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愁的優秀教學設計模板3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鄉愁的優秀教學設計模板,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鄉愁的優秀教學設計模板篇1
知識儲備點:
1、品味詩歌語言,了解詩人的情感。
2、了解詩歌的寫作順序和感情線索。
能力培養點:
1、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
2、反復誦讀,使學生掌握誦讀詩歌的要領和技巧。
3、提高學生欣賞詩歌的能力。
情感體驗點:
使學生增強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并立志刻苦學習,以報效祖國。
教學重點難點:
1、反復誦讀詩歌,體會詩人對祖國真摯的熱愛之情。
2、分析本詩獨創的.意象和精巧的構思。
教學方法:
朗讀法、啟發、探究法.
教具準備:
投影片、錄音機.
教學步驟: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出示投影片:一位中年人,坐在床前抬頭凝望窗外明月)同學們,看這幅畫,你們會想到誰的詩句呢?這首詩是表達怎樣的情感呢?(學生回答)對,這首詩是著名的唐代詩人李白所作,表達了作者對家鄉的思念。家鄉是我們生于斯長于斯的地方,當我們一旦離開它,總會生起或多或少的鄉愁。今天我們再一起來學習著名學者余光中的〈〈鄉愁〉〉,體會其中的情意好嗎?
二、板書課題
一、研習新課:
(一)聽讀,整體感知。
1、播放〈〈鄉愁〉〉配樂詩朗誦錄音。
2、同學們聽了以后,有什么感受?請說出來大家討論。
3、教師適當評點后,范讀課文,讓學生再次體會詩中悲憤而激昂的感情基調。
(二)品讀,體會詩的音樂美。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然后請同學代表讀課文,集體糾音。
2、結合練習三劃分全詩節奏。
3、全班齊讀,要求:讀準字音,讀出感情。
(三)解讀,品味詩的意象和情感。
(出示投影片,分小組探究下列問題:)
1、在詩人漫長的生活經歷里,鄉愁一直縈繞在詩人心頭,可以從哪些詞語看出來呢?(小時候、長大后、后來啊、而現在)
2、鄉愁本是一種抽象的東西,但很多詩人卻把它寄托在具體可感的事物中,如:李白就通過“明月”寄托鄉愁,那么這首詩是通過什么來表達鄉愁的?
(郵票、船票、墳墓、海峽)
3、結合上文,說說你由“郵票”、“船票”、“墳墓”、“海峽”產生的聯想,它們是如何表現鄉愁的?
(四)課堂互動。
(學生針對本課不懂的問題發問,由學生來回答,老師適當點撥。)
(五)延伸拓展,深化積累。
1、“鄉愁”從古到今都困擾著羈旅他鄉的游子們,因而也成為文學創作歷久常新的主題之一,我們學過的作品中還有哪些是反映這個主題的?你能背出來嗎?
(學生背誦,肯定學生課外的學習和積累。)
2、在〈〈鄉愁〉〉一詩中,作者把鄉愁比喻成“郵票”、“船票”等,請你也仿照這個句式說一、二句話
(老師啟發,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并及時給予中肯評價)
(六)再次朗讀課文,然后課堂小結。
1、全班再次誦讀課文,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2、課堂小結:
同學們,人們常說:“甜不甜故鄉水,親不親故鄉人”正因為如此,文學史上才留下了那么多感人至深的抒發“鄉愁”名作,那么作為學生的我們,應該怎樣做來表達自己對家鄉的熱愛呢?下面讓我們一起欣賞歌曲〈〈誰不說俺家鄉美〉〉邊想出答案。
(七)布置作業;
1、背誦《鄉愁》
2、以愛家鄉為話題寫一篇作文,文體不限。
鄉愁的優秀教學設計模板篇2
教材分析
鄉愁作為人類普遍的一種情結,是詩歌創作歷久常新的主題之一,文學史上留下了許多抒寫鄉愁的名篇佳作,余光中的《鄉愁》便是其中情意深長動人的一曲,因為他抒寫的不是一般游子的思鄉之情,而是在特殊年代由于海峽阻隔而產生的對大陸的思念之情,更是漂泊到孤島上去的千千萬萬人的思鄉情懷,具有強烈的`現實感和鮮明的時代感。詩人從平凡的生活中提煉出郵票、船票、墳墓、海峽這一組意象,層層推進,生動形象地抒發了鄉關之思、故國之戀。全詩構思精巧,復沓手法以及疊音詞的運用更增強了詩的音韻美。
教學目標
1、通過朗讀品悟,引導學生體會詩人濃濃的思鄉愛國之情。
2、通過比較賞析,引導學生感悟詩歌的意象美。
3、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鑒賞能力,激發學生表達情感的欲望。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結合生活體驗去感受詩人的情感。
教學難點
正確理解和把握詩中的四種意象。
教學方法
誦讀法、討論法、比較法。
教學過程
一、聽一聽: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課間多媒體播放音樂)
二、讀一讀:感受詩味,體會詩的情感美。
⒈教師示范朗讀。(多媒體配樂)
⒉學生自由朗讀,師指導、解疑。
⒊學生試讀課文。
⒋師生點評指導。
板書:母子別新婚別生死別故園別
⒌把握詩歌主題。
⑴設疑:大家讀過不少抒寫鄉愁的詩,與一般鄉愁詩相比,這首詩在情感上有什么突出的地方?從哪兒可以看出?這一處該怎樣讀?
⑵補充資料圖片,進一步體會兩岸同胞渴望祖國統一的愛國情懷。
⒍深情齊讀詩歌。
三.議一議:比較鑒賞,體會詩的意象美。
1.出示改詩,引導學生比較、品評。(多媒體顯示)
設疑:⑴鄉愁是一種大家都可能曾經體驗過可又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感。讀了原詩,你覺得余光中是怎樣將鄉愁形象地展現出來,使你對鄉愁有了一些具體的感覺?(運用了幾種具體的事物來表現)
⑵鄉愁怎么是郵票、墳墓?這些事物會使你產生怎樣的聯想?老師改寫的詩有沒有這種效果?
2.學生思考、交流、發言。
⒊引導學生理解何謂意象。
明確:詩歌一般是通過創設意象來抒發情感的,創設意象就是借助某一事物,把自己的感情寄托于其上加以表達的寫作手法。在這首詩中,作者把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寄托在郵票、船票、墳墓、海峽這些事物上,使說不清道不明的鄉愁變得具體可感了,并且能給人以豐富的聯想。
⒋美讀:想象情景,體會情感,讀出韻味。
四.寫一寫:拓展遷移,體驗人生的情感美。
1.請根據以下情境,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仿照詩句,用具體的事物來抒寫鄉愁。
①情境:中秋月圓之夜,作為一名住宿生,當你獨處寢室,這時,鄉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學生自創。
2.學生思考、創作、交流,師生共同點評。
五.布置作業。
1、背誦這首詩。
2、仿寫詩歌。
板書設計
鄉愁(余光中)
母子別郵票
新婚別船票
生死別墳墓
故園別海峽
鄉愁的優秀教學設計模板篇3
教學目的:
培養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進而對詩歌作出正確的評價。
教學難點:
通過品味語言來鑒賞詩歌。
教學過程:
一、導入回憶
背誦寫“鄉愁”的古詩詞導入。
二、朗讀全詩
1,或教師范讀,要求學生注意朗讀的語調、語速、節奏
2、朗讀指導。語調深沉;語速舒緩;感情真摯
3、分四小組朗讀余光中的《鄉愁》,學生評點。
4、指名讀席幕容的《鄉愁》,師生共同評點。
5、學生自由朗讀體會。
三、品味課文
1、找出第一首詩中相同位置的字、詞、句,進行歸類、品析。
用“_____美,美在_____”這一句式把品析的結果說出來。
可能的以下說法:
“枚、張、方、灣”這些量詞美,美在它們富于變化,準確形象地表示出郵票、船票、墳墓、海峽的形狀。
“”這些疊詞美,美在它們增加發句子的詩意,巧妙地表達了作者的情感。
“鄉愁是……”這一句式美,美在它營造出一種回環往復、一唱三嘆的旋律。
文章字數相同,結構相似的小節美,美在整齊,美在對應,美在情感的層進。
2、師隨機點撥,小結。
從語言上來說,郵票、船票、墳墓、海峽是選擇的意象美,疊詞“小小、窄窄、矮矮、淺淺”以及“鄉愁是……”這一句式體現了音樂美,而“小時候、長大后、后來、而現在”又充滿變化美。
3、品味詞句的方法品味席幕容的'《鄉愁》
4、遷移
綜觀這兩首詩,都不自覺地用了“鄉愁是……”這一句式,每一首詩中鄉愁是郵票、船票、墳墓、海峽,第二首詩中鄉愁是一支清遠的笛,是沒有年輪的樹。
(請學生依照詩作中的“鄉愁是……”這一句式也來寫一寫鄉愁,可以是一句話,也可以是多句。)如
鄉愁是一杯濃濃的酒
鄉愁是一輪圓圓的月
鄉愁是故鄉那灣永遠流淌的小溪
鄉愁是遠走時父親久久的佇望
【鄉愁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鄉愁教學設計10-24
鄉愁的優秀教學設計10-24
鄉愁詩教學設計09-19
鄉愁教學流程設計10-08
初中鄉愁教學設計09-08
《鄉愁》教學思路設計08-04
《鄉愁》教學設計與反思08-14
課文《鄉愁》教學設計07-31
《鄉愁》優秀教學設計09-21
鄉愁教案教學設計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