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辛棄疾詩詞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把吳鉤看了,闌干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
【注釋】:
①建康:今江蘇南京。
②遙岑:遠山。
③玉簪:碧玉簪。
④螺髻:螺旋盤結的發髻。皆形容遠山秀美。
⑤斷鴻:離群失侶的孤雁。
⑥吳鉤:指吳國制造的一種兵器。
⑦流年:流逝的時光。
⑧倩:請托。
⑨紅巾翠袖:代指美人。
⑩揾:擦拭。
【譯文】:
楚地一片清秋,水光連接天邊,秋色無邊無際。我向遠山望去,山都皺著眉,仿佛在向我傾述著無限怨恨。面對著落日,我一個人獨立樓頭,聽著南飛鴻雁來來往往的聲音。我這位江南的游子啊,把吳鉤看了又看,將樓上的欄桿都拍了數遍,可又有誰能理解我心中的情意?不要說鱸魚膾的鮮美,西風吹,我卻不能像張季鷹那樣歸去。我更不愿像許汜那樣求田問舍,我羞于見人,怕被劉備那樣的英雄人物小看。可惜時光年年,大好年華在風雨中白白過去,就連樹木也是如此老去。想到這里,我不禁傷感不已,落下眼淚。好心的佳人用紅巾綠袖,為我擦掉英雄淚。
【賞析】:
這首詞大約寫于淳熙元年(1174年),是借登臨周覽以抑郁悲憤之情。詞的上片借景抒情,“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寫出了沒有人了解他雄心壯志的苦悶。詞的下片借歸典抒懷:他決不愿學晉代的張翰為了貪戀家鄉鱸全味美就想歸隱,更鄙視像三國時的許汜專為個人打算而不管國家大事。只可惜時光流逝,恢復中原汪是無望,他的憂國心情也一天深似一天。詞中深刻地表達了他的這種悲憤情緒。下片連用三個典故,正反兩面見意,用張翰之典,既有故鄉難歸之慨嘆,也有不忍置國事不顧而隱居的責任感,這正是作者性格的兩個重要方面。許汜之典,對那些只知購田買房自私自利的官員表示極大的鄙夷之情。結尾六句抒發舉世皆濁我獨醒,世無知已之深慨,與上片“無人會、登臨意”遙相呼應,章法謹嚴。本詞寫盡英雄失路之感,如垓下悲歌,動人心魄。全詞借景抒情,意境悲壯而深曲,或比興,或用典,貼切靈活,豪氣濃情,沉郁淋漓。
【辛棄疾詩詞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相關文章:
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賞析10-01
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賞析08-21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辛棄疾、翻譯、賞析09-06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蘇軾05-27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賞析 蘇軾08-28
水龍吟辛棄疾05-31
辛棄疾的水龍吟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