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教案設計

時間:2024-09-04 21:24:15 一剪梅 我要投稿

《一剪梅》教案設計

  《一剪梅》筆調清新,風格細膩,給景物以情感,景語即情語,景物體現了李清照的心情,《一剪梅》教案設計應該怎么做呢?

《一剪梅》教案設計

  1.教學目標:

  1.1.理解“以意逆志,知人論世”在詩詞中的具體含義

  1.2.了解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及其詞作

  1.3.熟悉分析詞作的基本方法,能夠獨立分析其他詞作

  1.4.體會宋代的小詞韻味,提高對詞的認識,提升文學素養

  2.教學重點:

  2.1.宋詞的基本特點及其分類,理解婉約詞的基本特點

  2.2.體會《一剪梅》中詞人的感情特點,熟悉詞作中的語言特色

  2.3.李清照的其他特色詞作

  3.教學課時:1課時

  4.教學方法:講練法、討論分析法、影視文本結合法

  5.教學過程

  5.1.課前準備:

  5.1.1課前布置預習作業,收集關于李清照的生平資料,收集宋詞的有關知識

  5.1.2.準備《一剪梅》的歌曲:卓依婷《月滿西樓》

  5.1.3.李清照的生平及詞作特點:李清照(1084—1155?),號易安居士,濟南章丘縣明水鎮(今屬山東)人。李清照是中國古代罕見的才女,她擅長書、畫,通曉金石,詩詞文皆工,尤精詞作,被譽為“詞家一大宗”。有詞集《漱玉詞》傳世。其詞善于抓住細節(綠肥紅瘦),精雕細畫,婉約有致,語言清新自然。李清照的詞作分為兩期,靖康之難之前,李清照的詞作主要是抒發兒女情懷的閨閣詞作,才情斐然;靖康之難之后,丈夫趙明誠不幸病亡,李詞詞風轉變,風格變得沉重許多,主要以國愁家思為主要的感情基調。

  5.1.4.李清照和趙明誠的愛情故事:諸葛憶兵《李清照和趙明誠》,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5月。

  李清照18歲嫁予當朝宰相趙挺之子趙明誠,兩人都喜好金石,志趣相同,婚后相敬如賓,然趙明誠時為太學生,后時常因公出差,李飽受相思之苦,由此而誕下《一剪梅》、《醉花陰》等詞作;1127年,靖康之難后,趙明誠和李清照被迫南遷,其間輾轉漂泊,兩人苦苦收集十幾年的金石收藏丟失殆盡,無奈苦悶之極;不久,趙明誠病逝,李傷心欲絕,至此,詞風大變,凄涼之意躍然紙上,代表詞作《聲聲慢》、《永遇樂》。

  小故事:余性偶強記,每飯罷,坐歸來堂烹茶,指堆積書史,言某事在某卷第幾頁第幾行,以中否角勝負,為飲茶先后。中,即舉杯大笑,至茶傾覆懷中,反不得飲而起。甘心老是鄉矣!故雖處憂患困窮,而志不屈。收書既成,歸來堂起書庫大櫥,簿甲乙,置書冊。

  5.2.師生交流

  根據上次課的布置任務,上課之時便讓學生舉手上臺來進行資料的介紹,第一步先介紹宋詞的基本特點以及基本分期;第二步介紹李清照的詞作。學生介紹完成之后,由教師總結,并且詢問學生喜歡宋詞中的哪位詞人,喜歡那位詞人的哪首詞?為什么?同時詢問同學對李清照的詞的認識,以及喜歡李清照哪首詞?

  宋詞:宋詞被稱為“一代之文學”,詞人與詞作眾多,風格總體上偏于艷科,特別講究抒情性與音樂性,并形成婉約與豪放兩大流派;體制上分為小令、中調、長調等。代表詞人分別有柳永、李清照(婉約詞派),辛棄疾、蘇軾(豪放詞派)。

  5.3.欣賞作品(配樂:卓依婷《月滿西樓》)

  李清照《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 ,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陸游《釵頭鳳》: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唐婉《釵頭鳳》: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干,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5.4.作品賞析

  一剪梅①

  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②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③誰寄錦書④來?雁字⑤回時,月滿西樓。

  ①一剪梅:詞牌名,小令。詞人作詞時,趙明誠外出公辦,詞人一人寂寞難耐,作詞以寄夫。

  玉簟:diàn,席子

  云中:鴻雁傳書,云中歸來

  錦書:寫在錦帛上的書信。據《晉書》記載,竇滔妻織錦,為《回文璇璣圖書》寄予竇,后以錦書借指妻子寄給丈夫的書②③④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⑥。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⑦。 信,此處為反指,指丈夫給妻子寄的信。

  ⑤ 雁字回時:秋高氣爽,鴻雁南飛,來年春日,鴻雁回來,然雁已歸,人何處?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自己的思念期待丈夫能夠感受到,因此是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思念之痛處,眉頭緊鎖,然收起思夫之情,卻是心頭黯然。指詞人內心的思念之切,難以揮去。 ⑥⑦

  5.5.分析討論

  (1)詞人在詞中描繪了一副怎么樣的畫面?

  答:詞人在詞中描寫了一位久居家中等待丈夫歸來的思婦難耐寂寞,獨上蘭舟,看門前流水,望身后空蕩閣樓,見北歸鴻雁,對丈夫的思念無比深重。

  (2)詞人詞中描繪了一位怎么樣的形象?

  答:詞中描繪了一位久居家中,丈夫外出,思念丈夫的思婦形象。

  (3)詞的上闋和下闋分別寫,。(實景/虛景)

  (4)試分析詞中下闋的“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一句。

  答:詞句描繪了詞人的思念之情,詞人以花和流水分別比喻自己和丈夫,表達出了詞人對丈夫外出的無奈和怨憤;一種相思,兩處閑愁則是詞人和其丈夫心有靈犀,相互思念,表達了詞人和其丈夫之間的感情深厚。

  (5)詞的最后一句“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為千古名句,試分析。

  答:“才下眉頭”表達出了詞人思念已久,體現出了詞人的思念之切之真;“卻上心頭”一句表達了詞人思念之情難以揮去,體現了詞人的思念之深之重;因此最后一句體現出了詞人對丈夫思念之情的無比深切。

  (6)試用“知人論世”的方法來分析該詞

  答:所謂“知人論世”是指利用作者的現實生活以及現實性格來分析作者的作品。其一,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婉約詞人,詞風婉約清新,語言淡雅自然,該詞中的上闋,用詞典雅,卻又不失風情,韻味極致;其二,李清照和趙明誠之間感情深切,詞的下闋體現出了李清照對丈夫的思念之情,小女兒的姿態情感躍然紙上,思念之深之切呼之欲出。

  5.6.隨堂練習

  閱讀詞作,回答下列問題

  《聲聲慢》

  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1)該詞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此詞表達了詞人思念家人的無比苦悶以及獨自一人的寂寞無奈。

  (2)詞的上闋和下闋分別寫實景還是虛景?

  答:上闋寫情,下闋寫景。

  (3)詞的上闋首句“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連用七個重疊詞,試分析。

  答:連用七個重疊詞一則體現了詞人的用詞水平高超,語言精雕細作;二則體現出了詞人心中的凄慘無奈之情無比之深重,詞匯的重疊表現了詞人內心的寂寞冷清的重疊。

  6.課堂總結

  通過學習李清照的《一剪梅》,我們感受到了詞人對細膩感情的捕捉,詞人感情的豐富以及詞的無限魅力,正如練習中劉辰翁所提“如詩,如文,如天地奇觀”。詞作為中國古代自成一家的文學體制,在宋代及其以后都散發著無窮的魅力,讓我們進入宋詞的海洋,去捕捉那種“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的感情,去追尋那種“大江東去浪淘沙”的氣概。

  7、課后作業:

  (1)背誦李清照的《一剪梅》

  (2)嘗試獨立分析陸游的《釵頭鳳·紅酥手》和唐婉的《釵頭鳳·世情薄》。

  附錄:《一剪梅》

  這首詞作于清照和丈夫趙明誠遠離之后,寄寓著作者不忍離別的一腔深情,是一首工巧的別情詞作。

  詞的起句“紅藕香殘玉簟秋”,領起全篇,上半句“紅藕香殘”寫戶外之景,下半句“玉簟秋”寫室內之物,對清秋季節起了點染作用。全句設色清麗,意象蘊藉,不僅刻畫出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詞人情懷。意境清涼幽然,頗有仙風靈氣。花開花落,既是自然界現象,也是悲歡離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涼,既是肌膚間觸覺,也是凄涼獨處的內心感受。起句為全詞定下了幽美的抒情基調。

  接下來的五句順序寫詞人從晝到夜一天內所作之事、所觸之景、所生之情。前兩句“輕解羅裳,獨上蘭舟”,寫的是白晝在水面泛舟之事,以“獨上”二字暗示處境,暗逗離情。下面“云中誰寄錦書來”一句,則明寫別后的懸念。接以“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兩句,構成一種目斷神迷的意境。按順序,應是月滿時,上西樓,望云中,見回雁,而思及誰寄錦書來。“誰”字自然是暗指趙明誠。但是明月自滿,人卻未圓;雁字空回,錦書無有,所以有“誰寄”之嘆。說“誰寄”,又可知是無人寄也。詞人因惦念游子行蹤,盼望錦書到達,遂從遙望云空引出雁足傳書的遐想。而這一望斷天涯、神馳象外的情思和遐想,無時無刻不縈繞于詞人心頭。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句,承上啟下,詞意不斷。它既是即景,又兼比興。其所展示的花落水流之景,是遙遙與上闋“紅藕香殘”、“獨上蘭舟”兩句相拍合的;而其所象喻的人生、年華、愛情、離別,則給人以凄涼無奈之恨。

  下片自此轉為直接抒情,用內心獨自的方式展開。“一種相思,兩處閑愁”二句,在寫自己的相思之苦、閑愁之深的同時,由己身推想到對方,深知這種相思與閑愁不是單方面的,而是雙方面的,以見兩心之相印。這兩句也是上闋“云中”句的補充和引申,說明盡管天長水遠,錦書未來,而兩地相思之情初無二致,足證雙方情愛之篤與彼此信任之深。這兩句既是分列的,又是合一的。合起來看,從“一種相思”到“兩處閑愁”,是兩情的分合與深化。其分合,表明此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其深化,則訴說此情已由“思”而化為“愁”。下句“此情無計可消除”,緊接這兩句。正因人已分在兩處,心已籠罩深愁,此情就當然難以排遣,而是“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了。

  “此情封鎖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三句最為世人所稱道。這里,“眉頭”與“心頭”相對應,“才下”與“卻上”成起伏,語句結構既十分工整,表現手法也十分巧妙,在藝術上具有很強的吸引力。當然,這兩個四字句只是整首詞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并非一枝獨秀。它有賴于全篇的烘托,特別因與前面另兩個同樣工巧的四字句“一種相思,兩處閑愁”前后襯映,而相得益彰。

【《一剪梅》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一剪梅李清照優秀教案設計04-15

高一《一剪梅》教案設計03-22

《一剪梅》教案(人教版選修教案設計)03-24

《一剪梅》詩詞11-29

一剪梅教案04-19

一剪梅李清照08-28

李清照一剪梅04-13

《一剪梅》試題08-14

李清照的一剪梅資料04-17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本亚洲欧美综合在线无毒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综合 | 一级爱视频欧美国产 | 亚洲中文三级情片在线观看 | 五月天激情视频在线 | 狠狠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网小蛇 |