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晏殊誠實原文及翻譯
晏殊誠實,男,撫州臨川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政治家。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晏殊誠實原文及翻譯,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晏殊誠實原文及翻譯
原文
晏元獻①公為童子時,張文節薦之于朝廷,召至闕下②。適值帝御試進士③,便令公就試。公一見試題。曰:“臣十日前巳作此賦④,有賦稿尚在,乞別命題。”上極愛其不隱。
后為館職⑤,時天下無事,帝許臣僚擇勝燕⑥飲。時侍從文館士大夫⑦各為燕巢⑧,以至市樓酒肆⑨皆為游息之地。公是時甚貧,不能出,獨家居,與昆⑩弟講習。一日,選東宮官,忽宮中除⑾晏殊,執政莫知所因,次日復進⑿,上諭之曰:“近聞臣僚無不嬉游燕賞,彌日繼夕⒀,唯殊杜⒁門與兄弟讀書,如此謹厚,正可為東宮官。”
殊既受命,得對上面諭除授之意。公語言質野⒂,則曰:“臣非不樂燕游,直以貧無可為之具;臣若有錢亦須⒃往,但無錢不能出耳。”上益嘉其誠實,知事君體,眷注日深,仁宗朝卒至大用。
注釋
①晏元獻:即晏殊,宋朝人,官至宰相。
②闕下:此指朝廷。闕:宮門處的望樓。
③御試進士:由皇帝親自主考的科舉制度。
④賦:此指詩詞。
⑤為館職:在文史館任職。
⑥燕:同“宴”。
⑦士大夫:泛指大小官員。
⑧燕巢:指固定的游樂地點。
⑨肆:店鋪。
⑩昆:兄。
⑾除:授官。
⑿復進:在次請示(皇上)。
⒀彌日繼夕:日以繼夜。
⒁杜:關上。
⒂質野:樸實。
⒃須:會。
(17)直:只,僅
譯文
晏殊做童子生的時候,張文節就把他向朝廷推薦,(皇上)召見(晏殊)到朝堂下。這個時候皇帝正好親自主試進士,就命令晏殊(一同)應試。晏殊看了看試題。他(對皇上)說:“(這個題目)我在十天前就已經寫過詩詞,(我)還保存著詩詞的稿子,希望(皇上)換一個題目。”皇上非常喜歡他的誠實。
(晏殊)后來在文館就職,當時天下太平,皇上允許臣下們找好地方舉行宴飲。于是(連)下級官員和文館里的士大夫們都相互宴請,以至于市場上的酒樓和路邊的小酒店都成為游玩和休息的地方。晏殊當時很貧窮,不敢外出,獨自在家中和堂弟(相互)論理和學習。有一天,(皇上)選擇太子的老師,宮中忽然傳來消息晏殊被任命了,傳達政令的太監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第二天又去問皇上,皇上告訴他說:“聽說這些天來臣下們沒有一個不在搞相互宴請和嬉游的,(并且)通宵達旦地,唯獨晏殊和(他的)兄弟(在家中)讀書,像這樣地謹慎厚道(的人),正是可以當太子的老師。”
晏殊上任后,有了面圣的機會。皇上當面告訴(晏殊)為何被選為太子的老師,晏殊的回答(非常)質樸,他說:“我不是不喜歡宴請游嬉,確實是太窮沒有做宴請的本錢;我如果有錢(的話)也一定去,只是沒有錢(所以)不能出去罷了。”皇上更加地喜歡他的誠實,懂得侍奉君王的大體,眷寵日深。仁宗登位后,得以大用(官至宰相)。
北宋晏殊誠實的故事
晏殊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和政治家,他七歲時就能寫詩作文,在當地被人稱為“神童”;十三歲時,他已學貫古今,比許多成年人還博學多才。這一年,朝中重臣張知白奉旨前往晏殊家鄉視察旱災,他發現晏殊極有文采,就將他帶往京城舉薦給了宋真宗趙恒。
當時,正趕上進士殿試,宋真宗就讓晏殊與其他一千多名進士同時參加考試。試卷發到手后,晏殊仔細閱讀試題,結果他發現試題上要求作的賦自己十幾天前剛寫過,當時他寫的這篇賦還得到了許多人的贊賞,一致的評價是文辭華麗、想象豐富、內涵深刻。
晏殊知道,只要將這篇賦原封不動地默寫在考卷上,一定會得到宋真宗的青睞。但他沒有那樣做,而是如實向宋真宗報告,并請求改換其他題目給他。
宋真宗非常贊賞晏殊的誠實品質,便當場任命晏殊為秘書省正字,特許他進入皇宮讀書。
晏殊當職時,正值天下太平,京城的大小官員便經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內的酒樓茶館舉行各種宴會,可是晏殊每日辦完公事后,總是回到家里閉門讀書。有一天,宋真宗提升晏殊為輔佐太子讀書的東宮官。大臣們驚訝異常,不明白宋真宗為何做出這樣的決定。宋真宗說:“近來群臣經常游玩飲宴,只有晏殊閉門讀書,如此自重謹慎,正是東宮官合適的人選。”晏殊謝恩后說:“陛下,我不是不想去宴飲游樂,只是因為家貧無錢才沒有這樣做。所以我是有愧于皇上夸獎的。”
宋真宗稱贊他既有真才實學,又質樸誠實,是個難得的人才,幾年之后便讓他當了宰相。
換位思考:
晏殊發現考試試題自己事先做過,就認為對別人不公而及時提出。生活中,很多同學卻為了考出高分,不惜抄襲、夾帶,你認為這樣做是對是錯呢?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學習晏殊的誠實品格呢?
成長感悟:
一個人為人誠實,表里如一,不弄虛作假,才能取得別人的信任。
讀《誠實的晏殊》有感
《誠實的晏殊》這個故事,讓我受益匪淺。
宋朝的詞人晏殊,七歲時文章已經寫的很好了,十四歲時就被人推薦給宋真宗。宋真宗想當面試試他的才華,便批準他和其他一千多名考生一起考試。宋真宗把出好的試題發下來,晏殊一看,發現這題目自己做過。他想:“做學問一定要誠實,我寫這篇文章時得到過老師的指點,如果今天又做這道題,不等于作弊嗎?”于是,他便說出了實情,在場的人都驚呆了,從未見過如此誠實之人,無不稱贊晏殊誠實的品質。
與誠實的晏殊相比,我覺得自己是多么地渺小。
記得那年暑假,妹妹來到我家里來。因為天氣太熱,整個城市就像在蒸籠里似的,所以我和妹妹決定去買雪糕降暑。我們來到小賣部,就發現一群人擠在一個地方,吵吵嚷嚷的。原來所有的人都要買雪糕。我和妹妹擠進人群,來到冰柜前,對賣雪糕的阿姨說:“阿姨,我要兩根雪糕!”不一會兒,阿姨遞給我兩根雪糕又去招呼別人。我正準備給錢,一摸口袋,頓時傻了眼——因為急著要買雪糕而忘帶錢了,我呆住了!磨蹭了好一會兒,我才低聲地說:“阿姨,我忘帶錢了,等會送來好嗎?”阿姨爽快地答應了。于是,我拉著妹妹就往家跑,回到家我就津津有味地吃起了雪糕,卻把送錢的事兒忘得一干二凈……現在回想起來都感覺羞愧不安,誠實的晏殊是我學習的榜樣啊!
孟子曰:“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誠信是人與人交往、合作的橋梁,是社會運轉的基石。誠信對我們來說就像劃船必用的漿,沒有船槳怎么能渡河呢?
勵志故事:誠實的晏殊
宋朝的晏殊,七歲時文章就寫得很好了。15歲那年,晏殊困聰明過人,被縣太爺作為神童推薦給真宗皇帝。
晏殊本可以直接由皇上面試,但他執意要參加科舉會考。他認為只有參加會考才能反映出自己的真才實學。主考官同意了晏殊的要求,決定讓他同3000多舉人一起會考。
當試卷發下來的時候,晏殊一看題目剛好是做過的。他拿起筆,想了一會兒,就舉手對主考官說:大人,這個題目我在家已經做過了,如果再做一遍,這不是弄虛作假了嗎?請您另外給我出個題目做,好不好?
考官聽了,同意給晏殊另外出一個題目。
晏殊拿到新題目,反復看了看,思考了一會兒,就拿起筆來一氣呵成。考官驚呆了,覺得此人文思敏捷,真是個奇才!
晏殊要求參加會考和重新出題的事,不僅在考生中傳開,還傳到宋真宗那里。宋真宗馬上召見了晏殊,稱贊說:你不僅有真才實學,更重要的是,具有誠實不欺的好品質!
【晏殊誠實原文及翻譯】相關文章:
浣溪沙晏殊原文及翻譯01-31
晏殊《浣溪沙》原文翻譯及賞析03-31
晏殊《浣溪沙》原文翻譯及賞析07-27
《晏殊初仕》原文及翻譯及注釋11-14
晏殊《浣溪沙》原文翻譯及賞析(優)09-24
蝶戀花晏殊翻譯12-05
北宋晏殊蝶戀花原文11-28
晏殊的浣溪沙原文及賞析12-01
《浣溪沙》晏殊原文及賞析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