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石潭記風景區簡介
《小石潭記》是唐朝詩人柳宗元的作品。全名《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記敘了作者游玩的整個過程,以優美的語言描寫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發了作者被貶后無法排遣的憂傷凄苦的感情。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石潭記風景區簡介,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石潭記風景區簡介1
參考一
小石潭雖然名不見經傳,但見到它還是費了一點小周折:先見竹叢,耳聞水聲,卻不見小石潭的身影。小石潭的顯現,雖稱不上千呼萬喚,也可稱有“猶抱琵琶半遮面”之妙。待到“伐竹取道”,才見到小石潭。真乃是曲徑通幽確實景象不凡。這“不凡”是以“怪”的面目出現的,怪就怪在潭是“全石以為底”,而且潭中露出的石頭又都是那么姿態奇特,“為坻,為嶼,為,為巖”,再加上古樹翠蔓的覆蓋,使小石潭的全景富有清靜感,仿佛不是人間的一個小天地,而是傳說的佛國中的一塊凈土。
參考二
小石潭此景點是曾經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發現的,隔著竹林便能聽到潭水美妙的聲音。四周有竹林和樹林,譚中水清明澄澈,小石潭中還有大約100條魚,都在譚中游來游去。從小潭向西望去,忽明忽暗,時隱時現,蜿蜒曲折。看不見源頭。小潭的環境清幽寧靜,但是又太過冷清所以不能久居。這便是柳宗元所喜愛的小石潭,現在則是可供大家觀賞的景點。
參考三
從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著竹林,可以聽到水聲,就像人身上佩帶的佩環相互碰擊發出的聲音,(我)心里感到高興。砍倒竹子,開辟出一條道路(走過去),沿路走下去看見一個小潭,潭水格外清澈。小潭以整塊石頭為底,靠近岸邊,石底有些部分翻卷過來露出水面。成為了坻。嶼。堪。巖等各種不同的形狀。青翠的樹木,碧綠的`藤蔓,遮掩纏繞,搖動下垂,參差不齊,隨風飄拂。
潭中的魚大約有幾百來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什么依靠也沒有。陽光直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呆呆地一動不動,忽然向遠處游去,來來往往,輕快敏捷,好像和游人一起嬉戲。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身像北斗星那樣曲折,水流像蛇一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兩岸的地勢像狗的牙齒那樣相互交錯,不能知道溪水的源頭。
我坐在潭邊,四面環繞著竹林和樹林,寂靜空曠沒有旁人。使心情凄涼,使骨頭寒冷,幽靜深遠,彌漫著憂傷的氣息。因為這里的環境太凄清,不可長久停留,于是就把當時的情景記下來便離去了。
一起去游玩的人有吳武陵、龔古、我的弟弟宗玄。跟著同去的有姓崔的兩個年輕人。一個叫恕己,一個叫奉壹。
小石潭記風景區簡介2
游客們大家好,現在我們來到的風景區十分隱蔽,但環境十分優美,這里就是小石潭。
遠看這里——一片綠樹顯現在眼前,干凈的顏色讓我們看去的第一眼就心曠神怡,同時眼睛感到舒適柔和。再走近一點,樹葉綠油油的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這是生命的代表,青春活力的象征。讓我們走進這片樹林。
每一棵樹木都有悠遠的歷史,高聳入云。樹葉十分茂密,像巨大的傘一樣張開。樹下有長椅,偶爾陽光透過樹葉照射到長椅上,星星點點的像剛撒下的漁網。偶爾樹下又是陰涼無光,坐在長椅上乘涼很愜意。正值盛夏,但此時此刻在此地卻一點也感覺不到炎熱,只有舒適清涼。請大家跟我來到樹林深處。
我們可以看到周圍出現了竹林。這些竹子也是自古以來就有了的,它們四季長青,安靜的在這片凈土生長著。這竹與樹,搭配起來也可謂是綠色的海洋了。繼續往前走——這潭透明的'氺便是小石潭了。走進潭邊,我們能清楚地看見潭水的水底。著名的詩人柳宗元曾來過這個地方,對小石潭甚是喜愛,于是寫下了膾炙人口的《小石潭記》。全文描寫了潭水的清澈,如透明的玻璃一般。我們現在送看到的景象也正是如此。水面上倒影著我們的模樣,清晰可見。譚潭中的石子五光十色,在陽光下絢麗奪目。
最有趣的還是那潭中的魚兒。雖然不知道這些是什么魚,但看上去能讓人感到賞心悅目。就像柳宗元所寫的那樣,它們游動時就像在空中一樣,讓我們深深的體會到了小石潭里水的晶瑩剔透。俗話說:水至清則無魚。但這小石潭中的景象卻違背了這一說法,為我們展示著它的獨一無二。
起風了。微風輕輕掠過潭面,讓潭水好像冷得發了一下抖,泛起層層漣漪。魚兒好像也受了點驚嚇,迅速潛到了潭底。風吹得更大了,在樹木與竹子間穿梭,摩擦出了“沙沙”的聲音。這寂靜的潭面與這幽涼的樹,和和著這陣風不禁讓人心生涼意,為我們帶來了寂寞蕭條的感覺。
這就是小石潭中的風景,是放松心情、避熱消暑的好地方。
小石潭記風景區簡介3
潭面呈長方形狀,僅六七丈見方,平靜如鏡。北端承納從矴丁步下泄三四米落差一股清流,南端象被人特意開鑿一扇門地寬的缺口,讓潭水涌出,落到丈多高溪澗。說精致,潭四周石壁光滑如削,無縫罅、卷石底以出,或崢嶸犬牙交錯。
小石潭呀,八百里方圓楠溪江風景區,聞名遐邇龍潭有數處,可誰也比不過你的俊美,而你至今卻鮮為人知!
唐憲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作者因受以王叔遠為首的政治革新集團牽累,被貶為永州司馬。他到永州后,母親病故,王叔文被處死,自己也不斷受到統治者的誹謗和攻擊。當時他政治失意,心情郁悶。因此借游山玩水來排憂解悶,感覺自己政治抱負無法實現。游歷永州,風景奇特,成就了中國文學史上頗有名氣的《永州八記》,《小石潭記》是其中的第四篇。在游山玩水中,大自然的造化,使失意的柳宗元得到一絲短暫的'快樂,然而始終都不能釋懷,失意的烏云始終壓在作者的頭頂,這種情緒在本課中得到了充分的流露。
【小石潭記風景區簡介】相關文章:
小石潭記08-29
《小石潭記》01-20
《小石潭記》習題10-08
《小石潭記》解讀08-17
小石潭記柳宗元01-30
《小石潭記》賞析09-16
柳宗元小石潭記10-25
《小石潭記》練習08-12
小石潭記的答案05-16
[精選]小石潭記教案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