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愁》教學片段

時間:2024-08-22 13:03:04 鄉愁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鄉愁》教學片段

  《鄉愁》反映出被海峽分割的思念家鄉的情誼,從小到大,隨著詩人的成長,指代鄉愁的事物不斷變化,但,實質都是對土地、對大陸、對故鄉、對親人的思念,無法忘懷的感情。

《鄉愁》教學片段

  【教學目標】

  1、通過反復朗讀,加深學生對余光中《鄉愁》詩的理解。

  2、通過老師的朗讀指導和小組朗讀競賽,學生學會朗讀詩歌的方法,得到美的熏陶,進而熱愛詩歌朗誦。

  【課前預備時間】

  播放音樂,羅大佑的《鄉愁四韻》。

  師:據說當年在臺灣開的現場演唱會上,羅大佑的這一曲蕩氣回腸的《鄉愁四韻》,曾使全場觀眾熱淚潸然。是啊,對于那些生于大陸、長于臺灣的游子們來說,幾十年的故園夢,未能有個圓滿的結果,思鄉就成了他們共有的情結。今天,我們一起欣賞臺灣著名詩人余光中的《鄉愁》。(大屏幕顯示課題)

  師:我們先請一位同學為我們讀讀這首詩。

  生1讀。

  師:課下很多同學跟老師說喜歡這首詩,可是又說這首詩讀起來很困難,很難把作者表達的情感讀出來。那么,要讀好一首詩,我們首先要了解詩的內容,把握詩歌的──

  生:情感基調。

  師:不錯。朗讀技巧方面,還要注意──

  生紛紛:語速,節奏,輕重音。

  師:那么這首詩抒發了詩人什么感情?

  生:思念家鄉。

  師:那么感情基調應該是?

  生:憂郁深沉。

  師:憂郁深沉的感情基調決定了我們所選擇的語速應該是什么樣呢?

  生:稍慢。

  師:對,應該是稍慢且舒緩。

  師:下面我們看節奏,請同學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的時候,注意把握詩歌的節奏,用鉛筆在書上用斜線標出。

  生自由讀書。

  師:我們請一位同學讀詩,節奏停頓要夸張些,讓大家聽出你的節奏處理(演示文稿:朗讀指導:節奏的劃分)

  生2讀。其他同學認真聽。

  師:生2的節奏劃分大家聽出來了么?(聽出來了)和你的一樣么?(一樣)

  師:和老師的節奏劃分方式也是一樣的。我們再一起來看輕重音的處理。我們知道,能夠抒發作者思想感情的詞語需要強調,輕讀和重讀都是一種強調。請同學用深情的語調再讀一遍。

  生各自抑揚頓挫地吟讀。

  師:通過幾遍朗讀,我想大家對詩歌所表達的情感領悟得更深刻了。誰能給我們讀一讀呢?

  生3:我讀一節行么?

  師:行。想讀多少讀多少,想讀哪一節就讀哪一節。

  生3:我讀第二節。(學生朗讀)

  師:讀得真不錯。還有誰愿意為我們讀一讀呢?

  生4:我讀第一節。(學生朗讀)

  師:真好,很有感情。有兩位同學為我們帶頭了,有沒有人能為我們讀完這首詩呢?

  生5讀。

  師:她讀得好么?

  生紛紛:好。

  師:哪兒讀得好?

  生6:第三節。

  生7:矮矮的墳墓讀得好,讀出了哀傷。

  師:哦。這節要讀出哀傷來。(板書:墳墓)(這個地方缺少變通了,我應該問問她為什么讀得好?讀的時候都想到了什么?)

  ……(忘了還有些什么對話了)

  師:誰再試讀?

  生8讀。

  師:讀得真好,大家說說他哪些地方讀的好?

  生:“小小”“窄窄”“矮矮”“淺淺”這一組詞讀得很輕。能體現郵票船票墳墓海峽的特點。

  師:我們剛才說郵票船票墳墓海峽承載了詩人的思念,這種思念的程度怎樣啊?

  生紛紛:厚重的。

  師:那么,用“小小”“窄窄”“矮矮”“淺淺”是否削弱了這種情感的表達?

  生9:不,是對比。

  生10:更襯托出鄉愁的厚重。

  師:大家理解得很透徹。最能表達詩人思想感情的詞語我們都找到了,并且或輕讀或重讀給予了處理。大家在讀這首詩時,還有什么困難么?

  生11:“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這頭”“那頭”出現四次,讀起來都一樣,不知道怎么讀。

  師:這個地方是比較難讀的。我們要先看各節表達的情感有什么不同,比如第三節,詩人在這節中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生12:思念。

  生13:傷心。

  師:僅僅是傷心?這程度夠深么?

  生14:悲痛。

  生15:哀痛。

  師:為什么?

  生14:母親死了,詩人再也看不到母親了,所以哀痛。

  師:一方矮矮的墳墓相隔,詩人母子兩人永無相見的機會了,所以“我在外頭/母親在里頭”要讀出這種距離來。“母親在里頭”怎么讀?

  生16:降調,往下讀。

  生17:要沉痛。

  師:那么要突出這種強烈的距離反差,“我在外頭”怎么讀?

  生:升調。

  師:可以,語氣要激烈些。(老師示范)

  (演示文稿:第三節朗讀指導)

  后來啊(注意“啊”與前一字連讀輕聲,不能當單字重讀)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重讀矮矮)

  我/在外頭(語調稍微提高)

  母親/在里頭(語氣要轉激烈,“在里頭”可拖輕微顫音)

  師:老師給同學們配上音樂,同學們深情讀讀這一節。(音樂:《二泉映月》)

  生深情朗誦。

  師:我們接著看第四節。第四節在內容和情感表達上與前三節有何不同?

  生18:這一節寫的是對祖國大陸的思念。

  師:只是作者對祖國大陸的思念么?

  生18:不,是所有臺灣人民。

  師:是啊,前三節寫的都是家愁,這一節可以說寫的是國愁。余光中的簡單經歷和寫這首詩的背景大家了解么?

  生19:他1928年生于南京,福建人,1949年去了臺灣,是臺灣詩壇上一位重要的詩人。作品有《白玉苦瓜》《聽聽那冷雨》等。

  師:生19介紹的非常詳盡。余光中60年代起就創作了不少鄉愁詩,是臺灣著名的鄉愁詩人。70年代初創作《鄉愁》后,他說:“隨著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懷鄉之情便日重,在離開大陸整整二十年的時候,我在臺北廈門街的舊居內一揮而就,僅用了20分鐘便寫出了鄉愁。”去臺灣時他才21歲,再還鄉時已六十四歲。掉頭一去是風吹黑發,回首再來已雪滿白頭…… 真是“斷腸人在天涯”的游子之痛啊。

【《鄉愁》教學片段】相關文章:

《鄉愁》教學04-18

鄉愁的教學04-19

鄉愁教學實錄06-28

《鄉愁》教學實錄02-04

《鄉愁》名師教學03-24

鄉愁教學流程02-06

課文《鄉愁》教學03-22

《鄉愁》教學實錄03-23

鄉愁教學實錄03-23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一区激情国产日韩 |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第一页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加勒比 | 亚洲好AV中文在线 | 亚洲最大色资源在线观看 | 亚洲影院午夜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