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辛棄疾全詩

時間:2024-10-06 19:31:13 辛棄疾 我要投稿

西江月辛棄疾全詩

  《西江月》是宋代詞人辛棄疾貶官閑居江西時創(chuàng)作的一首吟詠田園風(fēng)光的詞。有著詞人潛心的構(gòu)思,淳厚的感情。在這里,讀者也可以領(lǐng)略到稼軒詞于雄渾豪邁之外的另一種境界。為大家分享了《西江月》原文,一起來欣賞吧!

西江月辛棄疾全詩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作者: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fēng)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zhuǎn)溪橋忽見。

  譯文

  天邊的明月升上了樹梢,驚飛了棲息在枝頭的喜鵲。清涼的晚風(fēng)仿佛傳來了遠處的蟬叫聲。在稻花的香氣里,人們談?wù)撝S收的年景,耳邊傳來一陣陣青蛙的叫聲,好像在說著豐收年。

  天空中輕云漂浮,閃爍的星星時隱時現(xiàn),山前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從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廟附近的樹林中,山路一轉(zhuǎn),曾經(jīng)那記憶深刻的溪流小橋呈現(xiàn)在他的眼前。

  賞析

  辛棄疾(1140-1207),南宋杰出的愛國詞人。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先后任湖北、江西、湖南安撫使等職。任職期間,曾采取過各種強兵富國措施。他一生堅持抗金,但遭到主和派的打擊,因此,曾長期閑居江西農(nóng)村,熟悉了鄉(xiāng)村生活。他的詞風(fēng)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與蘇軾并稱“蘇辛”。作品有《稼軒長短句》。

  這首詞就是辛棄疾貶官閑居江西時的作品。作品在構(gòu)思上頗有特點,上下兩闕分別抓住特點描寫了不同的環(huán)境,不同的事物。

  上闕:重點寫晴朗的夜晚。詞人抓住“明月”、“清風(fēng)”、“稻花”、“蛙聲”的特點,描繪了一個清朗、幽靜、豐收在望的夜晚。詞人從視覺上以“驚鵲”“別枝”突出月光之明亮;從聽覺上以“半夜鳴蟬”反襯夜半清風(fēng)之煦暖,以“說豐年”渲染“蛙聲”之渾厚雄壯熱鬧;從嗅覺上以“稻花”飄來的芳香給人豐收的想象。簡短四句話,寥寥幾種事物的勾畫,一個清朗、幽靜、溫馨、恬淡、悅耳、豐收在望的喜人景象就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了。凡是有農(nóng)村生活經(jīng)歷的人,似乎都可以從中體會到這一動人場景。

  下闕:這里與上闕不同,上闕寫的是大環(huán)境,大背景,而這里詞人筆鋒一轉(zhuǎn),由遠及近地敘寫眼前的驚喜,“七八個”說明月光明亮,可見的只有幾顆大而亮的星星在閃爍,可見夜之明朗。“兩三點”說明雨點稀疏,一走而過而已,可見是隨風(fēng)而來的陣雨。然而,那也得避一避呀,于是想起原來這里曾經(jīng)有一個茅舍小店,此時卻看它不見,正在這“山重水復(fù)疑無路”之際,“路轉(zhuǎn)溪頭忽見”,拐過一道彎路,走上小溪橋頭,那座茅舍小店忽然展現(xiàn)在詞人面前。欣喜若狂的程度仿佛就在我們眼前。

  這首詞充分反映了詞人對豐收所懷有的喜悅和對農(nóng)村生活的熱愛之情。明月清風(fēng),疏星稀雨,鵲驚蟬鳴,稻花飄香,蛙聲喧鬧,從視覺、聽覺、嗅覺等多種感官抒寫了夏夜的村野風(fēng)光的幽美。全詞筆調(diào)靈活生動,親切輕快,情景交融,優(yōu)美如畫,恬靜自然,生動逼真。是古典詞作中以農(nóng)村生活為題材少有的佳作。

  西江月·遣興

  宋代:辛棄疾

  醉里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

  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

  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

  只疑松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

  譯文

  喝醉了酒后恣意歡笑,我哪里有那閑工夫發(fā)愁呢。

  最近才明白古書上的話,的的確確是沒有半點可信的!

  昨兒晚上我在松邊喝醉了,醉眼迷蒙,把松樹看成了人,就問他:“我醉得怎么樣啊?”

  恍惚中看見松樹活動起來,疑是要來扶我,于是我用手不耐煩的推推松樹說:“走開走開!”。

  賞析:

  這首詞題目是“遣興”。從詞的字面看,好像是抒寫悠閑的心情。但骨子里卻透露出他那不滿現(xiàn)實的思想感情和倔強的生活態(tài)度。

  這首詞上片前兩句寫飲酒,后兩句寫讀書。酒可消愁,他生動地說是“要愁那得工夫”。書可識理,他說對于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這是什么意思呢?“盡信書,不如無書。”這句話出自《孟子》。《孟子》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尚書·武成》一篇的紀事不可盡信。辛詞中“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兩句,含意極其曲折。他不是菲薄古書,而是對當(dāng)時現(xiàn)實不滿的憤激之詞。辛棄疾二十三歲自山東淪陷區(qū)起義南來,一貫堅持恢復(fù)中原的正確主張。南宋統(tǒng)治集團不能任用辛棄疾,迫使他長期在上饒鄉(xiāng)間過著退隱的生活。壯志難酬,這是他生平最痛心的一件事。這首詞就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這樣的心境中寫成的,它寄托了作者對國家大事和個人遭遇的感慨。“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就是曲折地說明了作者的感慨。古人書中有一些至理名言。比如《尚書》說:“任賢勿貳。”對比南宋統(tǒng)治集團的所作所為,那距離是有多遠呵!由于辛棄疾洞察當(dāng)時社會現(xiàn)實的不合理,所以發(fā)為“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的浩嘆。這兩句話的真正意思是:不要相信古書中的一些話,現(xiàn)在是不可能實行的。

  這首詞下片更具體寫醉酒的神態(tài)。“松邊醉倒”,這不是微醺,而是大醉。他醉眼迷蒙,把松樹看成了人,問他:“我醉得怎樣?”他恍惚還覺得松樹活動起來,要來扶他,他推手拒絕了。這四句不僅寫出惟妙惟肖的醉態(tài),也寫出了作者倔強的性格。僅僅二十五個字,構(gòu)成了劇本的片段:這里有對話,有動作,有神情,又有性格的刻劃。小令詞寫出這樣豐富的內(nèi)容,是從來少見的。

  “以手推松曰去”,這是散文的句法。《孟子》中有“‘燕可伐歟?’曰:‘可’”的句子;《漢書·二疏傳》有疏廣“以手推常曰:‘去’!”的句子。用散文句法入詞,用經(jīng)史典故入詞,這都是辛棄疾豪放詞風(fēng)格的特色之一。從前持不同意見的人,認為以散文句法入詞是“生硬”,認為用經(jīng)史曲故是“掉書袋”。他們認為:詞應(yīng)該用婉約的筆調(diào)、習(xí)見的詞匯、易懂的語言,而忘粗豪、忌用典故、忌用經(jīng)史詞匯,這是有其理由的。因為詞在晚唐、北宋,是為配合歌曲而作的。當(dāng)時唱歌的多是女性,所以歌詞要婉約,配合歌女的聲口;唱來要使人人容易聽懂,所以忌用典故和經(jīng)史詞匯。但是到辛棄疾生活的南宋時代,詞已有了明顯的發(fā)展,它的內(nèi)容豐富復(fù)雜了,它的風(fēng)格提高了,詞不再專為應(yīng)歌而作了。尤其是象辛棄疾那樣的大作家,他的創(chuàng)造精神更不是一切陳規(guī)慣例所能束縛。這由于他的政治抱負、身世遭遇,不同于一般詞人。若用陳規(guī)慣例和一般詞人的風(fēng)格來衡量這位大作家的作品,那是不從發(fā)展的觀點看問題

  延伸閱讀:辛棄疾《西江月》改寫作文

  那是盛夏一個炎熱的夜晚,天空中沒有一絲風(fēng),連最喜歡熱鬧的蟬也停止了鳴叫。我在家中悶得慌,想到外面散散心,于是,便踱上了鄉(xiāng)村的小路。。天并不很黑,腳下的路隱約可見。走著,走著,四周忽然明亮起來。哦,原來是一輪圓月從遠山背后升起來了。月光給路邊的景物披上了一層銀裝。樹上的喜鵲被懸在枝頭的明月驚起,撲扇著翅膀向遠處飛去……走了一段光景,夜?jié)u漸深了。

  這時,空中吹來了一陣清涼的風(fēng),把天地間的炎熱吹得煙消云散。蟬兒也被清風(fēng)吹醒了,扯著嗓子高歌起來,似乎在唱:“涼爽—知了!舒服—知了!”路邊田里稻浪起伏,清風(fēng)送來一陣陣醉人的稻花香。青蛙也按捺不住激動起來了,“呱呱呱”的叫聲在稻田中此呼彼應(yīng),爭著讓清風(fēng)傳遞豐年的喜訊……我走著,聽著;聽著,走著,愜意極了。忽然,天色又變陰暗了。我抬頭一看,嗬,老天可真奇怪,說變臉就變臉,不知什么時候,天空己烏云堆積,月亮沒了蹤影,僅有七八顆星在云縫里閃閃爍爍,大約不要多久也將被烏云吞沒。咦,有水滴落在我臉上。我剛將它們抹去,緊接著又有幾顆豆大的雨點打在我臉上。

  “陣雨來了,快找個地方避一下!’’我尋思著,這里有什么地方可以避雨?突然記起附近有一家曾經(jīng)住過的小客棧。可這時怎么看不見了呢?我加快腳步尋找那家客棧,但找不著。就在我循著小路轉(zhuǎn)過溪頭時,嘿!那家社林邊的小客棧驀然出現(xiàn)在眼前。我心里一陣喜悅,朝著它大步奔去……

【西江月辛棄疾全詩】相關(guān)文章:

辛棄疾《西江月》全詩08-12

《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辛棄疾的詩09-09

辛棄疾《霜天曉角赤壁》全詩賞析09-26

《西江月》辛棄疾10-12

辛棄疾的西江月10-17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全詩09-15

辛棄疾的《露天曉角 旅興》全詩賞析09-17

《西江月》辛棄疾原文09-16

西江月的詩意辛棄疾07-02

西江月辛棄疾的意思08-29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不卡在线 | 在线观看日本亚洲一区 | 亚洲性线免费观看视频成熟 | 亚洲国产v高清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