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鄉愁》原文賞析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詩歌了吧,詩歌語言言簡義豐,具有凝練和跳躍的特點。你所見過的詩歌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鄉愁》原文賞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鄉愁》原文賞析 篇1
鄉愁
席慕蓉
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
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
故鄉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惘
仿佛霧里的揮手別離
離別后
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
永不老去
【詩歌賞析】
對故土的眷戀可以說是人類共同而永恒的情感。遠離故鄉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漢,即使在耄耋之年,也希望能葉落歸根。
席慕蓉將這份鄉愁用簡短的七行三節詩進行概括:第一節寫鄉音的清新繚繞,笛聲“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試想一年四季又有幾個晚上沒有月光啊,這就隱隱喻出游子無時無刻不在懷戀故鄉。第二節寫鄉情的悵惘,對故鄉的懷念漸漸遙遠,時間的推移搖落了故鄉的輪廓,僅剩一種模糊不清的悵惘,如霧里別離,濃似血卻又隔著一層迷蒙的云霧。用霧里的揮手別離來比喻對故鄉的模糊而悵惘的印記,是用一種可觀可感的具象來描述抽象的主觀感受,可謂生動形象、貼切自然。第三層寫鄉愁的永恒。是從上兩層的鄉音繚繞和鄉情纏綿過渡而來,這在形式上極具新穎意味。層次的漸遞使主題由模糊逐漸鮮明。詩人用沒有車輪的.樹永駐游子心中“永不老去”的形象比喻抒發了深似海洋的愁緒和懷戀、悵惘的情感。
情感抒發與意象選擇的融合,使整首詩的意境深邃悠遠。比喻的貼切自然、語言的樸素優美更使整首詩具有牧歌式的情調。
延伸閱讀:沒有見過的故鄉
纏繞著我們這一代的,就盡只是些沒有根的回憶,無邊無際。有時候是一股洶涌的暗流,突然沖向你,讓你無法招架。有時卻又縹縹緲緲地挨過來,在你心里打上一個結。你卻找不出這個結結在哪里,也不知道是為了什么原因,也不知道是為了哪一個人。
三年以前,在瑞士過了一個夏天,認識了好幾個當地的朋友,常常一起爬山。有一天,其中一個男孩子請我們去他家玩。他家座落在有著大片果園的山坡上,從后門出去,就可以看到后山下一大塊樹林圍著一個深深的湖。這個男孩子指著他家院墻外的一棵大櫻桃樹說: “你看見那個從下面數左邊第五枝的枝子了嗎?那根技子歪得很特別的,看見沒有?那是我爸爸七歲時候的事了,他爬到樹上采櫻桃,也是這樣一個夏天,被我祖父看見了,罰他就在那根枝子上坐了一個下午,不準下來。那根枝子從此就歪了。”
也許是他在唬我,也許是他父親唬了他。可是他對家的眷戀,對兒時的追懷,對時光逝去的否認,都可以由這一棵大樹,甚至由這棵大樹上的一根歪歪的枝干上獲得滿足了。因此,他說話時甚至帶了一點驕傲。而我呢?我給他看我的拖鞋嗎?我或許可以給他唱那支兒歌,但是他聽得懂嗎?就算他終于懂了,那份量能抵得住就在眼前的這一棵他曾祖母手植的龐然大物嗎?能抵得住他立足于上的這塊生他又有他的土地嗎?
而我就越發懷念那我從來沒有見過的故鄉了。
小時候最喜歡的事就是聽父親講故鄉的風光。冬天的晚上,幾個人圍坐著,纏著父親一遍又一遍地訴說那些發生在長城以外的故事。我們這幾個孩子都生在南方,可是那一塊從來沒有見過的大地的血脈仍然蘊藏在我們身上。靠著父親所述說的祖先們的故事,靠著在一些雜志上很驚喜地被我們發現的大漠風光的照片,靠著一年一次的圣祖大祭,我一點一滴地積聚起來,一片一塊地拼湊起來,我的可愛的故鄉便慢慢成型了。而我的兒時也就靠著這一
份拼湊起來的溫暖,慢慢地長大了。
《鄉愁》原文賞析 篇2
鄉愁
余光中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后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后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里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鄉愁》賞析
一連串充溢著生活性的意象,一連串樸素無華的傾訴,一連串平淡中透露出深沉情感的喻體......綴成了一連串凄美絕倫的鄉愁。鄉愁是作者成長的足跡,是游子思鄉的行吟,是一段心靈的歷程,是一曲經典而質樸的古箏,是一部沉重的歷史,是風雨滄桑中歷史車輪碾過時留下的一聲呻吟。
鄉愁在作者筆下不只是“月是故鄉明”的清淡,不只是“低頭思故鄉”的憂郁,不只是“夢里不知身是客”的無奈,不只是“鄉音未改鬢毛衰”的嗟傷......鄉愁是一只老船,裝載著傳統的鄉愁鄉情鄉思,也裝載著歷史的血淚,裝載著望夫崖上的沉重和悲壯,也裝載著海峽兩岸的滄桑和風霜。從“郵票”、“船票”到“墳墓”是深沉的.情感,而至“海峽”則是主題的升華!鄉愁不再是個人情感的宣泄,而成了群體內心的感思;鄉愁不再是純粹的個體感嘆,而成了民族之情的化身。對國家統一的熱望,對民族團結的期盼,有形無形地融化在詩的字里行間,構成了民族情感積淀下來的厚重和深邃。
于是,鄉愁這個古老的話題在詩人筆下又多了一層內涵,這源于作者明睿的眼力和新穎的立意,更源于作者那高度的民族責任心和深厚的民族情。于是鄉愁那平凡而又傳統的順敘表達蒙多了一層樸素的光輝,那簡單的時間排列披多了一種美妙的靈光,那從“母親”、“新娘”到“大陸”的淺淺訴說變得經典而莊嚴起來。
鄉愁的意境是美的,沒得憂郁而莊重,仿佛一絲苦苦的芬芳,那芬芳來自一支殘荷。鄉愁的構思是簡約的,簡約的就像斷臂維納斯身上的一段白紗。鄉愁的語言是白居易的再現,反復中的平實醞釀著深深的情,回旋中的樸厚流淌著深深的愁。鄉愁那沒有技巧的技巧使鄉情回味無窮,雋永悠長,使全詩既富有流動性,又不乏靜止感。眾人皆知,“看不出化過妝的化妝才是最高妙的”,而詩人的鄉愁就是這樣,那層次化的意境仿佛純純的“天然去雕飾”,那復沓中的敘述好像平平的,質樸而又真淳。
鄉愁自“小小的郵票”流出,因為那郵票載不動歷史的傷痕;鄉愁自“窄窄的船票”溢出,因為那船票帶不完民族的悲哀;鄉愁自“矮矮的墳墓”冒出,因為那是一顆種子,它在發芽、生根、成長,直到枝條連起島陸。鄉愁自淺淺的海峽漲出,因為那是一個泉,它要和源匯成大海,用浪奏鳴《黃河交響樂》,用濤蕩起長江奏鳴曲。鄉愁用反復手法把意象緊密地組合在一起,構成了一幅獨特的歷史畫卷;鄉愁用豐富的想象表現出來,層層深入地展現了群體心態和民族狀態。于是鄉愁既是鄉愁,也不再只是鄉愁;鄉愁成了一代人甚至幾代人的情結,鄉愁成了島與陸溝通的紐帶。
鄉愁的情調是低沉的,因為有心上秋;鄉愁的節奏是舒緩的,因為有愁中愁;鄉愁的傳情達意是形象而動人的,因為那一唱三嘆是命泉中流出的旋律、心琴上彈奏出的樂曲,有含蓄中的澄明,更有幽邃中的真實。鄉愁是抑郁的,因為愁太重太濃,重得托不起,濃得化不開。但鄉愁又是自然的,無論是在現實中還是詩中。
鄉愁就這么自然而然地由詩境和神韻中流露出來,語盡而情未了,讓人在故事中忘我地投入,在歷史中回味,鄉愁的無限韻味。
【《鄉愁》原文賞析】相關文章:
《鄉愁》原文與賞析03-24
鄉愁四韻原文與賞析02-25
余光中《鄉愁》原文及賞析03-05
余光中《鄉愁》原文賞析07-22
余光中鄉愁原文及賞析09-10
余光中《鄉愁》原文及賞析11-24
余光中《鄉愁》原文賞析01-21
余光中《鄉愁》原文及文學賞析05-26
余光中《鄉愁》原文以及賞析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