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庭筠《題盧處士山居》閱讀答案

時間:2020-08-23 16:56:18 溫庭筠 我要投稿

溫庭筠《題盧處士山居》閱讀答案

  溫庭筠的《題盧處士山居》通過山居景色的描寫,反映主人公人品的高潔及作者對他的景慕之情。

溫庭筠《題盧處士山居》閱讀答案

  題盧處士山居

  溫庭筠

  西溪問樵客,遙識主人家。

  古樹老連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隨雨暗,一徑入云斜。

  日暮鳥飛散,滿山蕎麥花。

  溫庭筠《題盧處士山居》閱讀答案一

  (1) 二、三兩聯寫景角度有什么不同?展現了山居景物怎樣的特點?(4分)

  (2)) 這首詩表現了處士怎樣的生活情趣和詩人什么樣的感情?(4分)

  參考答案

  (1)兩聯遠近角度不同。二聯寫的是樹、石、泉、沙,為一路所見,是近景。三聯寫的是雨中的山峰、入云的山路,為遠望所見,是遠景。(扣住遠景、近景,得2分)兩聯展現了山居景象幽僻清靜、闊大深遠的特點。(2分)

  (2)追求遠離塵世的古樸高潔的生活,表現作者對山居者的生活及人品無限景慕的感情。(扣住古樸、高潔得2分,扣住無限景慕得2分,共4分)

  溫庭筠《題盧處士山居》閱讀答案二:

  (1)試分析本詩的頷聯或頸聯,對景物描寫的特點作具體的分析。

  (2)通過詩中的景物描寫,你可以看出“盧岵山居”具有什么樣的特點?從中表現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3)請賞析頷聯 與頸聯在寫景上的差異。(3分)

  (4)王國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這首詩采用什么手法寫景,表達了什么情感?請對此加以分析。(4分)

  (5)試分析本詩的頷聯或頸聯景物描寫的特點。(3分)

  (6)這首詩中,作者用什么手法,刻畫了盧岵怎樣的形象?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請簡要分析。(5分)

  參考答案:

  (1)頷聯寫作者赴山居途中所見,是近景。蒼蒼古樹生長于石縫之中,仿佛與石連為一體;泉水湍急而清澈,水底的沙石清晰可見。這兩句形象地描繪了山中特有的景物,表現了山居環境的古樸、清幽。 或:頸聯寫作者在山中看到的遠景。一場春雨悄然而至,眾多的山峰在雨中顯得幽暗;山中云霧彌漫,那通往山居的小路彎彎曲曲延伸到云霧深處。這兩句描繪了山居環境的高峻、幽深、奇特。

  (2)“盧岵山居”地處高峻、偏僻的深山之中,風光優美,環境清幽,遠離塵世。詩中表達了作者對山居的傾慕之意,對山居主人的贊許之情。

  (3)(3分)頷聯寫一路所見,是近景。意境高古、清幽(或“幽雅");頸聯寫入望的遠景。景象闊大、幽渺(或“幽深")。[要點:①近遠景之別,②意境(效果)之別。答對1點得2分,答對2點得 3分]

  (4)(4分)這首詩采用側面烘托的手法(1分),通過對盧岵處士山居景色的描寫,反映盧蛄生活的古樸和人品的高潔,以及作者的景慕之情。(3分)(答對手法1分;答對“盧岵形象”、“作者感情”中1項得2分,答對2項得3分)

  (5)頷聯寫作者赴山居途中所見,是近景。(1分)蒼蒼古樹生長于石縫之中,仿佛與石連為一體:泉水湍急而清澈,水底的沙石清晰可見。(1分)這兩旬形象地描繪了山中特有的景物,表現了山居環境的古樸、清幽。(1分)或:頸聯寫作者在山中看到的遠景。(1分)一場春雨悄然而至,眾多的山峰在雨中顯得幽暗;山中云霧彌漫,那通往山居的小路彎彎曲曲延伸到云霧深處。(1分)這兩句描繪了山居環境的高峻、幽深、奇特。(1分)

  補充說明:原詩“千風隨雨暗”應為“千峰隨雨暗”。如未更改,可將答案中的“山峰”改為“千風”之意亦可。答出風雨之中環境幽暗即可。

  (6)襯托。(1分)對盧岵山居清幽景色的描寫,反映其生活的古樸,人品的高潔。(1分)

  描寫滿山的養麥花,顯出一片潔白,與處士山居風光相映,使讀者對盧岵處士生活的古樸和人品的孤高有一個深刻的印象。(2分) 表達了作者對處士的景慕之情。(1分)

  拓展閱讀:溫庭筠《題盧處士山居》賞析

  《題盧處士山居》是唐代詩人溫庭筠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此詩通過對盧岵處士山居景色的描寫,反映處士人品的高潔及作者的景慕之情。

  這首詩沒有直接寫盧岵,也沒有直接寫作者的心情,而是只寫盧岵處士山居的景致。通過山居景色的描寫,反映其人品的高潔及作者的仰慕之情。

  一、二兩句是說先向砍柴的人打聽盧岵山居的所在地,然后遠遠地認準方向走去。通過“問樵客”、“遙識”的寫法,暗示出盧岵山居的.幽靜。作者不稱砍柴的人為樵子、樵夫,而稱之為“樵客”,意味著這個砍柴者并非俗人,這對于詩的氣氛也起著一定的渲染作用。

  三、四兩句寫一路所見,是近景。古樹老根纏石,仿佛它天生是連著石頭長起來的。湍急清澈的泉水,把面上的浮土、樹葉沖走了,露出泉底的沙子來,更顯得水明沙凈。這兩句形象地描繪了幽僻山徑中特有的景致和色彩,而與此相應,作者用的是律詩中的拗句,“老”字和“清”字的平仄對拗,在音節上也增強了高古、清幽的氣氛。

  五、六兩句寫入望的遠景。“千峰”言山峰之多,因在雨中顯得幽暗,看不清楚。“一徑入云斜”和“千峰隨雨暗”對照,見得那通往盧岵山居小路的高峻、幽深,曲曲彎彎一直通向煙云深處。這兩句改用協調的音節,一方面是為了增加變化,一方面也是和寫遠景的闊大相對應的。

  七、八兩句又改用拗句的音節,仍是和通篇突出山居景物的特殊色彩相適應的。而寫景物的特殊色彩又是為了寫人,為了襯托古樸高潔的“處士”形象。“ 蕎麥”是瘠薄山地常種的作物,春間開小白花。在日照強烈的白天里,小白花不顯眼,等到日暮鳥散,才顯出滿山的蕎麥花一片潔白。蕎麥花既同描寫處士的山居風光相適應,同時,也說明處士的生活雖然孤傲高潔,也并非和人世完全隔絕;借此又點明了作者拜訪的季節——春天。

  全詩的層次非常清楚, 景物寫得雖多而錯落有致 。更重要的是通過景物的特殊色彩,使讀者對盧岵處士生活的古樸和人品的孤傲高潔有一個深刻的印象。作者的這種比較特殊的表現手法,應該說是很成功的。

【溫庭筠《題盧處士山居》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題盧處士山居 溫庭筠08-26

《題盧處士山居》 溫庭筠11-27

溫庭筠 《題盧處士山居》11-25

《題盧處士山居》溫庭筠11-18

溫庭筠《題盧處士山居》11-17

溫庭筠《處士盧岵山居》閱讀答案08-24

溫庭筠《題盧處士山居》譯文11-30

溫庭筠《題盧處士山居》賞析11-28

《處士盧岵山居》溫庭筠的唐詩鑒賞10-30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一本久久综合亚洲 | 日韩一级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永久免费看 | 亚洲产在线观看亚洲第一站 | 玖玖资源免费国产在线 | 亚洲色欧美在线影院性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