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石潭記語文公開課教案設計及教學反思
【教學目標】
1、知識教學點:
掌握記敘的順序。
2、能力訓練點:
學習綜合運用多種技巧,細致真切地描寫事物的方法,培養學生有意觀察的能力。
3、德育滲透點:
體會作者筆下永州小石潭的優美景色,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
4、美育滲透點:
領略文中描寫的自然風光的美。
【學法引導】
學習本文,重點是背誦及體會文章寫景抒情的方法。把握課文內容可以從寫作順序入手。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應聯系作者生平和與作背景。
【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1、重點:
① 掌握記敘的順序。
② 學習綜合運用多種技巧,細致描寫事物的方法。
解決方法:教師講解。
2、難點:
樹、石、水、魚特點及對它們的準確描寫。
解決方法:學生自讀,從書上勾畫出來。
3、疑點:
文章結尾部分感情基調為何與前不同?
解決方法:教師啟發,學生回答。
【課時安排】
1課時。
【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通過課文,把握文章大意。
2、精讀課文,體會寫景抒情方法。
3、聯系作者生平及寫作背景體會文中思想感情。
4、口頭作文:根據教師展示的畫面,細致觀察,然后進行口頭小作文訓練。
【教學步驟】
一、導語
杜甫曾有詩云:“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可見,景與情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柳宗元被貶永州時曾寫過永州八記,寄情山水,落筆不俗,視角獨特,如一幅優美的山水畫展現在我們面前。今天,我們就一同欣賞他的八記之一—《小石潭記》。
二、整體感知
1、學生根據工具書、課下注釋,自讀課文,掃除文字障礙。
2、默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順序,學生回答,教師點撥。
第一段,寫小石潭的出現、潭的結構特點及周圍景物。
第二段,寫潭中游魚。
第三段,寫潭水的源流。
第四段,寫作者游覽感受。
第五段,寫作者游覽感受。
3、朗讀課文,體會文章中寫景的優美文字,找出欣賞點,講明為什么?
⑴ 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
坻、嶼、嵁、巖,形狀各異,寫出了潭的奇特可愛。
⑵ 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三句描寫潭邊景物。“蒙、絡、搖、綴”觀察入微,刻畫精確。
⑶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
特寫游魚,游魚空游無依,實則旁襯水清。
⑷ “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寫魚的情態。“佁然”“俶爾”“翕忽”寫得惟妙惟肖。“樂”字寫魚,也是寫人的心境。
⑸ “潭西南面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明、滅,描寫溪水因岸勢曲折而時隱時現的狀態,寫得真切、形象。
⑹ “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筆意飄渺,引人遐想,“其岸”“其源”補述出“望”的對象。
⑺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凄、寒、悄愴,寫出了作者獨特的感受。
4、突出重點,解決難點:
教師提問,作者是如何運用多種技巧,細致描寫事物的?
⑴ 先聲奪人:
如第一段,寫小石潭的出現,采用了先聲奪人的手法,如“隔篁竹,聞水聲”,用“雞珮環”的比喻形容水聲悅耳,用“心樂之”的主觀感受啟動讀者的興趣,然后寫“伐竹取道,下見小潭”,就十分令人神往。
⑵ 抓特點,用比喻:
寫潭的構造形態,緊緊抓住特點來寫,先挑出“全石以為底”,從而照應了“水尤清冽”一語,然后用比喻“為坻,為嶼,為嵁,為巖”,寫石底卷出水面的形狀,給讀者的印象非常鮮明突出。
⑶ 正面描寫:
寫岸上景物,則采用了正面描寫的方法,“青”、“翠”寫顏色,“蒙絡搖綴”寫形貌,“參差披拂”寫動態,寥寥數語,寫得宛如圖畫。
⑷ 正面、側面相呼應:
第二段寫潭的游魚,文字不多,卻極其精彩。“皆若空游無所依”一句,既正面寫出游魚的自由自在,又側面表現了潭水的清澈透明。
⑸ 對比描寫:
為了突出魚的生動活潑,作者巧妙地把“佁然不動”和“俶爾遠逝,往來翕忽”兩種情態加以對比,靜動相對,尤能顯出魚的活潑。
⑹ 擬人:
“似與游人相樂”,采用了擬人的修辭筆法,更把游魚的神情寫活了。
5、文章結尾部分感情基調為何與前不同?讓人有低沉之感?
了解寫作背景,柳宗元是在政治上失意遭貶的情況下寫這篇文章的,到了偏遠的永州以后,也不能不使他心懷恐懼,這種特定的思想感情,自然要反映、滲透在他的作品之中。因此,小石潭那竹樹環會的境界,別人身臨其境也許會感幽美宜人,流連忘返;而對他來說則是“湊神寒骨,悄愴幽邃”,認為不可久居。《小石潭記》結尾部分的感情調子的低沉,原因就在這里。
三、總結、擴展
總結:這篇文章生動地描繪了永州小石潭的優美景色。小石潭結構的奇特,潭水的清澈,岸上景物的秀麗,潭中游魚的活潑,通過作者精描細繪,圖畫般地展現在我們面前。
擴展:優美的文章,往往得力于作者觀察事物細致如魚在水中“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的情態,溪流時隱時現、明滅可見的景象,若不是親臨其境,進行了細致的觀察,是很難描繪出來的。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完成400~500字的寫景抒情散文。
四、布置作業
1、解釋下列加粗的字:
⑴ 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洌
⑵ 青樹翠蔓
⑶ 日光下徹
⑷ 其岸勢犬牙差互
⑸ 以其境過清
2、翻譯下列句子:
⑴ 如鳴珮環,心樂之。
⑵ 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⑶ 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
⑷ 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⑸ 其岸勢犬牙差互
【小石潭記語文公開課教案設計及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石潭記》語文教學反思07-03
《小石潭記》語文教學反思10-12
小石潭記教學反思09-15
《小石潭記》教學反思07-15
《小石潭記》教學反思09-08
《小石潭記》公開課教學10-10
小石潭記反思08-23
《小石潭記》反思10-10
【熱】小石潭記教學反思08-08
【熱門】小石潭記教學反思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