟 韋應物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韋應物《滁州西澗》賞讀

  《滁州西澗》是一首山水詩的名篇,也是韋應物的代表作之一。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韋應物《滁州西澗》賞讀,歡迎大家閱讀學習。

  《滁州西澗》

  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賞讀

  大家一定都知道宋徽宗,這個皇帝在政治上飽受批評,卻在中國古代藝術史上可圈可點,他在位期間常常主持宮廷畫苑考試,特別喜歡用前人詩句作為考試的題目。其中有一道題目,用的是宋代詩人寇準《春日登樓晚歸》中的兩句詩:“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边@兩句詩特別有畫面感,而且有非常豐富的想象空間,從而成為一道非常經典的試題,傳為美談。不過,這兩句詩并非寇準獨創,而是源自唐代詩人韋應物的一首絕句——《滁州西澗》。如果沒有《滁州西澗》珠玉在前,也許未必能有寇準的這兩句詩,也未必會有繪畫史上的這段美談。我們今天要來賞讀的就是韋應物的《滁州西澗》。

  韋應物(737—792),京兆萬年長安(今陜西西安)人。歷任洛陽丞、滁州刺史、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蘇州刺史等官職。世稱“韋江州”或“韋蘇州”,有《韋蘇州集》傳世。

  《滁州西澗》作于韋應物擔任滁州刺史的時候!俺荨本褪乾F在的安徽省滁州市。題目里的“西澗”指的是城西的山澗。

  閑適自在,是韋應物詩歌的一大特點。韋應物雖然擔任官職,而且是個頗有政績的地方長官,但他的個性是比較恬淡平和的。他仰慕陶淵明,特別向往恬靜自然的生活,期盼著“獨無外物牽,遂此幽居情”(《幽居》)。據史書記載,他生活簡樸卻品性高潔,“鮮食寡欲,所至焚香掃地而坐!(李肇《國史補》下)他的詩歌既有沖淡、自然的一面,也有細致精美的一面。

  晚唐的著名詩論家司空圖,把韋應物的詩風概括為“澄淡精致”(《司空表圣文集》卷二《與李生論詩書》)。宋代大詩人蘇軾則評價他“發纖秾于簡古,寄至味于淡泊”(蘇軾《書黃子思詩集后》)。他的詩歌往往景致優美,感受深細,清新自然,富有生意,屬于閑淡高遠的一路。《滁州西澗》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詩歌的前兩句勾畫西澗的景物!蔼殤z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澗水邊生長著柔嫩細密的綠草,樹蔭深處隱隱傳來黃鸝清脆的鳴叫聲。“草”是“幽草”,“樹”是“深樹”。一個“幽”字,給草染上一縷僻靜清幽的色彩;而一個“深”字,讓人感受到樹蔭的繁茂濃密。這里一定是少有人跡,所以草兒才能如此愜意地幽深,黃鸝才能如此歡快地鳴叫。

  別忘了開頭還有非常重要兩個字“獨憐”:“憐”是愛惜、愛憐的意思,“獨憐”體現出了詩人對幽草、黃鸝的情有獨鐘。這里或許有很多美麗的景物,詩人卻只挑選了澗水邊生長的幽草與深樹上鳴叫的黃鸝。這樣兩句的組合,有上有下,有動有靜。下邊的幽草是靜態的,上邊的黃鸝則是動態的。正所謂“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南朝·王籍《入若邪溪》),偶爾一兩聲婉轉動人的啼鳴,非但絲毫無損西澗的寧謐,反而讓人倍感環境的清幽。這是以動襯靜的表現手法?傊,詩歌前兩句給我們勾畫出來的,是一個極其清幽寧謐又充滿生機的世界,是詩人所鐘愛的世界。

  詩歌后兩句寫渡口的景色!按撼睅в晖韥砑,野渡無人舟自橫”,春潮夾帶著雨水而來,在傍晚時分更顯急切!皫А弊峙c“急”字,寫出了潮水與雨水的鮮活動態。而在傍晚的潮水中,野渡無人,小舟自橫。這個“自”字,指的是“自顧自”,同時也包含著“自在”、“自然而然”的意思。

  韋應物似乎非常喜歡使用“自”這個字,在他的詩中,時常出現“自”的身影。比如形容春天景物的“芳樹自妍芳,春禽自相求”(《擬古詩》其十二,《全唐詩》卷186),又如形容黃鶯啼聲的“欲囀不囀意自嬌”(《聽鶯曲》,《全唐詩》卷195),還有“百草無情春自綠”(《金谷園歌》,《全唐詩》卷194)等。這些“自”字,都可以理解為類似的意思。韋應物似乎很重視事物自然而然的樣子,“自”字的頻繁出現,體現了韋應物對待事物本真狀態的欣賞和尊重。

  同樣,在《滁州西澗》這首詩中,韋應物也是用一個“自”字,描繪出小船隨波動蕩、任意橫浮的悠然情態。盡管前一句寫潮水的急,好像是沖破了環境的寧靜,然而這個“自”字的出現,以一種悠然自在的姿態,不但消解了潮水的“急”,反而更顯出滁州西澗的自然清幽,并透露出詩人怡然自得的心境。因此,這個“自”字,不但是這一句中的關鍵,同時也是理解整首詩的“詩眼”。

  這兩句極具畫意,春潮、春雨、野渡、小舟,組成極有層次的畫面。更難得的是,它不僅具有畫面感,而且有著豐富的想象空間。關于“野渡無人”,我們通常會這么理解:渡口一個人也沒有,只有空蕩蕩的小舟,獨自在春潮中起伏。其實,關于這兩句,我們還可以作另一種解讀:沒有想要渡河的人,因而撐船人十分悠閑,任憑小舟自由橫浮。開頭我們提到了宋徽宗主持畫院考試時所出的題目:“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睋涊d,當時參加考試的考生,大多畫的是岸邊的空船,或是有白鷺站立在船艄,以顯示“無人”。惟有一位考生別出心裁,畫了一名撐船人,躺在小船之中,悠閑地吹著橫笛。這畫的意思是,“無人”指的是沒有行人,撐船人如此悠閑,正說明沒有行人渡河。而悠閑自適的意境,也就通過撐船人得到了極佳的傳達。因此,這名考生以第一名的成績獲得了錄取。由此可見這兩句詩所具有的豐富想象空間。其實,無論作哪一種解讀,我們同樣都能感受到的,就是詩歌中那自由自在、閑適淡雅的意境。

  由于這兩句詩實在精彩,因而常常被后人化用。最典型的就是剛才提到的“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寇準《春日登樓懷歸》),又如宋代詞人廖世美《燭影搖紅·題安陸浮云樓》中的:“晚霽波聲帶雨,悄無人、舟橫野渡!边@些化用雖不如原作自然天成,但也別具一番風味。

  還有北宋詩人蘇舜欽的《淮中晚泊犢頭》,也被認為是用了《滁州西澗》的詩意,常常被拿來與《滁州西澗》作比較。南宋詩人劉克莊就認為這首詩的風格非常近似韋應物:

  春陰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一樹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滿川風雨看潮生。

  兩首詩所描繪的風景的確有許多相似點,都有春草、春樹,有春潮、春雨,還有岸邊的小舟。不過,如果細加對比,兩首詩所營造的意境并不相同!冻菸鳚尽返囊岸蔁o人,是一種自由自在的閑適意趣;《淮中晚泊犢頭》的滿川風雨,體現著詩人動蕩起伏的心境。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曾提出“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的分別。所謂“有我之境”,是“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而“無我之境”,是“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

  在《淮中晚泊犢頭》中,詩人身處古祠下、孤舟中,隨潮水飄搖,看風雨滿川,有著較為鮮明的主觀感受,是一種“有我之境”。他所看到的風雨與春潮,折射出詩人并不平靜的內心。而《滁州西澗》更近似于一種“無我之境”,詩人仿佛處于春潮野渡的視野之外,以一種旁觀的視角呈現景色的自然閑適之美,如同一幅美麗的畫卷,向人們展開一個寧靜恬淡的世界。這兩首詩都是傳世名作,卻在相似的景物中透露著不同的詩人心境。通過與《淮中晚泊犢頭》的對比,我們對《滁州西澗》的閑適自在有了更深入的體會。

  關于這首詩,還有一個饒有趣味的傳說。宋代一位名叫王榮老的官員,在赴任的途中遇上了狂風暴雨,無法渡江。鄉親們告訴他,這條江住著江神,特別靈驗,想必是他身上帶著寶物,江神想要索取。王榮老把攜帶的玉麈、硯臺等都拿了出來,然而風雨更大了。王榮老非常詫異,自己再沒有什么值錢的東西了,只剩一把扇子,上面有黃庭堅所題寫的《滁州西澗》。抱著一種試試看的心情,王榮老把扇子獻給了江神。不出一會,竟然風平浪靜,南風徐來,王榮老順利渡江而去(惠洪《冷齋夜話》卷一)。這個傳說未必可靠,卻足以看出后來人對這首詩的無限傾倒。

  譯文

  最是喜愛澗邊生長的幽幽野草,還有那樹叢深處婉轉啼唱的黃鸝。

  春潮夾帶著暮雨流的湍急,荒野渡口無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閑地橫在水面。

  注釋

  ⑴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西澗:在滁州城西,俗名稱上馬河。

 、篇殤z:唯獨喜歡。幽草:幽谷里的小草。幽,一作“芳”。生:一作“行”。

 、巧顦洌褐θ~茂密的樹。深,《才調集》作“遠”。樹,《全唐詩》注“有本作‘處’”。

 、却撼保捍禾斓某毕。

 、梢岸桑航家暗亩煽凇M:指隨意飄浮。

  創作背景

  一般認為《滁州西澗》這首詩是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韋應物任滁州刺史時所作。他時常獨步郊外,滁州西澗便是他常光顧的地方。作者喜愛西澗清幽的景色,一天游覽至滁州西澗(在滁州城西郊野),寫下了這首詩情濃郁的小詩。

  名家點評

  高棅《唐詩品匯》:歐陽子云:滁州城西乃是豐山,無西澗,獨城北有一澗水極淺不勝舟,又江潮不到。豈詩人務在佳句而實無此景耶?謝疊山云:“幽草”、“黃鸝”,此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按撼睅в晖韥砑薄,乃季世危難多,如日之已晚,不復光明也。末句謂寬閑寂莫之濱,必有賢人如孤舟之橫渡者,特君不能用耳。此詩人感時多故而作,又何必滁之果如是也。劉(辰翁)云:此語自好,但韋公體出,數字神情又別,故貴知言,不然不免為野人語矣。好詩必是拾得,此絕先得后半,起更難似,故知作者用心。

  《批點唐詩正聲》:沉密中寓意閑雅,如獨坐看山,澹然忘歸,詩之絕佳者。謝公曲意取譬、何必乃爾!

  《增訂評注唐詩正聲》:郭云:冷處著眼,妙。

  周珽《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周敬曰:一段天趣,分明寫出畫意。

  王士禛《帶經堂詩話》:西澗在滁州城西……昔人或謂西澗潮所不至,指為今六合縣之芳草澗,謂此澗亦以韋公詩而名,滁人爭之。余謂詩人但論興象,豈必以潮之至與不至為據?真癡人前不得說夢耳!

  沈德潛《唐詩別裁》:起二句與下半無關。下半即景好句,元人謂刺君子在下,小人在上,此輩難與言詩。

  趙彥傳《唐絕詩鈔注略》:《詩人玉屑》以“春潮”二句為入畫句法。

  黃叔燦《唐詩箋注》:閑淡心胸,方能領略此野趣。所難尤在此種筆墨,分明是一幅畫圖。

  宋顧樂《唐人萬首絕句選評》:寫景清切,悠然意遠,絕唱也。

  王文濡《唐詩評注讀本》:先以“澗邊幽草”、“深樹黃鸝”引起,寫西澗之景,歷歷如繪。

  作者簡介

  韋應物(737年~792年),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陜西西安)人。十五歲起以三衛郎為唐玄宗近侍,出入宮闈,跟隨唐玄宗出游。早年豪縱不羈,橫行鄉里,同鄉認為他是禍行而苦。安史之亂起,唐玄宗出逃,流落失職,開始立志讀書,!胺傧銙叩囟。

  唐代宗廣德至唐德宗貞元年間,先后擔任洛陽丞、京兆府功曹參軍、鄂縣令、比部員外郎 、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 、蘇州刺史。貞元七年退職。世稱韋江州、韋左司或韋蘇州。韋應物是山水田園派詩人,后人每以“王孟韋柳”并稱。詩風恬淡高遠,以善于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

  韋應物的詩歌創作成就最大。其詩多寫山水田園,清麗閑淡,和平之中時露幽憤之情。反映民間疾苦的詩,頗富于同情心。是中唐藝術成就較高的詩人。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一篇。

【韋應物《滁州西澗》賞讀】相關文章:

韋應物滁州西澗10-28

韋應物滁州西澗的賞析04-29

韋應物滁州西澗的意思10-13

韋應物滁州西澗譯文12-28

滁州西澗唐韋應物古詩03-28

韋應物《滁州西澗》唐詩賞析04-26

韋應物滁州西澗賞析翻譯04-13

韋應物滁州西澗譯文推薦12-28

韋應物滁州西澗拼音版07-22

韋應物滁州西澗帶拼音12-26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人成网线在线va播放同性 | 亚洲日韩女同一区二区三区 | 新久久这里只有精品 | 日韩深夜在线精品视频 | 日本精品一二区性爱片 | 中文字字幕在线综合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