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鄉愁》教學課件
鄉愁,是中國詩歌一個歷史常新的普遍的主題,余光中多年來寫了許多以鄉愁為主題的詩篇,《鄉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長、音調動人的一曲。
【教學設想】
1、新課標要求在閱讀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要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思想,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在具體操作上要努力搭建好師生課堂交流的平臺,創造一種寬松、祥和、愉快的對話氛圍,利用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流碰撞,激起智慧的火花,從而共同探疑、解疑,獲得知識,發展能力,培養個性。《鄉愁》一詩的內容不算太難懂,教學中應加強朗讀,借助多媒體增強可感性,并在與其它鄉愁詩的比較中去體會內容、感悟鄉愁,所以本文的教學目標定位為:
⑴ 通過反復朗誦,體會詩歌的結構美和音樂美。
⑵ 理解獨創的意象和精巧的構思對表達鄉愁的作用。
⑶ 明確祖國的統一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心愿。
2、教學思路定位為:
⑴ 情感導入,創設情景。
⑵ 自讀質疑,整體感知。
⑶ 合作探究,品味研讀。
⑷ 點拔釋疑,拓展延伸。
⑸ 朗讀指導,比較閱讀。
【教學流程】
課前活動:作為寄宿制學校的學生,往往十天半月才能回家一次,那么,在這期間,當你想家、想父母的時候是怎樣的感受呢?學生七嘴八舌的說。
一、情感導入,創設情景
師:是啊,同學們,你或許有過與親人小別而倍感思念的時候,你或許有過因與親人永別而深感切膚傷痛的時候,那絲絲縷縷的對親人的懷念與痛悼,那刻骨銘心難于言表的傷感與惆悵,怎一個愁字了得?這樣的愁,這樣的痛,該用怎樣的藝術形式和語言形象來表達呢?今天,我們就來共同欣賞臺灣著名詩人余光中的詩歌《鄉愁》。(師生共同板書課題及作者)
二、自讀質疑,整體感知
1、下面,先請同學們朗讀這首詩,比比看誰字音讀的準。如有讀錯字音的,請其它同學舉手幫助更正。
2、指名讀(一人讀一節,共十幾人讀)。〔如有讀錯字音的,則說停,并引導學生更正,教師并板書;如無,則罷。〕
(可能讀錯的字音:一枚 méi 海峽 xiá)
3、下面請同學們根據老師的指導自學:
朗讀課文,邊讀邊體會《鄉愁》這首詩所表達的感情。4分鐘后,比誰能背誦課文,并能回答課文后的三道思考和練習題。
4、檢查自學:
師:會背的同學舉手,比比誰背得好。
(若舉手多,則檢查;如不多,則再給2分鐘)
(生若背錯了,請其它同學更正;背的比較流利的要多加表揚,堅持鼓勵性評價)
三、合作探究,品味研讀
同學們,大家通過自己的努力已能背熟整首詩了,這是理解課文的必由之路。下面咱們通過自學看看能否把課文后的題目都正確回答出來,如有不會的,那就請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去討論(可進一步弄懂某些詞語的含義,如這頭、那頭指什么?),3分鐘后看誰回答得好。
師:誰來回答第1題?〔結合課文,說說你由“小小的郵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墳墓”、“淺淺的海峽”而產生的聯想〕
生: “這頭”指自己,“那頭”指思念的對方。
生:“小小的郵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墳墓”、“淺淺的海峽”是指自己在不同時間段的思念。
生:前三種鄉愁,是襯托第四種鄉愁,使愛國之情更加突出。(多名學生回答)
師:對以上同學所說,你同意嗎?
生:議論紛紛。
師:為什么?
生:多名學生回答后,有一學生逐個分析各個時期的鄉愁。(此時師相機概括)
1、小時候,我外出求學、打工,最使自己思念的便是家中的母親。對母親的思念寄托在一封封家書之中,而保證這封信能夠從“這頭”到“那頭”,關鍵就在一張郵票上。小時候的“我”一定最關注郵票;郵票便是小時候最突出的“鄉愁”。
2、長大后,在外邊了,最思念的是新娘,以此來襯托現在的鄉愁。
3、后來呵,大概中年的我,祭掃母親的墳墓時,腦海里浮現出昔日親人的面容,還有那一 抔黃土,黃土下安睡的母親。 “這一方矮矮的墳墓”是多么令人痛楚,黃土的里外是兩個決然不能溝通的世界,無家書可達意,無舟船可抵達,它牽動著自己的全部思緒。中年喪母最令自己痛楚的,以此來襯托現在的鄉愁。(無法解決的愁,終身的痛苦)以上三鄉愁是在三個特定時期最令作者思念的。
4、臺灣與大陸,本應密切往來,但卻相互隔絕,既不能通郵,也不能通航,最令人痛心!(應該可以通的,而沒有通,令人心痛)
四、點拔釋疑,朗讀指導
師:你能讀出這些感情嗎?(點名讀)誰能有感情地背誦?點名背。
師:太棒了!你能不能給大家介紹一下你讀詩的經驗?
生:感情要飽滿,語速不能太快。
師:其他同學還有補充嗎?
生:(生紛紛發言,略。)
師(小結):讀詩首先要把握好感情,語速適當,還要讀出節奏和重音。(板書:感情 語速 節奏 重音)
師:評價某位同學讀得如何,可以從以上四個方面進行。下面請大家四人一組討論一下這首詩的節奏和重音,然后互相聽讀,選出讀得最好的同學。
(教師巡回了解各組讀的情況,學生積極性很高。)
師:下面我們開始朗讀欣賞,誰先來?
生:(生爭相朗讀,并自由發言評價。約有六七個同學作了范讀,大都聲情并茂。)
師:(重點指導)重音并不一定重讀,有時根據感情需要應處理為重音輕讀。例如:“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中“小小的”三字讀為重音,但不能重讀,而應輕讀。
師:在讀詩的過程中,同學們和詩人的心溝通了,我們讀懂了余光中那殷殷赤子情懷。下面咱們聽聽余光中是如何用自己的心聲來詮釋鄉愁的(大屏幕播放余光中的朗讀)。
【《鄉愁》教學課件】相關文章:
鄉愁課件05-06
鄉愁席慕容的課件07-06
鄉愁課件(通用7篇)10-04
鄉愁的語文教案課件08-14
鄉愁的教學09-22
《鄉愁》教學09-07
課文《鄉愁》教學08-02
鄉愁教學流程06-12
《鄉愁》名師教學10-12
《鄉愁》教學設想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