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愁》席慕容賞析

時間:2024-08-19 00:54:12 鄉愁 我要投稿

《鄉愁》席慕容賞析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跟課文打過交道吧,那么一篇好的課文應該有怎么樣的賞析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鄉愁》席慕容賞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鄉愁》席慕容賞析

  作品簡介

  《鄉愁》是由詩人席慕蓉寫于1982年。這首詩寫了故鄉的歌謠,故鄉的景致,古樹的年輪,作者從濃濃并且熟悉的鄉音入手,再從熟悉而又模糊的故鄉曾經的景致續寫鄉愁,最后從內心綿延不絕的鄉愁的形象化作大樹的年輪,永遠的思鄉之愁就這樣通過形象的景物,化抽象為具體的表現了出來。

  賞析

  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

  僅此兩句,已經能使人想起“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千古佳句,可以想像這是多么心動的感覺。

  故鄉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惘/仿佛霧里的揮手別離。

  最初對這兩句詩歌的理解比較幼稚和片面,也沒有過多地思索作者為何說“故鄉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惘”后來全面了解席慕蓉之后方有更清晰的認識,也進一步認識到“模糊”是因為別離時間太久,又因為種種原因這種“模糊”變成了“悵惘”,了解詩人的境況,對解讀這樣的詩句很有幫助。

  離別后/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永不老去。

  詩歌最后小節將“鄉愁”凝結在一棵沒有年輪的樹上,充分表達“思鄉之情”不會因為人的老去而漸失,而是永遠鮮活。

  拓展閱讀:

  創作背景

  此詩寫于20世紀80年代早期,當時的臺灣與大陸之間仍不能公開往來。但是很多臺灣人,包括海外的游子,卻身在海外,心系大陸。而席慕蓉的故鄉在蒙古草原,她既不在那里出生,也不在那里長大,直到20世紀80年代才有機會踏上故鄉的土地。她只有在夢里,在詩中,寄托無限鄉愁。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詩人繼承了傳統文化中鄉愁這一永恒的主題,寫下了柔情而又不失真摯的這首《鄉愁》。

  作者簡介

  席慕蓉,1943年9月出生。四川重慶人。祖籍內蒙古察哈爾盟。女詩人。筆名肖瑞、漠蓉、穆論、千華、席連勃等。1949年遷至香港。1954年自香港赴臺。14歲入臺北師范大學藝術系,正式開始習畫,同時開始寫詩和散文。1956年向《自由青年》等刊物投稿。1959年入臺灣師大藝術系。畢業后曾在臺北市仁愛初中執教。1981年9月,詩集《七里香》出版,出版一個月后就再版。另外一本詩集《無怨的青春》也成為暢銷書。主要作品有:詩畫集《畫詩》,詩集《七里香》《成長的痕跡》《無怨的青春》《有一首歌》,美術論著《心靈的探索》《同心集》《寫給幸福》等。

【《鄉愁》席慕容賞析】相關文章:

鄉愁席慕容詩歌賞析09-22

席慕容的鄉愁09-13

席慕容鄉愁的詩歌09-04

鄉愁席慕容教案01-07

鄉愁席慕容原文07-16

席慕容《鄉愁》閱讀及答案06-14

鄉愁席慕容閱讀答案10-25

席慕容鄉愁詩的意思09-08

鄉愁席慕容閱讀答案09-25

鄉愁賞析07-01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未发育女AV一区三区三区 | 亚洲精品一级a级精精彩在线 | 日本欧美亚洲高清在线观看 | 亚洲另类精品国产一级欧美 | 在线人成日本视频 | 一本大道香蕉大在线日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