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宗元《小石潭記》課文解讀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小石潭記課文解讀
《小石潭記》是一篇文質(zhì)兼美,情景交融的山水游記。是柳宗元《永州八記》中的第四篇,保持了《永州八記》一貫的行文風格。全文不足二百字,卻清晰地記敘了作者游覽的全過程,觀察入微,描摹細致,寫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圍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氣氛,形似寫景,實則寫心。作者在寫景中傳達出貶居生活中孤寂悲涼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下面跟著小編來看看小石潭記課文解讀吧!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小石潭記課文解讀
柳宗元筆下的小石潭到底是個怎樣的地方?我們可以從字里行間感知小石潭的特征。
1、偏。
小石潭位于什么地方?文中并未說明,但從“行”“隔”“聞”“伐”“取”等動詞,可見小石潭掩藏在一個人跡罕至的偏遠之處,這是一個世外桃源,一塊凈土,一塊佛地。這也是作者對小石潭“一見傾心”的原因之一。
2、石。
因為“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所以稱之為小“石”潭。這么小的石潭,石頭卻“為坻,為嶼,為嵁,為巖”,可謂千姿百態(tài),形狀各異。正可謂“小景大世界,水清如心靜”。也正因為是小“石”潭,所以作者“聞水聲”才會“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作者感到的不再是塵世的喧囂與浮躁,這里有久違的天籟之音。
3、清。
“下見小潭,水尤清!保憩F(xiàn)了小石潭之清洌;“如鳴佩環(huán)”,表現(xiàn)了小石潭之清靜;“隔篁竹”“伐竹取道”,表現(xiàn)了小石潭之清幽;“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徹,影布石上”,表現(xiàn)了小石潭之清澈;“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表現(xiàn)小石潭之冷清;“凄神寒骨,悄愴幽邃”,表現(xiàn)小石潭之凄清。
4、活。
這樣一汪潭水,清澈見底,直視無礙,群魚嬉戲其中,自然不是一潭死水,她有清幽幽的源頭!疤段髂隙,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彎曲的溪流,給人以若隱若現(xiàn)的感覺,這種曲線也許是一種憂郁的象征;而“不可知其源”使源頭給人以神秘之感。
綜上所述,作者條理清晰,移步換景,抓住小石潭“偏”“石”“清”“活”的特點,依次寫了發(fā)現(xiàn)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氣氛,展示給讀者一種“高潔,幽邃,澄鮮,凄清”的藝術(shù)美,讓讀者獲得了奇妙的藝術(shù)享受。
然而,“一切景語皆情語”。這方清澈,清幽的小石潭,對喜愛賞玩山水的文人來說,是難覓的絕佳去處,可作者卻“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原因在于他被貶的政治處境和心境。柳宗元因王叔文永貞革新失敗而被貶于邵州刺史,行未半途,又被加貶為永州司馬,真是雪上加霜!斑h在江湖勵心志,古來貶官多妙文”,面對永州的奇山麗水和如此之清的小石潭,柳宗元卻擺脫不了內(nèi)心的凄涼,始終解不開孤寂的心結(jié)。這過于清冷的環(huán)境反更激起他“凄神寒骨,悄愴幽邃”的情感,最終成就了這篇千古美文。
注釋
(1)小丘:在小石潭東面。
(2)篁竹:竹林。
(3)如鳴珮環(huán):好像人身上佩帶的佩環(huán)相碰擊發(fā)出的聲音。鳴:發(fā)出的聲音。珮環(huán):都是玉制的裝飾品。
(4)水尤清冽:水格外清涼。尤,格外。清,清澈。洌,涼。
(5)全石以為底:(潭)以整塊石頭為底。以為:把……當做……
(6)卷石底以出;以,而。
(7)近岸,卷石底以出:靠近岸邊,石頭從水底向上彎曲露出水面。以:連詞,相當于“而”,不譯。
(8)為坻,為嶼,為嵁,為巖:成為坻、嶼、嵁、巖各種不同的形狀。坻,水中高地。嶼,小島。嵁,高低不平的巖石。巖,巖石。
(9)翠蔓:碧綠的莖蔓。
(10)蒙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樹枝藤蔓)遮掩纏繞,搖動下垂,參差不齊,隨風飄拂。
(11)可百許頭:大約有一百來條?桑蠹s。許,用在數(shù)詞后表示約數(shù),相當于同樣用法的“來”。
(12)皆若空游無所依:(魚)都好像在空中游動,什么依靠都沒有。
(1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陽光照到水底,魚的影子好像映在水底的石頭上。
(14)佁然不動:(魚)呆呆地一動不動。佁然,呆呆的樣子。
(15)俶爾遠逝:忽然間向遠處游去了。俶爾,忽然。
(16)往來翕忽:來來往往輕快敏捷。翕忽;輕快敏捷的樣子。
(17)斗折蛇行,明滅可見: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xiàn)。斗折,像北斗七星的排列那樣曲折。蛇行,像蛇爬行那樣蜿蜒。明滅可見,時而看得見,時而看不見。
(18)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齒那樣參差不齊。犬牙:像狗的牙齒一樣。差互,交相錯雜。
(19)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使人感到心情凄涼,寒氣透骨,幽靜深遠,彌漫著憂傷的氣息。凄、寒:使動用法,使……感到凄涼,使……感到寒冷。悄愴,寂靜得使人感到憂傷。邃,深。悄愴,憂傷的樣子。
(20)以其境過清:因為這里環(huán)境太冷清了。以,因為。清,凄清。
(21)吳武陵:作者的朋友,也被貶在永州。
(22)龔古:作者的朋友。
(23)宗玄:作者的堂弟。
(24)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跟著我一同去的,有姓崔的兩個年輕人。隸而從:跟著同去的。隸:隨從。而:表并列。崔氏,指柳宗元姐夫崔簡。二小生,兩個年輕人,指崔簡的兩個兒子。
作者介紹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漢族,唐朝河東(今山西運城)人,杰出詩人、哲學家、儒學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等六百多篇文章,經(jīng)后人輯為三十卷,名為《柳河東集》。因為他是河東人,人稱柳河東,又因終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稱柳柳州。柳宗元與韓愈同為中唐古文運動的領(lǐng)導人物,并稱“韓柳”。在中國文化史上,其詩、文成就均極為杰出,可謂一時難分軒輊。
背景知識:
柳宗元的山水游記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獨特的地位。其中最著名的是他被貶謫到永州后寫的《始得西山宴游記》《鈷鉧潭記》《鈷鉧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這就是為人稱道的《永州八記》。本文是其中的第四篇。
【小石潭記課文解讀】相關(guān)文章:
柳宗元《小石潭記》課文解讀09-14
《小石潭記》解讀02-07
《小石潭記》課文原文03-28
小石潭記課文反思通用03-20
課文《小石潭記》教案(精選10篇)08-02
《小石潭記》課文練習題05-08
《小石潭記》01-20
課文小石潭記練習題及答案06-11
八下《小石潭記》課文翻譯03-22
語文課文小石潭記同步練習及答案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